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体制以来,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上以零星分散为主的个体经营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断分化、组合,其趋势表现为养蚕户数减少,户养蚕规模逐渐扩大,户均蚕种饲养量稳步上升,全县蚕茧生产得到了发展。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时,全县总养蚕户数为49451户,户均占有桑园面积0.07hm2,年养蚕种平均为1.43张。到1997年全县总养蚕户下降到40398户,户有桑园和年养蚕种增加到0.088hm2与3.27张,其中全县养蚕户减少了18.31%,而户有桑园和年养蚕种分别增加了26.92%和128.67%。户养蚕规…  相似文献   

3.
改革养蚕布局见成效嵊县农业局张碧霞我县近年来蚕桑发展较快,特别是山区种桑,从填补空白到目前南山、北山的桑园面积都在一千亩以上。至1994年全县有桑园面积2970.2公顷,公顷产茧1708.5公斤。有养蚕户34537户,全年饲养蚕种13.2236万吨,...  相似文献   

4.
覃光族 《广西蚕业》2000,37(4):45-46
1999年,我地区种桑养蚕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78个乡镇、358个村、26656户农户,桑园面积55000多亩,养蚕134700张,产鲜茧353.45吨(70690担),创产值4000多万元,养蚕户平均收入1500多元,有7140户养蚕收入超过5000元,有205户收入超万元。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的下坪屯,全屯19户,去年户均种桑1. 8亩,户均养蚕12张,户均养蚕收入4500多元,该屯殊荣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黄根欲,带头科学种桑养蚕已有15个年头,1988年以来,他养蚕收入年年超万元,他全家4口人,去年种有桑园3.6亩,养蚕30张,产鲜茧1080公斤,收入11448元,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7%,平均亩桑产茧300公斤,亩桑产值3180元、人均养蚕纯收 入2227元。我地区早已成为全区蚕桑重点县市的宜州市和环江县,今后上半年蚕茧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14~18元,优质蚕茧处于畅销价高的形势。多年来,宜州市党委和政府对发展蚕桑生产极为重视,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冬今春,全市广大农户又扩种新桑园9760亩,全市桑园面积从去年25000亩扩大到今年的35000亩,预计今年养蚕超10万张,产鲜茧350吨(7万担),农户收入4500多万元,创税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刘文荣的养蚕经邹雄(江西省宁都县蚕桑丝绸总公司)宁部县固厚乡明坑村刘文荣,一九九二年冬种桑园1.8亩,几年来由于认真学习种桑养蚕知识,努力提高种桑养蚕水平,经过努力一举成为我县养蚕状元。一九九四年全年共养蚕15张,产鲜茧501.7公斤,总产值7474...  相似文献   

6.
井研县广胜乡扬佳村四组,地处井研县边沿,临界荣县,无地上和地下资源,村不通公路,交通闭塞。全组26户120人,耕地151亩,其中田84亩,土67亩。1985年全组养蚕24张,产茧640公斤,人平茧款20.90元。1986年该乡大抓育苗栽桑工作,经过三年的发展,到1989年全组养蚕218张,户平8.33张,  相似文献   

7.
赵毅 《四川蚕业》2007,35(1):4-4
柏垭镇羊鹿村现有农户655户,农业人口1997人,耕地面积2223亩,其中旱地1362亩,有桑园面积1155亩,养蚕农户348户。2006年全村养蚕2000张,茧款收入160多万元,人平茧款收入800元,是全市蚕桑专业第一村。羊鹿村1999年养蚕仅240张,到2006年发种2000张连续6年发种、产茧、茧款收入翻番  相似文献   

8.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9.
江津市李市镇五斗五社现有养蚕农户42户,养蚕人口160人,耕地面积141亩,其中田76亩,土地65亩,有桑树12万株.1997年养蚕186.5张,产茧5595公斤,产值67140元,单产30公斤,单张收入360.00元;户平养蚕4.4张,户平产茧133.2公斤,户平收入茧款1598.57  相似文献   

10.
<正> 汉中市新沟桥公社地处平川,属于人多地少,粮油高产地区。这个公社从1977年冬季开始兴桑,到1980年底已栽植桑园459.1亩,48.66万株。其中成片密植桑园359.3亩,“四边桑”5500多株。1978年养蚕10张,到1981年全社养蚕达到237.5张,产茧11693.6斤,收入23551.31元。一些重点队,例如打钟寺大队第四生产队有84户,81年养蚕收入户均己达54.88元,为今后更快地发展蚕桑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涪陵山区窝乡官桥村三村李同辉是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大户、吨茧户。家有6口人。2个劳动力,现有桑园1公倾、桑树18000余株(其中密桑0.8公倾),良桑率100%。1998年养蚕30张产茧1.15吨,收入12357元,单产38.3公斤;1999年养蚕四张产茧1.102吨,单产38公斤,收入12698元。在近几年丝绸市场持续疲软、茧价持续滑坡的情况下,仍然喜获丰收。1 认准蚕桑致富路,坚定信心搞发展 1990年,这个踏实肯干的乡下人,反复思考怎样能致富,正在寻找致富突破口时,听村里干部讲养蚕能致富,于是…  相似文献   

12.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13.
汪雪女养年连续四年单张产茧超42.5公斤熊怡文(宜黄县农业局麻桑办)宣黄县二都乡乌岭村新建组江雪女,1990年冬利用荒山洲地栽杂交桑6000余株,折桑园面积2亩,1992年冬又栽植2亩嫁接桑。1991年养蚕4张。产茧1.83公斤,单产张产茧45.75...  相似文献   

14.
<正> 泸县天兴乡狮子村,全村9个社,340户,1194人,有耕地755亩,人平耕地0.63亩。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突出抓了栽桑养蚕,利用“四边”和荒地及部分低产土栽桑42万株,人平351株,其中投产桑27万株,1991年栽16万株,1989年养蚕570张,收入173937元,1990年养蚕844张,收入250712元,1991年养蚕1300张,产茧42472公斤,收入448535元,张平产茧32.7公斤,张平收入345.16元,户平收入1319.22元,人平养蚕1.09张,收入375.66元,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专业户引路,逐步形成规模生产。他们  相似文献   

15.
南浦区中心乡阮屋村,有39户,237人,总耕地面积235亩,1984年有21户种桑养蚕,桑地面积33.5亩,其中新桑25亩,老桑8.5亩,折投产面积21亩,全年饲养蚕种122.5张,蚕茧总收入15012.33元,平均亩桑产值达714.87元,单张产值122.55元。该村干部群众通过种桑养蚕的实践,与其他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对比,一致认为种桑养蚕经济收入高,是一项农村致富的好门路。于是1984年冬种桑的农户由21户增加到32户,扩种面积  相似文献   

16.
宜州市流河乡洛漏村孟山屯种桑养蚕生态文明示范屯简介 :孟山屯地处宜州市北部 ,共有33户 ,人口 1 37人 ,土地 334亩 (其中望天田 1 2 7亩 ,旱地 2 0 7亩 )。 1 979年开始种桑养蚕。到2 0 0 0年全屯桑园面积发展到了 1 37.86亩 ,年养蚕 930 .56张。产鲜茧 74 4.4担 ,产值 6 7.3万元。2 0 0 1年该屯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扩种了桑园 1 6 3亩 ,当年养蚕 1 2 2 3张 ,产鲜茧 987.7担 ,蚕茧总产值 70 .4 6万元 ,养蚕户均纯收入 1 .4 9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 36 1 1 .5元。该屯养蚕专业户韦顶雪 2 0 0 1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种桑园 4亩 ,共有桑园 1 …  相似文献   

17.
我村共有人口3264人,663户,总耕地5647亩,其中水田2500亩,人少地多.村委会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在种好粮食、甘蔗生产的同时,83年试种桑园6亩,养蚕取得成功.84年扩大到162.5亩,85年又扩大到420亩,养蚕1747.5张,其中小蚕共育712张,占44.1%,产茧达45.5吨(910担),比84年增加20吨(400担),平均张产茧25.6公斤,总收入达148000元,平均亩产350元,平均张产值84元,全村养收入超千元的有11户.蚕桑生产的发展,对改变我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养蚕业发展较快,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正> 东党乡尧村有村民310户,1982年在坡地搞粮桑间作,由于管理粗放和茧价偏低等原因,经济效益不显著。1985年后逐步改实生桑为良桑密植,1989年有200亩桑园投产,养蚕农家达145户,占总农户47%。1990年共养蚕180张,产茧6000公斤,收入6万余元。其中,村民张苏梅家有桑园1.2亩,年养蚕2.7张,蚕茧收入1040元;村会计李德寿家有桑园1.0亩,年养蚕2.5张,收入880元;村支书王朱娃家有桑园0.7亩,年养蚕2.75张,收入940元。  相似文献   

19.
合川县大石区内口乡牌弯村四组,有86户,286人,有耕地面积222.56亩,全组有养蚕产57户,1986年四季养蚕275.2张,产茧16,176斤,产值20073.19元,户平养蚕蚕3.67张,人平养蚕0.96张。该组由于产平养蚕数量较多,养蚕设施较差,加上蚕前消毒不彻底,成为了该组蚕茧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1合作社基本情况南部县三清乡距离县城20多km,是蚕桑发展新区。为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2013年三清乡政府从碾垭乡引进养蚕能手黄烈,黄烈与20户农户签订10年桑园流转合同,流转桑园70余亩,开始在三清乡养蚕,当年养蚕量就达到了50张,单产达到40kg/张,售茧收入6.6万元。2014年黄烈养蚕120张,养桑园鸡1800只,总收入33.2万元,并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