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续第7期第20页)近年来,祁阳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创新开展以拆除危房空心房,改水、改厕,种树、种花、种果,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18年底,祁阳县累计拆除危房空心房340万平方米;改水4万户,建成户用卫生厕所11.52万户,新建改造公厕、旅游厕所160座,卫生厕所比例达到51%;建设农村小游园78个,打造了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5个省级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
祁阳笔鱼     
正祁阳笔鱼是湘菜传统名菜。笔鱼产于湖南省祁阳县浯溪一带,形似毛笔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席上珍品"之称。【典故】据说苏东坡有次途经祁阳,被当地山水奇景所吸引,祁阳知县特邀其夜游浯溪,并在船上设宴相待。苏东坡异常兴奋,当他正要挥毫作诗时,毛笔突然被一阵旋风卷走,落在江中,立刻化成无数形似笔杆、色泽鲜艳的鱼。古人诗曰:"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祁阳笔鱼便由此得名。【做法】1将笔鱼宰杀洗净、沥干,切成4  相似文献   

3.
<正>祁阳县浯溪街道小江村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建设美丽乡村。该村以土地及集体资产入股,预期集体年收益2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加强组织引导为确保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6,(6)
正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梳理总结"十二五"时期温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借鉴各地经验,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对策,对打造温州市美丽乡村升级版,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1.美丽乡村建设概况和成效"十二五"时期,温州市以"四美三宜两园"为目标,以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为统领,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着手,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历史文化村落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祁阳县采取多管齐下的强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向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1.建立优势主导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促进生产力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做大做强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2010年全县发展优质稻6万公顷、总产达40.32万吨;建立以浯溪、下马渡、潘市、观音滩等镇为主的5330公顷柑桔优势产业带;通过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带动,发展蔬菜生产1.6万公顷.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湖南省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入调查,分析了祁阳县政府在科学统筹当地城乡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要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政府一是要摆正位置,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二是要克服"城市偏向"思想,树立城乡一体化观念,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形成县城、城镇、乡村梯极规划体系;三是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7)
正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并以此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是当前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浙江省缙云县结合"三爱三创"活动,认真开展调研,理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思路和对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深化年"活动。1.主要做法(1)致力"四个结合",打造"点"上出彩结合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省委书记王宪魁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用三年时间,把龙江乡村规划好、建设好、美化好,为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林口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9.
正祁阳县观音滩镇八尺村,区位优势明显,畔湘江之滨,距祁阳县城12公里。八尺村总面积为3.7平方公里,现辖10个村民小组、368户、1382人,有耕地面积28.5公顷、林地面积245公顷。八尺村的蔬菜、水果、乡村旅游、水产品已成为该村四大经济支柱产业,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165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近年先后获得了湖南省美丽乡村,湖南省美  相似文献   

10.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实现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党在农村工作的各项举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美丽乡村是促"三农"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文章回顾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和成绩,以其中典型村为样本,阐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促进"三农"转型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和总结出该县以美丽乡村促"三农"转型发展的经验,以期对其他县区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领域、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的新格局,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本前提。本文从新时代美丽乡村发展的问题出发,以安吉余村新时代美丽乡村模式为例,提炼出三种新时代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措施路径,以高质量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汕头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在汕头市"百村示范"整治规划技术路线的基础上,以濠江区广澳街道三遼社区为例,挖掘社区发展潜力和特色示范要素,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性社区,为特色乡村的规划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生态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物质建设固然很重要,但一味地追求物质层面的改造往往会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使村庄失去原有的特色。因此,笔者主张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应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村庄的精神文明发展建设,使美丽乡村同时兼具内外美。旨在探索美丽乡村在经济、居民生活、生态旅游等三方面的文化传承模式及内容,并以浒湾镇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5,(9)
<正>浙江省淳安县自2010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坚持以"乡土气息、景观风貌、美丽元素"为方向,以"建设风格乡土化、基础设施生态化、环境提升多绿化、特色培育重文化、服务设施景点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县景区化相融合,体现村庄与山水的有机交融、乡村特色、文化韵味,较好地推进了"秀水家园、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工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2015年1月15日-17日地点:中国·北京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国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一场关于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大幕徐徐拉开。农业银行近期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助推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  相似文献   

16.
浯溪水电站位于灰岩岩溶强发育地区,岩溶形态为溶沟、溶槽及溶洞,连通性好,部分充填砂砾卵石,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厂房基础条件差。文章简单介绍了浯溪水电站厂房工程岩溶地质情况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林果小镇北大湖生态美景登陆央视;万昌镇南果北种基地建起农业主题公园;沿202国道、302国道、205省道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同批打造……今年年初以来,永吉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样板升级工程,重点打造"两镇""三线"亮点,切实带动全县人居环境整体跃升,全面打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仗。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调研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州民俗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现代农业为支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战略,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提升建设品质,努力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幸福新延边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协同论的视角,将美丽乡村绿地置于由生态、美学、文化三个功能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多义复合型开放系统中。在阐述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绿地功能间相互协调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乡村绿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南京市为例,对9个美丽乡村绿地"生态—美学—文化"多功能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美丽乡村绿地功能系统之间初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绿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与使用者的满意度基本一致;空间维度上不同区域乡村绿地"生态—美学—文化"功能耦合协调状况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战略重点,为加快我区美丽乡村建设,江宁区委农工委按照"档案完整,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手段先进,服务高效"要求,扎实做好美丽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真实记录村(社区)的发展历史,反映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村级各类组织活动的基本面貌。对于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