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缘蝽总科精巢形态、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差异,为半翅目的细胞分类学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显微形态解剖法和染色体制片法,分析了缘蝽总科4种昆虫黄边迷缘蝽Myrmus lateralis Hsioa,1964、褐伊缘蝽Rhopalus sapporensis(Matsumura,1905)、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Dallas,1852)和斑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binotata Distant,1918的精巢和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及精子形态的差异。【结果】减数分裂各期缘蝽总科3亚科间和4属种间精巢在腹腔中的位置无明显差异,但其排列方式、形状、大小、颜色及输精管粗细均具明显差异,精巢大小与个体大小成反比。各亚科、属种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行为相似,但形态不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排列方式具有亚科、属种间差异性。缘蝽总科昆虫单倍染色体数为n(♂)=7(5A+m+XO),均具有典型"O"型交叉。褐伊缘蝽和稻棘缘蝽具有B染色体。精子形态相似,但弯曲度大小在亚科间、属种间有差异。【结论】缘蝽总科精巢形态、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可作为缘蝽总科的科、亚科、属种间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线粒体16S rD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蝽总科8个科23种昆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并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利用16S rDNA分子研究蝽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是适合的,能够重建蝽总科的单系性;土蝽科的位置不稳定,在蝽总科各科进化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龟蝽科与蝽科在MP树和ML树中都形成姊妹群关系,在NJ树中2个科的亲缘关系也比较近;异蝽科是最早分支出来的,表明异蝽科是所研究类群中最为原始的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将荔蝽亚科、盾蝽亚科和兜蝽亚科从蝽科中分立出来提升为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斯氏珀蝽和青革土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蝽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更好地理解蝽总科下科级和种级水平的亲缘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序分析了斯氏珀蝽和青革土蝽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并基于此,以已经公布线粒体基因组数据的蝽总科的113个物种和本研究的2种昆虫为内群,2种红蝽总科昆虫为外群,分别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斯氏珀蝽和青革土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均包含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2个转运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两种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 346、14 632 bp(GenBank序列号:OP919327和OP930890)。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支持蝽科、龟蝽科、盾蝽科、兜蝽科、荔蝽科、土蝽科、同蝽科、异蝽科和Megarididae均为单系群;斯氏珀蝽与珀蝽为姐妹群,青革土蝽与Macroscytus subaeneus为姐妹群。【结论】斯氏珀蝽与珀蝽亲缘关系最近,青革土蝽与Macroscytus subaeneus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江西采到并鉴定出龟蝽、同蝽、异蝽科昆虫计51种,这与肖采瑜等《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一书记载分布于江西的上述三科昆虫相比,增加38种,而与章士美主编《江西农林昆虫名录》一书记载的三科计38种相比,亦多出13种.由区系分析资料得知,上述三科昆虫的区系结构基本上与江西蝽科相似,即东洋界占80%左右,并掺杂有少数古北区系的东方系统成员在内,还有一小部分为西伯利亚或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豫西地区杨树网蝽科和蝽科多种害虫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防治杨树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褐兜蝽(Coridius brunneus)是一种常见农林害虫,主要为害洋丝瓜和南瓜等葫芦科植物,常与药用昆虫九香虫混合发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组装、拼接获得褐兜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其进行分析并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褐兜蝽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全长为15 792 bp(GenBank登录号:MW899158),包含13个PCGs、22个tRNAs、2个rRNAs和1个D-loop区,核苷酸组成及基因排布序列与异翅亚目昆虫一致;线粒体全序列A+T含量为75.16%,G+C含量为24.84%;预测了22个tRNAs的二级结构,除trnV缺失DHU臂外,其余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兜蝽科与荔蝽科互为姐妹群关系,且兜蝽科下5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褐兜蝽C.brunneus+九香虫C.chinensis)+(短角瓜蝽Megymenum brevicorne+细角瓜蝽M.gracilicorne)]+小皱蝽Cyclopelta parva.可见,褐兜蝽与九香虫亲缘关系最近,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网蝽科昆虫是重要的经济害虫。对秦岭网蝽科昆虫资源的分布、区系、生物学特性及危害和防止进行归类和分析,为控制该类害虫以及对其寄生植物进行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缘蝽总科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缘蝽总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农林害虫,我国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文中从缘蝽总科分类、系统学、区系划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石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缘蝽总科昆虫当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山东省绿盲蝽年发生3~5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  相似文献   

10.
蝽象,俗名臭屁虫,臭大姐,属昆虫纲,半翅目。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前翅为半鞘翅,很多种类的胸部腹面有臭腺,能分泌似臭椿气味的挥发性臭液,故名蝽象。为害植物的主要为蝽科,其种类最多;另外有盲蝽科、缘蝽科和网蝽科的绝大多数都是害虫,只有极少数种类是益虫。而猎蝽科则是肉食性的益虫,能捕食蚜虫、叶蝉、蝽象、卷叶虫和菜白蝶的幼虫及叶甲、象甲等害虫。蝽象的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部分种类成虫并有趋光性和趋绿性,如稻绿蝽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采到的我国长蝽科Lygaeidae一新纪录--红褐肿腮长蝽Arocatusrnfipes Stal,1872。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蝽总科科级阶元所做的特征分析,选取了共28项新征.运用 PAUP 程序对蝽总科的主要科级阶元进行了支序分析,得出蝽总科中主要科的科间关系支序图.与已有的同类工作做了比较和讨论。同时对这些科的演化关系以及一些形态特征在系统发育中的意义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馆藏2003—2011年采集于江苏省的缘蝽总科昆虫标本的鉴定,整理出38种缘蝽总科昆虫名录;其中,异稻缘蝽Leptocorisa varicornis(Fabricius,1803)、宽棘缘蝽Cletus schmidtiKiritshenko,1916、禾棘缘蝽Cletus graminisHsiaoetZheng,1964三种为江苏新纪录种。还记录了江苏省38种缘蝽的中文名,学名,异名,别名以及江苏省和全国、全球的分布情况。简述了3个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采到的我国长蝽科Lysaeidae—新纪录——红褐肿腮长蝽ArocatusrnfipesSta1,1872。  相似文献   

15.
茯苓喙扁蝽Mezira(zemira)poriaicolaLiu ,又称茯苓虱 ,属于半翅目 (Hemiptera) ,扁蝽科 (Araidae) ,是近年来在茯苓产区发现的一种为害十分严重的害虫。茯苓 (Poriacocos)是一种重要中药材 ,主要出产在我国的一些山区。茯苓除满足我国人民需要外 ,还出口东南亚等国。因此 ,发展茯苓生产对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但茯苓喙扁蝽的严重为害成为发展茯苓生产的极大障碍。国内外对这种害虫很少 ,研究仅见关于成虫形态的描述[1~3] ,目前对这种害虫的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对浙江所采110种蝽科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全文为四个部分;一、浙江蝽科昆虫新纪录种,二、浙江蝽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三、浙江蝽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四、以浙江为分布南北限的蝽科昆虫种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蝽科昆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蝽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农林害虫,我国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本文从蝽科分类与系统学、区系分析、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生态与生物防治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蝽科昆虫当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记述了宽肩蝽科的微宽肩蝽属(Microvelia Westwood,1834)及道氏微宽肩蝽(Microvelia douglasi Scott,1874),绘制了道氏微宽肩蝽雌性的整体及局部特征图,宽肩蝽科(Veliidae Brullé,1836)为贵州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正>豆盾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as)属于半翅目,龟蝽科,是舞钢市大豆生产上新发现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准确掌握其危害大豆造成的产量损失程度,确定防治指标,为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是生产之急需。为此,课题组于2011~2013年采用田间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对豆盾蝽的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旨在能够准确地描述豆盾蝽和大豆间的为害关系,预测豆盾蝽为害大豆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为害虫的经济防治提  相似文献   

20.
选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4个样地,采用野外调查、形态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长蝽总科分布情况。明确该地区长蝽分属7科48种,以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物种最丰富(20种),长蝽科Lygaeidae次之(12种)分布情况。在4个样地中,呼伦贝尔市物种最丰富(34种),通辽市最少(13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相似性分析表明赤峰市与呼伦贝市、赤峰市与兴安盟长蝽群落中等相似;通辽市与其他三地相似性均较低。长蝽分布与多样性情况可能与生境、食物、寄主和自身适应性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