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粱丽红  杨春鹏 《蔬菜》2012,(8):25-26
承德市栽培食用菌效益颇丰,但在菌糠处理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营养丰富的菌糠往往被丢弃或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食用菌菌糠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介绍了综合利用菌糠的多种途径,包括制作成有机肥料、废料重复再利用、作为沼气原料、加工成饲料以及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黑木耳栽培后的菌糠栽培草菇、鸡腿菇,可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用于饲喂生猪,生猪体重较对照平均日增重提高16.67%,达极显著水平(P0.01);用作核桃树基肥,与对照相比,早春0~20cm土壤地温可增高1.6℃、土壤含水量提高3.8%、土壤孔隙度增加32.7%,纵向根系深度增长18.5cm。春梢增长16.9cm、秋梢增长11.5cm;平均主干粗度(周长)增加4.2cm,树高增加36cm;平均单株结果增加44个,株平均产量增加0.67kg,增产35.6%;用作沼气原料,可提前7~10d产气,且产气量大、火力足、供气时间长。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利用黑木耳菌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07,(4):56-56
“以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沼气发酵原料.加入复合菌剂进行堆沤预处理后人池.不仅大大提高了沼气产气速率和产气总量.而且延长了产气周期。实现了秸秆生产沼气。该项技术居国内领先.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在全国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糠的综合利用,作为饲料和生产沼气等在国内已见报道,但作为培养材料,尚未发现详细报道。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对原料的需求量势必增大,故我们利用菌糠(作为一种营养源)进行二次栽培食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材料和方法试验选用出菇后废弃的香菇、平菇等菌糠,经干燥粉碎(大床栽平菇只需稍加打醉即可),按不同组份配料(见表1)。为了便于推广和大面积的生产,培养料中不添加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与菌糠栽培真姬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利用玉米和菌糠为栽培培养料,以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比较2种原料对真姬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栽培真姬菇,其菌丝生长速度、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好于菌糠栽培,但经济效益低于菌糠栽培;用玉米秸秆和菌糠栽培真姬菇的平均产量、粗脂肪含量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经济效益较对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滑子菇菌糠作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菌糠含量下杏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最佳配方为滑子菇菌糠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1%,石灰1%。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利用食用菌生产而废弃的菌糠,我们于1990~1991年以平菇菌糠为主要配方原料,进行蘑菇制种对比试验,目的在于为菌糠代替棉籽壳制蘑菇菌种提供应用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古田县是银耳主产区,年生产银耳2亿袋以上,每年有10万吨的废菌糠,本项目以银耳废菌糠再利用为主要目标,开展利用银耳废菌糠为主要原料进行高产栽培鸡腿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草菇产业化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考察了不同杏鲍菇菌糠配比、pH值、碳酸钙条件下对草菇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杏鲍菇栽培菌糠为原料与利用传统稻草为原料,草菇菌丝长势差别不大仅出丝周期延长了1d,经3次采收生物转化率可提高51.3%。以95%杏鲍菇菌糠为基质,在pH8.0、碳酸钙含量1%(w/w)条件下,经3次采收,草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23.2%,所产草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合理,特别是六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更是非常丰富,具有较极大的产业化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葛根渣为主料,设计不同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糙皮侧耳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65%葛根渣和17%杂木糠组成的培养基配方D,栽培的糙皮侧耳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且菌丝体洁白、粗壮,出菇周期短。  相似文献   

12.
沼液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拌料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用25%、50%沼液拌料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菌丝生长势增强,污染率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5%、15.8%;用75%、100%沼液拌料也可降低污染率,平菇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8.7%,但菌丝的生长速度降低,出菇时间比对照晚4d~13d。  相似文献   

13.
要提取金丝桃素后的贯叶金丝桃余渣作培养基适合于种平菇,在有的方面比用棉籽壳及锯木屑木屑分别栽培的平菇品质更好,是一种新的,较好的培养基原料。  相似文献   

14.
液体菌种的应用对降低平菇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平菇液体菌种的特点、生产工艺、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国内外平菇液体菌种的生产与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5.
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桑杆培养基中添加沼渣沼液栽培榆黄蘑,研究沼渣沼液对榆黄蘑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沼液对栽培榆黄蘑增产效果显著,在普通桑杆培养基中添加10%沼渣可增产22.8%,转潮后用10%沼液追肥可增产15.9%;添加10%和20%的沼渣栽培榆黄蘑,可使榆黄蘑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37.0%和39.1%。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以平菇为试材,采用不同有机氮浓度的培养料培养,在平菇原基形成的扭结期、桑椹期、珊瑚期分别测定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配方5(棉籽壳97.70%,尿素0.30%,过磷酸钙1%,糖1%)是最好的配方,胞外酶活性最大,平菇子实体分化速度快;适宜的有机氮含量有助于增加平菇原基分化过程中各酶活性,加快原基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16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现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菇体颜色、菇片厚度、菇柄大小、单产量、抗病虫害等农艺性状,筛选适合云南陆良地区周年化生产的平菇品种。结果表明,CCEF89、99、12、17、平2、平3、平5、4142、4195、茶39、丰平王、早丰7号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陆良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野生平菇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瓶栽试验研究了急支糖浆药渣主料四季青(Euonymus japonicus)药渣和苦养头(Fagopyrum tataricum)药渣对野生平菇(Pleurotusoslreatus)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平菇丰野一号在以四季青、苦荞头混合药渣为主料的D配方和以四季青药渣为主料的A配方培养料上,菌丝长势强,子实体圆整、产量高,鲜菇产量(66.1g/瓶和59.1g/瓶)分别比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的野生平菇提高29.10%和15.43%。  相似文献   

20.
赵萍 《食用菌学报》1998,5(4):42-47
以糙皮侧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用钾肥KCl、KNO_3、K_2SO_4、KH_2PO_4对糙皮侧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KCl、KNO_3、K_2SO_4、KH_2PO_4均可有效地提高糙皮侧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灰分和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