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几年来,附红体病呈上升趋势,该病可感染许多动物,这种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感染率较高,但多呈隐性经过,在应激条件下出现急性临床症状。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近日接收一例苏格兰牧羊犬,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经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动物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群多形态微生物。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体有14种。在不同动物体中寄生的附红细胞体各有其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细胞体感染。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而导致犬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生理指标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寄生于动物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的一群多形态微生物。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体有14种,在不同动物体中寄生的附红细胞体各有其名。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及地区报告了人及动物附红细胞体感染。根据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附红细胞体应为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但近年来发现其应归为支原体目支原体属,是一类血营养性支原体。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而导致犬的免疫力下降,各种生理指标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危害极大。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猪业逐渐规模化,一旦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范围传播,将很难控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入手,首先分析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鉴别诊断,然后研究了猪附红细胞体病预防和治疗体会,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导致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动物生育能力下降,而且可导致动物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阻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必须科学防治。一、病原学分类附红细胞体的种类很多,多以寄生的宿主来命名。如牛附红细胞体、兔附红细胞体、犬附红细胞体,尤其猪附红细胞体报道占绝大多数。猪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作为我国的养羊大省,羊附红细胞体病常见且多发,此疾病不易根治,容易被牧民忽视,常给牧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一、病原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寄生于动物血液里;传染病学上分类,有的人认为属于立克次氏体,也有人认为属于寄生虫。此疾病能引起动物发热、溶血。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和各种动物均感染发病,猪比较多发,近几年来猪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的趋势.成为养猪业较严重的传染病,不仅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人类的健康。我们于2006年5月对辽宁省某地区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一些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天亮  张治堂 《新农业》2013,(23):52-52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近年,附红体病在养猪业中普遍发生,由于诊断失误、治疗不及时或冶疗方法不得当,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准确而及时的诊断治疗是降低损失的最有效措施。附红细胞体寄生的宿主很多,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猪附红体病,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流行该病。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寄生于动物以及人红细胞表面、血浆以及骨髓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该病又被称为附红体病。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尤其仔猪最易感,症状严重,死亡率高。本文根据当地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情况,对该病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降低该病对猪群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细胞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威胁毛皮动物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毛皮动物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主要从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和剖检症状、实验室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对毛皮动物附红细胞体病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EH)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国内外曾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赤兽体病和红皮病等。EH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广泛的组织器官损害,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病不但可使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动物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热、呈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有消化和呼吸功能障碍。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一、病原体病原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常寄生于红细胞中。附红体对于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急性溶血性黄疸、贫血,严重者导致死亡。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呈球形。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法染色,呈淡红色或淡紫色,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抵抗力弱,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2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猪附红细胞体病仅感染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骨髓、血浆中引起的二种人兽共患体病,临床上以贫血、黄疽、发热为主要特征。附红体病可通过昆虫媒介、胎盘、污染器件等多种途径传播㈣,奶牛附红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报道,我国许多省份也报道过该病。有研究认为附红体病可长期存在于动物体内,可吞噬红细胞的营养材料,导致其过早死亡,并引发各种病理变化,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附红体感染诊断和治疗评估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黄丹 《福建农业》2012,(2):26-2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牛、羊等共患的溶血性疾病,其中猪发生该病的报道占绝大多数。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病猪以高热、贫血或黄疸为主要特征,常与猪的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必须准确诊断,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革兰氏染色阴性,猪附红细胞体可耐低温,但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物、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多为隐性感染。附红细胞体具有种特异性,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红细胞病只见于家养的猪。(一)病原及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原核生物,为多形态生物体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寄生在宿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及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近年来才逐渐被医学界和兽医界重视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病原——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一类无细胞壁、嗜血液寄生的多形态微生物,目前仍被列为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isiaies)、无形体科(Ano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近几年随着对数种附红细胞体的基因序列(16S rRNA)的分析,认为附红细胞体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宜将其列入柔膜体纲(Mocullicute)的霉形体属(Mycoplasma)。因此,就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分类、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以及该病的诊断方法等研究进展作其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