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整个产蛋期内的产蛋率的变化有一定的模式,即鸡群开产后,最初5-6周内产蛋率迅速增加,至高峰以后则平稳地下降直至产蛋末期,形成一条"产蛋曲线"。其特点是曲线向高峰过渡是陡然上升的。习惯上把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平稳下降,直至淘汰。而其中产蛋高峰期持续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因此,产蛋高峰时间长短与全期产蛋量有着高度的正相关。产蛋高峰持续期的长短具有遗传效应,随…  相似文献   

2.
顾玉萍  江中传 《中国家禽》2004,26(15):21-22
肉种鸡高峰料量直接影响产蛋高峰值和维持水平。高峰料量偏低,维持营养不足,或生产营养不足,产蛋性能不能正常发挥,持续产蛋高峰的能力下降;高峰料量过高,营养过剩,皮下脂肪增厚,双黄蛋比例增加(一般日料量每高2克/只,双黄蛋比例增1%),鸡群持续产蛋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底以来北方地区许多省份的产蛋鸡群在产蛋高峰或尚未达到产蛋高峰即开始出现产蛋下降.降幅一般为5%~50%,还有的鸡群产蛋率上升到60%~80%后停滞达不到产蛋高峰,为此瑞普公司技术部和所属地区的经销商对河北和山东的发病鸡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征,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 饲料方面11 饲料配制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征等传染病。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传染病外,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后,一般在短时间内(5~7肉)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户、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症,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症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饲养方…  相似文献   

7.
陈合强  江中传 《中国家禽》2006,28(15):32-34
肉种鸡产蛋率达到高峰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产蛋率会逐渐下降。但是,我们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某些用户反映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下降过快,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产蛋高峰后维持产蛋率的平稳下降,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的数量,是这个阶段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群产蛋率按时达到高峰水平,但维持时间不长,会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使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分析了环境因素及应激、饲料、疾病等几个方面原因引起产蛋下降情况,并提出和具体实施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地区的养殖厂里发生一种疾病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主要表现正产蛋高峰或还未到产蛋高峰的鸡群出现产蛋下降,降幅在8%~35%之间,下降后恢复缓慢,有的鸡群上升到65%~85%后就停滞不前,同时鸡蛋的品质明显下降;病情严重的还出现个别死亡,病程时间较长,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群产蛋达到80%就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在21-47周龄。本期管理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23周龄产蛋率达90%,高峰产蛋率值达95%~96%,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产蛋高峰下降慢,48周龄以后产蛋率从90%逐步缓慢下降,72周龄下降到78%,每周平均下降0.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正常情况下,蛋鸡到达开产日龄后,一般在短时间内(一般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率按照自然规律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饲养的蛋鸡开产、预定高峰时间和高峰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蛋下降综合症,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产蛋下降综合症。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1.饲养方面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高峰料量直接影响产蛋高峰和维持水平,高峰料量偏低,生产营养不足,产蛋性能不能正常发挥,维持营养不足,持续产蛋高峰的能力下降;高峰料量过高,营养过剩,皮下脂肪增厚,双黄蛋比例增加(一般高2g/羽日料量,双黄蛋比例增1%),鸡群持续产蛋能力下降,同时生产成本增加。现以AA常规系父母代种鸡为例,谈谈如何设定和使用高峰料量。  相似文献   

13.
近期,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客户所饲养的鸡群产蛋率很不稳定,有的达不到高峰,有的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有的高峰过后产蛋下降迅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将这些原因及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如果产蛋鸡的产蛋率出现突然下降,就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客户所饲养的鸡群产蛋率很不稳定,有的达不到高峰;有的在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有的高峰过后产蛋下降迅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等都会引起产蛋下降,现将这些原因及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许多养殖户反映管理办法多了、生产设备先进了、科技进步了,但鸡群的生产性能却下降了,有的鸡群外表很健康,但不出现产蛋高峰或出现产蛋高峰后产蛋突然下降,也有的高峰期维持时间短,没有经济效益。对这类鸡群如何管理以减少损失,如下部分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产蛋率达到高峰后,通常随着周龄的增长,产蛋率会逐渐下降.但是,在走访用户的过程中,某些用户反映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下降过快,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产蛋高峰后维持产蛋率的平稳下降,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只种母鸡受精种蛋的数量,是这个阶段种鸡饲养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生产中,造成肉种鸡产蛋高峰后产蛋率下降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产蛋鸡在生产过程中,产蛋量下降一直成为困扰养鸡专业户和一些中小型养鸡场的难题。笔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服务工作,经常见到鸡群出现产蛋高峰上不去,或者产蛋高峰上去又突然下降等产蛋下降情况。笔者通过对养殖环节的综合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将蛋鸡产蛋下降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蛋鸡一般于17—18周龄上笼,上笼后喂给产蛋前期料,并自20周龄开始,每周增加1小时光照,直到25—27周龄时每天光照14—16小时为止,同时产蛋率达5%时将饲料改成产蛋日粮。当产蛋率达50%时,换产蛋高峰料,25—29周龄达产蛋高峰,产蛋率可达92%—95%,持续5-6周后产蛋率缓慢下降,大约每周下降1%左右,产蛋曲线非常平缓,这是正常鸡群产蛋的规律。如果,产蛋高峰前后,产蛋量突然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大,回升很困难,这是不正常的,必然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产蛋量突然下降有以下几种因素:1 疾病因素鸡群感染某些疾病会使产蛋量突然下降。比如鸡群患产蛋下降综合症,一般在产蛋率达到高峰或尚未达到高峰使产蛋率由90%突然下降到10%—  相似文献   

20.
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几年流行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