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国前的蚕种业一直是专业场经营,建国后由于农村蚕茧生产发展迅猛,蚕种供不应求,为适应其需要,于1951年开始发展原蚕区,到现在原蚕区已是一代杂交种生产的主力军.由于蚕种生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如何减少风险,生产出无毒、优质蚕种,提高蚕种场和蚕农双方的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原蚕区的技术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体会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2.
专题简讯     
<正>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期发出了“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农农发[1994]42号),要求各地蚕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蚕种生产和经营加强管理,维护蚕种市场秩序,切实保障蚕业健康发展,保护蚕农利益。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王羽骋 《江苏蚕业》2005,27(1):57-58,41
<正>1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蚕种业在新蚕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蚕种科技进步方面,在蚕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显著的成绩。随着蚕种生产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化,以及全国蚕业生产区域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的蚕种生产、管理、经营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认清形势,加快改革,促进发展,已引起江苏蚕种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积极推进蚕种业的市场化进程是进一步提高蚕种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动力所  相似文献   

4.
我国蚕种场的现状与改革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蚕种生产的特点 养蚕五要素:种、桑、屋、箔、蔟,种排在首位.蚕种,可以说是蚕业生产、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子.蚕业行政管理,蚕种的监督管理是重点;蚕业技术推广,蚕种的订购、催青、发放是重点;蚕业科学研究,新蚕品种的选育是重点.  相似文献   

5.
周成伟 《江苏蚕业》2005,27(1):36-38
<正>1江苏蚕种经营模式的回顾蚕业生产在我省具有悠久的历史。二十世纪初,由于战乱和当时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蚕种管理十分乏力,"土种"充斥市场、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蚕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1954年江苏省成立了省蚕种公司,全省蚕种实行"统购统销",对家蚕微粒子病实行集中检验,取缔"土种",推广一代杂交种,蚕种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蚕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9,(2):50-50
6月28日,四川省蚕业协会在成都召开了2019年蚕种生产经营会商会,参加会议的有省蚕业协会蚕种生产、经营会员单位代表,部分蚕业管理部门代表列席会议,共计30余人。会议根据四川省蚕业协会《蚕种市场价格协商办法》对2019年一代杂交蚕种成本进行了测算,参考当前茧丝市场行情和全国主产省区蚕种价格,商议2019年至2020年度全省蚕种建议价格。各参会单位代表还就春蚕生产、产业推进、蚕种生产、蚕种研发创新、蚕种质量提升等作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7.
李有江 《蚕桑通报》2006,37(4):48-50
蚕种是蚕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也是蚕种行业赖以生存的唯一产品。蚕种质量的优劣、蚕种的供给安全,不仅关系到蚕种生产企业的声誉和存亡,而且关系蚕业生产的兴衰和社会稳定。目前我省90%的蚕种以原蚕区的形式生产,原蚕基地的稳定性和原蚕户的生产积极性对蚕种生产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 蚕种生产是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产业。生产技术是繁重低效的手工操作。蚕业又涉及到栽桑和养蚕两大部门,限制因子多,风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优质、高产、低成本去求生存、求发展。根据蚕业生产和蚕业技术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蚕种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分析近20年我国蚕种生产规模及区域分布、市场供求、生产技术与效率、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与现状,认为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经营规模小、科研与生产脱节、民营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蚕种业发展,应该改革和完善蚕种经营管理体制,走市场化、民营化、规模化、一体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农信 《广西蚕业》1995,32(1):11-11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期发出了“关于加强蚕种管理的通知”(农农发[1994]42号),要求各地蚕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蚕种生产和经营加强管理,维护蚕柠市场秩序,切实保障蚕业健康发展,保护蚕农利益。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正>1德清县蚕种经营现状蚕种经营是蚕种生产与蚕农饲养的中间销售行为,包括蚕种预订、蚕种出库催青、蚕种发放等环节。目前,德清县蚕种经营在计划经营体制下,蚕种销售实行代销制,即蚕种生产者不直接将产品销售给蚕农,而由县级蚕业服务部门代理。2蚕种经营面临的新问题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蚕种经营的市场化进程加快,蚕种行业不可能因为蚕种的特殊性,而游离于  相似文献   

12.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6,43(3):72-73
7月26日,2006年上半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市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交流了2006年上半年我区蚕桑生产情况,分析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下半年蚕种生产计划和部署蚕桑生产工作重点.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和代表、全区14个市、52个蚕桑生产县蚕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23个蚕种场场长等共10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蚕种业的现状、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明芬 《江苏蚕业》2005,27(1):6-10
长期以来,江苏蚕种业在新蚕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等蚕种科技进步方面,在蚕种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化,以及全国蚕业生产区域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的蚕种生产、管理、经营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认清形势,加快改革,促进发展,已引起江苏蚕种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 蚕种是整个蚕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发展丝绸生产首先必须从培育和选用优良蚕品种开始,没有现代化的蚕种,就没有现代化蚕业。蚕种工作是蚕桑丝绸生产一项带根本性的建设事业。不论从我国农树养蚕业的发展和振兴丝绸商品经济的需要看,还是从我国蚕业在世界蚕业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增强丝绸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情况以及养蚕经营情况,2014年创建首家蚕业家庭农场,到2017年底全县已累计建成79家,平均每家蚕业家庭农场的桑园面积约为2.6 hm~2、年饲养蚕种160盒左右;分析了蚕业家庭农场发生蚕作不稳定的原因,即管理及技术水平偏低,防病意识不强,治虫用药污染桑叶等;提出了蚕业家庭农场风险防控的对策措施,即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进行养蚕布局,建立严格的蚕病防治制度,提高小蚕饲育水平,加强大蚕饲养管理,防范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16.
<正> 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的大敌,也是蚕业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它不仅影响到蚕种质量、蚕种生产的计划平衡、蚕种场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到社会效益和蚕业的兴衰。1988年,全市制毛种507830张,超毒烧种76358张,占15.03%,  相似文献   

17.
周华初 《蚕桑通报》2002,33(2):46-47
嵊州市是浙江省蚕业生产的重点县(市)之一 ,现有桑园2255hm2,年饲养蚕种6万张 ,蚕业经营收入近4000万元 ,共有1.6万余户农户从事蚕业生产。近年来 ,我市的工业经济特别是个私经济发展迅猛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给传统的蚕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经营分散 ,规模小、效益差的劣势日益凸现 ,使蚕业生产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摆脱嵊州蚕业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乏竞争力 ,生产规模日渐萎缩的局面 ,必须实施蚕业规模经营战略 ,提升蚕业经营层次 ,提高蚕业经营效益。为此 ,就蚕业规模经…  相似文献   

18.
蚕业生产,良种是基础和关键。稳定的原蚕基地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生产水平和蚕种质量是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江苏蚕种业如何开好这个局面,这对我省蚕种界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江苏省蚕种生产在2005年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春天南通、盐城两市沿海蚕区受环境污染,造成了该地区的数个种场减产10%; 秋天苏北地区遭受了50年未遇的长期连续阴雨,苏中地区在蚕种生产的关键时期又遭到了连续数天 35℃以上的高温冲击,结果全省秋季蚕种生产减产  相似文献   

20.
蚕业生产是农业的组成部分,蚕种是生产资料,各种蚕种场、站的主要任务是繁育推广优良蚕种,以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