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上杭县马铃薯生产上科学合理施用商品有机肥,以减少过量施用化肥,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00%化肥(1 500kg)、减施化肥10%+有机肥4 500kg·hm-2、减施化肥20%+有机肥4 500kg·hm-2、减施化肥3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分析各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作用,显著增加商品薯率,但减施化肥20%+有机肥4 500kg·hm-2及减施化肥3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比对照均有所降低;综合比较以减施化肥10%+有机肥4 500kg·hm-2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100%化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14g·kg-1,有效磷提高0.9mg·kg-1,速效钾提高0.6mg·kg-1,pH值提高0.3,马铃薯商品率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 666.5kg·hm-2,经济效益增加1 023元·hm-2。  相似文献   

2.
化肥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绿税措施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外部性理论和庇古税原理,以洞庭湖区农田施肥量超过平均生态施肥量的16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化肥税的设计及其控制农田化肥非点源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洞庭湖区的化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29,在短期内对化肥生产厂商的影响较小.征税后将减少环境损失1.4×107元,为国家增加税收7×107元,因粮食产量减少造成经济损失4.3×107元,社会净效益是4.1×107元.农户支出的增加量占生产成本的0.54%~1.28%,农户收入的波动范围为-9.4%~9.27%.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不合理施肥现象,采用控灌、湿润灌、间歇灌、浅晒浅灌4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5个施肥水平组合,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施肥量上限值为360 kg.hm-2;经济效益最大施肥量上限值为320 kg.hm-2。目前水稻耕作水平条件下氮、磷、钾施肥比例关系宜采用2 1 1.5,施肥量控制在320 kg.hm-2以下。由于我国现有的钾肥供应能力不足和土壤全钾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建议在水稻生产中可采取比例降低施肥总量或适当降低钾肥用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施肥量对油菜生育期、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实施了油菜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化肥用量减少25%,即氮、磷、钾单质肥料分别为309 kg·hm-2、54 kg·hm-2、84 kg·hm-2时,油菜单产3795 kg·hm-2、产投比7.8,产量和收益均最高,油菜籽千粒重4.1 g,达到...  相似文献   

5.
2018年采用农户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宁南山区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的65户春玉米肥料农药施用现状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春玉米平均栽培密度为6.65万株?hm-2,80.5%的农户采用垄沟全覆膜栽培模式。玉米N、P2O5、K2O平均投入量分别为353.0、253.3、370.2 kg?hm-2,其中化肥N、P2O5养分输入分别占88.9%和69.1%,牛粪或鸡粪等有机肥输入全部K2O;氮肥基追比为54.3%:45.7%。除草剂等农药平均用量为3.10 kg?hm-2。春玉米平均产量为9.40 t?hm-2,肥料偏生产力表现为P2O5>N>K2O。玉米生产的产投比为3.1,机械整地+机械覆膜+地膜+种子等固定投入占总成本的59.2%,化肥投入占37.6%,农药投入仅占3.2%。因此,宁南山区旱作春玉米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是节本增效关键,尤其是降低氮磷化肥投入量。  相似文献   

6.
在互助县台子乡进行旱地种植蚕豆增施钾肥试验研究,为山旱地蚕豆高产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N、P肥基础上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蚕豆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蚕豆产量达到3017-4212kg·hm-2,增产13.8%-39.6%,新增收益1251-3402元·hm-2,产投比达到2.2-6.0∶1。钾肥对产量的效应符合"抛物线"肥料效应方程y=-0.075x2+19.187x+2936.9,(y=产量,x=施K2O量)。该试验条件下,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27kg·hm-2,蚕豆最高产量可达4164kg·hm-2;考虑肥料成本和蚕豆价格,蚕豆的最大利润施钾量为K2O 113.7kg·hm-2。  相似文献   

7.
南雄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雄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方程同归模型为y=366.53+21.24x1+2.13x2+10.58x3-1.33x12-2.55x22-0.14x32+3.28x1x2-0.26x1x3-2.2x2x3,每667 m2水稻的最大施肥量为N 9.90 kg、P2O512.37 kg,K2O 4.63 kg.最佳施肥量为N 8.06 kg、P2O5 11.47 kg;此外,施氮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施磷的效果次之,施钾的效果不明显,在南雄市种植水稻可根据生产实际适量施钾.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镁锌混合施用对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解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需肥特性,采用混合均匀设计,以中油杂11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肥料配比对油菜子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寻优探讨最优肥料组合.结果表明,5种肥料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概率分别达到0.039 3,0.043 7.不同肥料时产油量的影响顺序为N(x1)>P2>P5(x2)>Zn(x5)>K2O(x3)>MgO(x4),对蛋白质产量的影响顺序为Zn(x5>N(x1)>K2O(x3)>P2O5(x2)>MgO(x4).获得产油量≥1 206 kg·hm-2和蛋白质产量≥604 kg·hm-2的适宜施肥量为氮243.14~245.26 kg·hm-2、磷153.84~154.56 kg·hm-2、钾130.66~132.38 kg·hm2、镁8.45~8.73 kg·hm-2、锌4.00~4.16 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研究撑绿竹专用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施肥量对新竹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撑绿竹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效应方程为y=–0.0039 x2+3.132 7 x+234.43,在施肥量0~679.53kg/667 m2范围内,当其达到401.63 kg/667 m2时,产量达最高(863.52 kg/667 m2)。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4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撑绿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推荐其合理的施肥量为339.77~401.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浙贝母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对比、回归方程的拟合和边际产量的求解,寻找到浙贝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是N 240 kg.hm-2、P2O5105 kg.hm-2、K2O 135 kg.hm-2。配方肥添加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增产作用。采用最佳施肥量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肥料的投入产出比,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黑果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讨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黑果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黑果蔗生产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为:种植密度4.5-5.0段·m-1双芽苗,有效茎4.35-4.95万株·hm-2;施纯N787.5 kg·hm-2、纯P 787.5 kg·hm-2、纯K 787.5 kg·hm-2、有机肥4500 kg·hm-2。当密度增加至5.55万株·hm-2,则导致果蔗个体之间争水争肥,影响龙黑果蔗的茎粗,从而影响其商品性。果蔗单茎重与果蔗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增加到纯N 900 kg·hm-2、纯P 900 kg·hm-2、纯K 900 kg·hm-2时,则导致单茎重下降,从而影响了其产量。  相似文献   

12.
化肥投入的环境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化肥使用的收益成本分析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二次生产函数模型,以洞庭湖区农民的化肥投入为案例,分别考虑粮食产量最大、农民经济收益最大和净经济效益最大3种情况的化肥投入量,进而提出化肥控制和管理对策的最佳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撑绿竹纸浆原料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撑绿竹纸浆林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四水平的二次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N、P、K施肥与撑绿竹新竹产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用N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N、K2O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0-3水平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通过频率分析可得推荐施肥用量:纯N为177.744-261.096kg·hm-2,平均219.420kg·hm-2;P2O5为29.700-45.900kg·hm-2,平均37.800kg·hm-2;K2O为100.800-152.910kg·hm-2,平均126.855kg·hm-2。施肥比例:N∶P2O5∶K2O=1∶0.172∶0.578。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氮磷钾的不同组合,对氮磷钾施用量的配比与东北半干旱区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及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为144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氮肥施用量发生变化时,以氮肥施用量为6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而当氮肥施用量为180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磷肥施用量发生变化时,以磷肥施用量为192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不同氮磷钾配施对土壤水分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当磷肥施用量为144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氮肥施用量为120kg·hm-2的处理,能更好地促进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主要研究了生态平衡施肥模型的4个参数:①P-作物从肥料中吸收氮量(kg.hm-2);②Lfsp-肥料和土壤氮损失量与作物从耕层土壤有效氮中吸收氮总量(kg.hm-2);③Wn+1-肥料残留氮量与季后耕层土壤有效氮剩余总量(kg.hm-2);④Wn-播种前耕层土壤有效氮总量(kg.hm-2),并根据黑龙江省气候特点,将生态平衡施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修正,在用空白田土壤测定结果计算Lfsp值时,原公式用同一年作物播种前与收获后土壤测定结果之差,而试验采用后一年与前一年春季土壤测定结果之差,修正后大豆Lfsp值为12kg.hm-2,首次在黑龙江省运用修正后的生态平衡施肥参数预测出大豆白浆土生态平衡施氮量,大豆达到2160kg·hm-2产量需施纯氮42.5kg.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肥组合对玉米产量与耗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玉米水肥耦合盆栽试验,根据玉米产量和耗水量的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水肥(氮)组合条件下玉米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增加水、氮的施用量对产量有提高作用,影响顺序为水>氮。交互项系数为正值,说明水、氮配合为正交互效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灌水量保持田间持水量的95.13%,施氮量为243 kg·hm-2时,预计能获得最高产量为12 132.95 kg·hm-2。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施用N、P、K肥"3414"肥效试验表明,在厦门市翔安区当地试验条件下,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K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F=8.1025F0.05=5.9988;R=0.9737**)关系,推荐N肥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77.64 kg.hm-2,N∶P2O5∶K2O=1∶0.24∶1.93,最高经济产量36657.24 kg.hm-2;N肥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229.32 kg.hm-2,N∶P2O5∶K2O=1∶0.30∶1.85,最佳经济效益为36285.41元.hm-2。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最佳栽培因子组合,为小麦增产提供科学依据,在陕北黄土高原川地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了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试验。研究表明,三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顺序为施肥量>种植方式>播种量。同时研究了播种量与施肥量、播种量与种植方式、施肥量与种植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小麦品种石86-51446000 kg.hm-2以上栽培方案为:播种量120 kg.hm-2,施氮量189 kg.hm-2,施磷量129 kg.hm-2,并进行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9.
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黑麦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小黑麦最大产量和较好饲用品质的氮肥施用技术,设5种不同施氮技术,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氮肥种类对东饲小黑麦1号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的氮水平内,随施入速效氮肥量的增加小黑麦产量增加,品质提高;N4处理(氮肥为缓释肥,施氮量150 kg·hm-2)和N5处理(氮肥为尿素,施氮量100 kg·hm-2,有机肥200 kg·hm-2),全年获得最大产量,二者产量无显著差异,但N5处理小黑麦品质优于N4处理。因此,缓释氮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小黑麦产量和品质的效果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氮肥外部成本及稻田氮素经济生态最佳投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以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研究氮肥的外部成本和稻田经济生态最佳投入量。【方法】采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估算氮肥的外部成本,运用外部不经济性原理和生产函数模型方法研究兼顾农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稻田适宜施氮量。【结果】2002年洞庭湖区因氮肥施用不当带来的渔业损失0.1×107元,饮用水源污染损失1.02×108元,旅游业损失0.9×107元和居住环境损失0.3×107元。每公斤纯氮的外部成本约为0.41元。兼顾生产与农户经济效益的施氮量为138 kg•ha-1,兼顾生产与生态效益的施氮量为137 kg•ha-1。【结论】洞庭湖区实际施氮量已经达到并超过农户经济效益最佳施氮量和生态施氮量,氮肥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外部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政府在一些氮肥高投入、高污染的县(市)征收环境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