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免疫亲和色谱的原理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其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及饲料药物添加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兽药残留不仅与公众的健康密切相关,还直接影响到产业界的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对兽药残留的监测与控制成为国内外兽药研究、开发、使用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药物残留检测属于痕量分析,采用一种有效、快捷、普及的净化方法非常必要.近年来,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色谱联用技术指的是将色谱分离装置和各种检测装置通过接口设计连接在一起的分析技术,随着药物分析学科以及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色谱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药物检测中,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各类色谱联用技术为基础,对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饲料中添加禁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的动物性产品中有害物残留超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制约经济的发展。药残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是检测技术和手段不够有效和先进。目前 ,国内外检测食品中残留物的技术主要有 :(1)仪器分析法。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仪器分析领域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激素、抗生素、农药残留的检测。主要包括现代光谱技术、现代色谱分析技术 (如超临界流体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等 )、波谱与色谱联用技术 (如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河北省秦皇岛市检验检疫局主持承担的“世界常用200种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课题研究优化了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亲和色谱技术、酶联免疫微生物鉴定等十多种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
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规模化养殖业迫切需要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高通量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微量化等特点.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可分为高通量免疫学检测(检测抗原)和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核酸)两大类.论文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抗体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多色荧光分析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食品、药品安全隐患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食品、药品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实现食品药品的安全控制。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目前,在食品、医药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技术分离原理及其在食品、药品安全及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用于食品与药品安全与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兽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用药的安全和药效.在检验中兽药真伪方而通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光谱色谱分析等.而作为色谱技术一个分支的薄层色谱(TLC)由于其操作简便、设备价格低廉、色谱结果直观、显色方法可选性大、兼具分离鉴定双重功能,还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选择色谱体系,预测分离的先导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兽药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气相色谱和质谱有效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对样品高效分离,同时还能定性、定量,在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控制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的分析和检测中,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成分检测及食品包装检测等,操作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原因、检测方法及相应对策.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光谱法、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法、微生物学测定法以及样品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检测牛奶中莫能菌素的残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效液相色谱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具有速度快、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样品量少、容易回收和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等优点.笔者阐述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牛奶中莫能菌素残留的方法,并介绍了相关色谱条件及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中兽药的滥用可能导致牛奶中的兽药残留并对消费者健康造成风险。由于兽药种类较多,单一检测效率较低,而高通量检测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多种兽药残留,省时省力,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如QuEChERS方法)由于其简单、快速、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样品净化过程;另一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由于其分离快、灵敏度与准确度高等特点,展示出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好的分析能力和应用前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仪器的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在前处理效率、仪器灵敏度和高通量检测方面发展迅速。作者结合近些年发表的文献,综述了奶及奶制品中兽药残留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QuEChERS和盐析支持液液萃取)和高通量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为今后相关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张养东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7):2025-2033
三嗪类除草剂会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人类健康,很多国家已将部分此类化合物列入内分泌干扰剂化合物名单。作者从样品提取和仪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综述了环境和食品样品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在样品提取方面,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简便且具有较高回收率,广泛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的提取。另外,由于分子印迹、凝胶渗透色谱和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可以提高方法选择性和降低样品基质干扰,因而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的提取工作;在检测技术方面,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此外,由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方法检测限并能提高阳性样品的定性准确度,符合高通量和痕量检测的发展趋势,因此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Ⅰ型鸭肝炎病毒PCR-D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RT-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建立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获得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 I)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RT-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正常鸭胚尿囊液、正常鸭肝组织、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  相似文献   

14.
在医疗改革新形势下,中药的安全性日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科学有效的中药检测工作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色谱研究工作进展迅速,分离、检测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检测系统自动化分析和微量检测等性能日臻成熟,为中药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当前关于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检验中应用的研究较多,对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检验中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中药检测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常用抗球虫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对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抗球虫药物残留的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球虫药物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侯及波 《青海草业》2001,10(2):61-62
高效液相色谱衍生化技术 ,是随着液相色谱的发展 ,应用而出的一项重要技术。近 2 0年来 ,受到各个领域重视 ,发展很快。通过衍生化法 ,可以扩大各种色谱方法的应用范围 ,提高分离选择性 ,改善色谱峰形和提高检测灵活敏度 ,可在农业环境检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兽药残留检测已成为全球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色谱与质谱是兽药残留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由于兽药各种类之间在理化性质、残留状态、限量要求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在仪器分析环节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兽药分析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基于小颗粒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高效等众多优点,已成为药物检测和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在兽药研究开发和兽药残留检测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就超高液相色谱的技术特点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项技术在未来兽药分析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三嗪类除草剂会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人类健康,很多国家已将部分此类化合物列入内分泌干扰剂化合物名单。作者从样品提取和仪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综述了环境和食品样品中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在样品提取方面,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简便且具有较高回收率,广泛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的提取。另外,由于分子印迹、凝胶渗透色谱和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可以提高方法选择性和降低样品基质干扰,因而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的提取工作;在检测技术方面,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此外,由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方法检测限并能提高阳性样品的定性准确度,符合高通量和痕量检测的发展趋势,因此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三嗪类除草剂残留的定量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经验证可靠的ELISA方法,对进口猪产品进行莱克多巴胺残留快速筛选检测,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样品采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进行确证检测。1330份猪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采用ELISA方法检出阳性率达11.4%(152/1330);对ELISA阳性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确证,阳性率达90.8%(138/152)。检测工作表明,综合运用快速筛选检验技术与确证检测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检测动物产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提高进出境检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