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将9~10月龄新西兰繁殖母兔50只和公兔6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塑膜暖棚饲养,对照组用普通兔舍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40日龄断奶窝重、仔兔成活率、经济效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7):44-46
选择年龄相近的经产健康妊娠母獭兔120只,随机分为2组,使用平口式和暗箱式产箱进行接产试验,通过母兔的产前拉毛、箱内外产仔和产后哺乳情况判断产箱环境对母兔母性行为的影响,通过仔兔断奶前死亡率、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及断奶窝仔数,判断产箱类型对仔兔健康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暗箱式产仔的母兔,在产前拉毛、箱内产仔和产后哺乳性能方面均优于平口式产箱的母兔。仔兔的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和产仔数不受产箱类型的影响(P0.05),但断奶时窝重、个体重和成活率,暗箱式均优于平口式(P0.05)。  相似文献   

3.
夏季7~8月份,在配种前对伊普吕祖代后备初配母兔和经产母兔每只分别按照0.83μg、0.63μg、0.50μg的剂量肌肉注射促排卵3号,经过连续3个批次的试验,统计受胎率、产仔率、平均窝产活仔数、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按照0.50μg/只的剂量使用促排卵3号,后备初配母兔受胎率、产仔率差异显著(P0.05),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差别不明显,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经产母兔受胎率、产仔率、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差别不大,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按照0.50μg/只的剂量,后备初配母兔在受胎率、产仔率方面优于经产母兔,经产母兔在受胎率、产仔率误差值、平均窝产活仔数、活仔兔出生均重、活仔兔出生窝重方面优于后备初配母兔。试验证实,每只伊普吕母兔使用0.50μg剂量的促排卵3号,对其繁殖性能具有最佳影响。  相似文献   

4.
1时间与地点1997年至2003年在河北省承德市万山獭兔原种场结合生产对德系獭兔的适应性进行观察试验。2材料与方法2.1德系獭兔的繁殖德系獭兔按选配计划进行配种。初产母兔开始配种具备两个条件:体重3000克以上,生后6个月龄。经产母兔在仔兔断奶后3天内配种。配种方式采用人工辅助下的本交。母兔妊娠期平均为31.5天,仔兔管理方式是产后母、仔分开,每天早晚两次哺乳,仔兔生后第16天开始补料,直到35天断奶。分别统计了1999年、2000年、2002年3个年度714窝母兔产仔、育仔资料完整的记录,分别列表1-1、1-2、1-3。由表1-1可知,480窝母兔产活仔数窝…  相似文献   

5.
按照母兔乳头数为10和8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16只。测定哺乳前三(组)周,每组母兔的泌乳量、仔兔每天的平均吮乳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哺乳前三周,母兔的泌乳量、仔兔每天平均吮乳量、仔兔日增重、断奶窝重及断奶成活率,试验A组分别为3138.62克、21.98克/天、只、14.18克/日、5249.68克和93.97%,分别比B组高8.30%、12.43%、7.34%、4.27%和10.55%。经t检验和X2检验后发现,除断奶窝重在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项指标在A、B两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有较多乳头数的母兔能哺乳更多的仔兔,其繁殖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养兔生产中普遍存在哺乳仔兔成活率偏低,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加强母兔的科学饲养和哺乳仔兔的培育管理是养兔场必须重视的问题。1加强母兔饲养管理1.1配种管理要视母兔膘情因地制宜确定年产窝数,最好在母兔膘情正常时才配种,否则会明显降低受胎率。这样才能保证受孕和正常泌乳,母兔膘情很差时配种,会造成仔兔初生重下降、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受胎。1.2妊娠管理饲养上一是日粮营养水平要高,体积要小。二是在怀孕初期(1~15 d)营养略高于空怀母兔,15 d后喂量增加10%~20%,青粗料自由采食,配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光照强度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健康无病、胎次均为第1胎刚分娩,且同一天分娩的伊拉母兔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42d的繁殖模式,母兔产后11d再次配种,子母兔分笼饲养,每窝带仔6只,产后35d断奶。考查第3胎、第4胎和第5胎的产仔总数、活仔数出、出生窝重、泌乳力、成活率指标。结果表明:与50lx光照强度相比,采用70lx光照强度可明显提高哺乳母兔的受胎率、总产仔数和活仔数(P<0.05),提高幅度分别为18.45%、5.93%和3.70%;但光照强度对21日龄和35日龄成活率、初生窝重、21日龄和35日龄个体重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选用年龄、体重、生产性能相近的普通级实验用新西兰母兔60只,平均分成A、B、C3组。A组于产后2~3d内,B组于产后12~15d内,C组于断奶后1~2d内配种。结果显示:母兔于断奶后配种,其受胎率最高,而产后12~15d配种的母兔受胎率最低;普通级实验母兔若进行频密繁殖时,不能连续进行,否则会影响生产兔的繁殖性能及生产兔本身的健康。从试验结果可知采用频密繁殖与正常繁殖配种交替进行的方式,可显著提高母兔年产仔兔数。  相似文献   

9.
用加利福尼亚兔和新西兰白兔的杂交后代共130只在同一天以1ml稀释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开始13个月的研究,实验期间,窝产仔数不足8只的母兔(设为M1组)在其产后第3~4天配种,窝产仔数达到8只的母兔(设为M2组)在其产后第10~11天配种;所有未配上的母兔(设为M3组)都视作假孕,并在上次配种后第24天再次配种。初配兔第一次授精时间的4月龄。整个实验期间共进行了1679次配种,每次配种时都用20ug  相似文献   

10.
塑膜暖棚对繁殖母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冬季塑膜暖棚饲养繁殖母兔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用9 ̄10月龄新西兰繁殖母兔50只和公兔6只,均分为二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塑膜暖棚饲养,对照组在普通兔舒饲养。试验表明:试验验和对照组相比,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40日龄断乳窝重,仔兔成活率,经济效益受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统计分析了初产母兔、1.5岁以内经产青年母兔、1.5~2.5岁壮年母兔以及2.5岁以上老龄母兔共113只的繁殖成绩,探讨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因素对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兔均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经产青年母兔繁殖性能最好,老龄母兔繁殖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塞北兔的繁殖性能,试验分析了各品系塞北兔断奶窝重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系、B系、C系塞北兔各项性状间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窝重与母兔体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活仔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446,0.551,0.702,0.741,0.776,通径系数分别为-0.003,-0.130,0.017,0.376,0.241,0.476。影响断奶窝重的主要因素为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活仔数,在选种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期1年,以月为单位,共分12个组,每月选择200窝空怀母兔、40窝产仔母兔研究不同季节因素对新西兰白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测定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产活仔率、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等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春季总体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其中5月份为最好,其平均受胎率85.00%、平均窝产仔数7.33只、平均初生个体重73.08 g,平均初生窝重526.19 g;夏季高温对繁殖性能影响最大,其8月份的平均窝产仔数5.68只、平均产活仔率94.42%、平均初生个体重60.87 g、平均初生窝重326.44 g,基本处于最低水平;秋季繁殖性能总体呈恢复上升趋势,但由于高温的持续,繁殖性能低于平均水平;冬季除低温对受胎率影响较大外,其余指标相对稳定。试验表明,季节对新西兰白兔繁殖性能有一定影响,春季最宜配种、随后为冬季和秋季,最不宜配种季节为夏季,其中高温比低温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1.母兔妊娠后期的营养状况与产前准备工作仔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初生重呈正相关,而初生重的90%是在妊娠后期增长的,因此,保持妊娠后期母兔的营养很关键;产前的准备工作维系着母兔和仔兔的后续生活,包括产仔箱的质量、卫生、环境温度、噪音等。2.初乳的哺喂和产仔数量初乳是母兔产后1~3天分泌的乳汁,与常乳相比,营养更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所含的镁盐可以促使胃肠蠕动,排出胎粪,同时可提高仔兔的抵抗力;母兔乳头一般8个,而产仔数差异较大,平均5~6只,多的可达10只以上,少…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法系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四川省獭兔原种场法系獭兔不同季节繁殖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种季节,法系獭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仔兔数、断奶窝重等差异极显著(P<0. 01),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 05),繁殖性能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兔叫仔兔,这个时期是家兔由胎儿期转变到独立生活的一个过渡阶段。胎儿期间由母体子宫供给营养物质,环境、温度比较恒定。出生后,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仔兔对外界的调节能力很差,适应能力弱,极易死亡。同时仔兔生长发育迅速,从出生到断奶近30天左右,体重增加约10倍以上。因此,仔兔的饲养管理工作要求非常细致,必须认真抓好每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仔兔正常的生长发育。1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1.1母兔妊娠后期的营养状况与产前准备工作仔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初生重呈正相关,而初生重…  相似文献   

17.
1 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1.1 母兔妊娠后期的营养状况与产前准备工作 仔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初生重呈正相关,而初生重的90%是在妊娠后期增长的,因此,保持妊娠后期母兔的营养很关键;产前的准备工作维系着母兔和仔兔的后续生活,包括产仔箱的质量、卫生、环境温度、噪声等。1.2 初乳的哺喂和产仔数量 初乳是母兔产后1~3d分泌的乳汁,与常乳相比,营养更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所含的镁盐可以促使胃肠蠕动,排出胎粪,同时可提高仔兔的抵抗力;母兔乳头一般8个,而产仔数差异较大,平均5~6只,多的可达10只以上,少…  相似文献   

18.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配种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配种频率袁森泉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518103)利用断奶至发情间隔作为配种时间和配种频率的指标,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母猪适时配种或授精可使每窝产仔数增加3-4头。在母猪排卵12小时内,甚至在6小时内受精,其窝仔...  相似文献   

19.
母兔饮磁化水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兔配种前1个月开始,一直到产仔饮磁化水,体质健壮,发情明显,排卵正常,情期受胎率比对照组提高8个百分点(100%:92%);平均每窝比对照组多产仔1.87只,提高21.4%;每窝增产活仔兔2.11只,提高26.3%;仔兔出生窝重比对照组增加146.83g,提高35.02%;仔兔平均出生个体重增加5.4g,提高11.25%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此文研究分析大白、长白纯种母猪在配种时背膘厚度,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与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期间背膘厚度减少与断奶窝重、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度呈下降趋势,第2胎母猪下降最明显;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2.5~18.0mm时,窝均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哺乳期间母猪背膘厚度减少与仔猪断奶窝重关系不明显,当背膘厚度减少3.0~6.0mm时,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5.24±0.4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