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德兴铜矿矿区内铜富集植物的调查及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西德兴铜矿矿区土壤的Cu污染状况,检测矿区优势植物中的重金属Cu含量,筛选Cu富集植物,探讨植物修复铜污染的可行性,在矿区、尾矿堆积区周边及大圬河两岸调查植物140余种,主要记录了15种植物。根据植物对矿区内重金属污染的富集作用和植物对铜的转运系数情况可以看出,所筛选出的铜富集植物的优势物种大多是杂草,分属15属9科,主要为问荆(Equisetum arvense)、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葛藤(Pueraria lobata)、短穗铁苋菜(Acalypha brachystachya Hornem)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其中,问荆因为生长在矿区内,所以对铜的富集能力较强,而由于其植株矮小,生物量较小,所转运的铜含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其耐铜能力较强,因此仍然可以作为铜污染修复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2.
湘西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灿  邹冬生  朱佳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43-21746
调查了湖南湘西铅锌矿区植物组成,研究了尾矿区土壤及周围植物根部土壤的Pb、Zn和Cd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了在这些区域自然定居的11种优势植物体内的3种重金属元素的耐性、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极端贫瘠,土壤中Pb、Cd和Zn含量分别达2 789.001、59.83和2 892.00 mg/kg,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该矿区的主要优势物种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其中野菊花、狗尾巴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地上部生物量较大且对某些重金属向地上部转运能力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地枇杷的地上部Cd含量最大,达152 mg/kg,转运系数为1.03,是潜在的Cd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3.
泮河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泮河底泥中主要重金属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底泥主要重金属的含量范围为:铜26.11-69.03mg/kg、锌75.36-204.20mg/kg、铅20.06-73.29mg/kg、镉0.32-0.69mg/kg、铬163.50-384.67mg/kg、汞0.05-0.39mg/kg。各断面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从上游泮河西桥断面开始递增,中游达到最大,下游有所下降。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种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泮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Cr>Cd>Zn>Cu>Hg>Pb,底泥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3,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辽河典型支流-条子河的底泥污染状况.[方法]沿条子河从上游到下游共布设5个断面,分别采集水样以及柱状底泥样品,对河水水质情况、条子河底泥含水率、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底泥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柱状底泥样品由上层至下层,含水率逐渐降低;底泥中有机质含量在4% ~ 10%范围内,Cu含量在14.07 ~68.66mg/kg范围内波动,Cd含量在0.01 ~1.05 mg/kg范围内,Cr含量范围是21.55 ~78.10 mg/kg,Zn是61.1 ~2 602.0 mg/kg,As的含量在4.83 ~ 30.10 mg/kg范围内波动,Hg的含量范围是0.08 ~1.22 mg/kg.[结论]条子河水水质属于劣Ⅴ类水质,条子河底泥重金属Zn,Hg受污染现象较为普遍,个别样点已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个别底泥中Cu、Cd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废弃DW铅锌矿区27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测定植物体内Zn、Cr、Pb的含量,研究了矿区植物中的Zn、Cr、Pb的含量积累特征及植物对它们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中的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Pb、Cr,但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r、Zn、Pb。受矿区环境及Zn适应的影响,植物对Zn富集系数较小,Zn在百合科萱草中的积累量为1 650.27 mg/kg;地笋对Cr的富集系数为0.591,可作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植物;所研究的植物均不适合作重金属Pb的土壤环境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6.
都龙矿区土壤与植物镉、锌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受Cd、Zn污染的小白河流域河流底泥、尾矿土、水稻土壤及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底泥、尾矿土、水稻土已受到Cd的严重污染,底泥和水稻土Zn含量已超出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小白河流域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评价,表明各采样点的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都很强,主要原因是Cd含量过高。生长在土壤污染区的植物Cd、Zn含量显著较高,即植物在土壤污染区受污染严重,应采取措施对污染区域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辽河典型支流—条子河的底泥污染状况。[方法]沿条子河从上游到下游共布设5个断面,分别采集水样以及柱状底泥样品,对河水水质情况、条子河底泥含水率、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底泥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柱状底泥样品由上层至下层,含水率逐渐降低;底泥中有机质含量在4%~10%范围内,Cu含量在14.07~68.66mg/kg范围内波动,Cd含量在0.01~1.05 mg/kg范围内,Cr含量范围是21.55~78.10 mg/kg,Zn是61.1~2 602.0 mg/kg,As的含量在4.83~30.10 mg/kg范围内波动,Hg的含量范围是0.08~1.22 mg/kg。[结论]条子河水水质属于劣V类水质,条子河底泥重金属Zn,Hg受污染现象较为普遍,个别样点已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个别底泥中Cu、Cd受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含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采样品Cd含量范围为0.05~1.81 mg/kg,采矿区与尾矿坝区所采土壤样品污染程度较高;正在开采矿区位置上游土壤中Cd含量高于下游,采矿区沿运输路线所采样品含量偏高。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整个采样区各区域土壤均受到重金属Cd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照区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最小。[结论]所采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各区域受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采矿区整个矿区尾矿坝含矿未采区对照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对仙人洞内裸灶螽、洞穴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及裸灶螽对洞穴土壤和水体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裸灶螽体内、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都是Zn,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73.00mg/kg、215.33mg/kg和0.010mg/kg;最低的都是Hg,平均含量分别为0.18mg/kg、0.28mg/kg和0.000 30mg/kg。裸灶螽对土壤重金属Cu的平均富集系数大于1,其余元素未达到1;对水中重金属Cu、Zn、Ni和Cr的平均富集系数都大于1000。裸灶螽对土壤和水体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壤As与Ca显著正相关(r=0.997),对水体Cr与pH极显著负相关(r=-1.000),说明,在本洞内影响裸灶螽对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子主要是Ca和pH。仙人洞属轻污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73。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部分植物对土壤重金属具有吸收富集功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有效途径。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法对植物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植物样品中的铜、锌、镉、铬、铅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 mg/L时,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在88.8%~104.0%,可满足植物中重金属元素测定的要求。对银川市不同绿化树种枝干与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各种金属元素最高值出现在不同植物中,红瑞木和垂柳枝条Cd含量最高(0.51 mg/kg),小檗叶片中Cr含量最高(40.72 mg/kg±6.25 mg/kg),白蜡枝条Cu含量最高(16.26 mg/kg±2.52 mg/kg),小檗叶片Pb含量最高(4.49 mg/kg±1.01 mg/kg),垂柳枝条Zn含量最高(97.41 mg/kg±13.22 mg/kg),表明这几种植物对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吸收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Copper in ha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受铜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方法。[方法]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受铜浓度胁迫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以及驯化。[结果]分离得到4种不同菌株,其中MD1菌株的铜耐受极限为4 000 mg/L,MD2菌株的铜耐受极限为6 000 mg/L,N1菌株的铜耐受极限为1 000 mg/L,ML菌株的铜耐受极限为8 000 mg/L。经TAS-990F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后其对铜离子吸附能力依次为10.420、16.884、9.764、23.309 mg/g。[结论]ML菌株能较好地生成菌胶团,可作为耐铜微生物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新型无机铜基杀菌剂王铜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铜和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王铜.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有效成分进行了确证.根据试样悬浮性和稳定性优化了助剂配方,制备了300 g/L王铜悬浮剂,提出了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对300 g/L王铜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pH、筛析及贮存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及毒性、残留、对环境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等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产品悬浮率达95%以上,pH5.5~6.8,冷、热贮稳定,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产品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杀菌剂不诱发红蜘蛛大猖獗,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方便,是传统杀菌剂"波尔多液"的理想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不同铜浓度下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铜的吸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玉米间作模式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玉米||豌豆和玉米单作种植模式对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kg-1)处理下玉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铜含量与铜累积量、铜富集与转运系数、土壤全铜和有效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间作和单作模式中玉米地上部铜含量最高的处理均为铜浓度200 mg·kg-1,而玉米地上部铜含量最低的处理在单作模式下是铜浓度600 mg·kg-1,间作模式下是100 mg·kg-1。相同铜浓度下,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模式,其中降幅最大的为铜浓度100 mg·kg-1,降幅为49.4%;而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下部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其中增幅最大的为铜浓度100 mg·kg-1,增幅为105.4%。间作模式的玉米地上部富集系数均显著低于单作,而地下部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单作。从种植系统整体来看,除铜浓度400 mg·kg-1处理外,其余各处理中间作玉米铜累积量均低于单作玉米,但差异不显著。除铜浓度0 mg·kg-1和400 mg·kg-1处理外,其余各铜浓度处理下,间作玉米富集系数均低于单作玉米,且所有间作模式的玉米转运系数均显著低于单作玉米。相同铜浓度下,不同玉米种植模式对土壤全铜和有效铜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总的来说,玉米间作豌豆能增加玉米地下部铜含量,降低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在提高间作系统总的铜累积量的同时,降低了铜元素从玉米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棚土培盆栽试验研究4个不同品种西兰花对Cu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Cu浓度的提高,西兰花花球和根部中的Cu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浓度处理下,花球中的Cu含量高于根部;4个品种西兰花花球的Cu含量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4个品种对Cu吸收能力表现为"耐寒优秀">"台绿1号">"浙青95">"海绿"。综合而言,西兰花是对Cu吸收富集能力较弱的作物,在铜污染区可以作为低积累的蔬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周龄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1、2、3、4组分别饲喂铜水平为39.55,127.60,194.75,255.22 mg/kg的日粮,在鹅4,6,8,10,12周龄时对血液、肝脏、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日粮铜水平、周龄与性别三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肝脏中的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2组(饲喂铜水平为127.60 mg/kg日粮)鹅胸肌铜含量显著高于1组(饲喂基础日粮,铜水平为39.55 mg/kg) (P<0.05),4组(饲喂铜水平为255.22 mg/kg日粮)鹅皮脂中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另外,周龄对鹅血液、肝脏、胸肌和皮脂中的铜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的铜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代谢的影响。选取40只75日龄的健康雌性银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铜(Ⅰ组)、蛋氨酸螯合铜(Ⅱ组)、硫酸铜(Ⅲ组)、柠檬酸铜(Ⅳ组),添加水平以铜计均为30mg/kg,基础日粮中铜含量为5.47mg/kg。4组雌性银狐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铜源的日粮,预饲期7d,试验期57d。结果表明,不同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采食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Ⅳ组略高于其他组;对粪铜排出量、铜消化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Ⅰ组粪铜排出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铜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与Ⅰ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铜沉积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Ⅳ组最高,然后依次是Ⅰ组、Ⅲ组、Ⅱ组;对全血铜无显著性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从铜消化利用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育成期雌性银狐日粮中添加柠檬酸铜更有利于铜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铜胁迫下垂序商陆的生长响应和铜富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在Cu胁迫下生长响应及其对Cu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u处理对垂序商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Cu≥900mg/kg时胁迫作用才明显表现,株高和根长开始降低,且耐性系数均>0.8,表明垂序商陆对Cu有较强的耐性。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u的最高含量分别为74.74mg/kg和44.58mg/kg。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u的最高累积量分别为134.59μg/株和107.47μg/株。除Cu最高浓度处理外(1 200mg/kg),各处理迁移系数均大于1,表明垂序商陆有较强的将Cu从根部转运到地上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长期低剂量铜暴露对小鼠海马组织铜含量、铜代谢相关酶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为深入研究低剂量铜暴露的神经毒性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小鼠饮用蒸馏水,试验组在饮用水中添加0.13 mg/L氯化铜,连续饮用3个月,研究长期低剂量铜暴露对小鼠海马组织中铜含量、铜代谢相关酶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海马中的自由铜及结合铜含量均显著升高,而铁、锌、钙离子含量在海马中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海马组织中铜蓝结合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蛋白硝基酪氨酸水平显著升高,8-羟基脱氧鸟嘌呤荧光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长期超低剂量铜暴露可导致铜在脑组织中聚集,但不影响铁、锌、钙和镁的含量;长期低剂量铜暴露可导致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