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社会相关产业对于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产教融合的理念影响了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的探索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课程体系的重组,来提升当前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设立实践操作平台,实施针对机械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实现智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校企双方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周小玲 《南方农机》2019,(9):197-197
在高等教育中,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学科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机械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相应的辅导,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来,在实际教学当中对实践较为看重,本文从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开始着手,主要就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于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新时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机械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保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基于此,阐述了高职机械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育过程中,为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能力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项核心专业技能,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加强对该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操作核心能力的培养,制订针对本专业实践核心能力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高校社团的特点是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沈阳农业大学粮品"食代"焙烤社团为例,探讨社团模式对于提高粮食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与价值,以期为专业社团参与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MOOCS的《机械设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专业兴趣小组。小组运用虚拟样机技术,通过讲座、项目、研讨、辅导、实践等模块,将主动自学贯穿于兴趣小组的整个学习中,以培养学生对农机设计、分析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通过专业兴趣小组的建设,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维修专业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汽车维修效率与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是培养综合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我国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与主要方向。结合相关基础理论,基于文献法和调研法系统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如专业实践能力较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并围绕个人因素、学校因素提出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与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加注重实践类课程,通过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实践需求,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精神,才能够体现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主要围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课程和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贵州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阐述了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同时基于OBE教学理念,分别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与专业能力培养深度结合在一起,基于新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层挖掘学生的创新热情,拓展创新思维空间,以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专业是具有高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笔者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引入OBE教学理念,从市场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设置项目课程群的教学体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着培养目标,探索出一套基于OBE理念的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其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驱动力,突出理论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从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新工科与双创背景下传统机械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并以天津仁爱学院为例,提出了应对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机制。机械工程训练科目由专业知识训练和创新科目训练两部分组成,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新技术实物融入训练课堂,配合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综合评测,提高学生机械工程训练各项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效培养适应新工科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曹自洋  杨勇  付贵忠 《南方农机》2023,(13):176-178+185
【目的】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于机械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方法】课题组瞄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根据苏州科技大学的定位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特色,分析了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解决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培养考核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阐述了苏州科技大学近年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持续探索:聚焦立德树人,以课堂思政为载体,全方位开展研究生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教育;跟进机械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己任,在实战中锻炼培养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过程管理。【结果】苏州科技大学经过持续实践,思政教育效果明显,科研生力军角色逐渐显现,机械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稳步上升,科研成果突出。  相似文献   

16.
郭维诚  江小辉 《南方农机》2023,(4):168-170+178
智能制造是中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高等院校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将其作为传统线下课堂的补充和扩展,是培养智能制造高级技术人才的关键。针对机械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特点,课题组积极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新型线上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对于复杂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均衡交流与有效反馈机制,创造学生从被动接受课程内容转变为主动探索机械制造领域热点知识的新局面。依靠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双向互动和课后知识重构三位一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全面建设我国智能制造产业。  相似文献   

17.
康漫江 《湖南农机》2016,(10):111-112
汽车电工专业自设立以来为培养优秀的汽车电工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汽车电工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性,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研究如何进一步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电工操作水平成为汽车电工专业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解析了汽车电工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希望对于汽车电工专业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机电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电专业是很多学校的品牌专业,如何使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技能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要课题之一;而校企合作可以达到教学互动,使学生人人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特长获得发挥,创新能力获得培养;联办厂也及时发掘人才,为企业输送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达到了校企"双赢"的良好效果.因此,校企合作是机电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做好以下方面:一是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环境;三是适应市场需求,不断重组相关专业及课程;四是培养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五是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建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六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开展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从专业培养目标、创新氛围、实践教学管理与改革、教师素质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期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