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养鸽与饲养其他家禽一样,饲养面广了,数最多了,疫病也必然逐渐增多,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病(也有人称之为鸽新城疫)是当前肉鸽饲养业的一个大敌。我县北石槽村的张某等三户养鸽专业户共饲养  相似文献   

2.
鸽Ⅰ型副黏膜病毒病,俗称鸽瘟,又称鸽新城疫。本病以腹泻、神经症状、颈部皮下广泛的瘀斑性出血为特征,死亡率20%~80%。本病常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的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鸽毛滴虫病常发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尢其是口腔、咽喉部,出现黄色的沉着物和溃疡灶。也可侵害肝脏与脐部。成鸽多带虫,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幼鸽多症状严重,死亡率也较高。2013年5月份邯郸市成安县商城镇某小型养鸽场发生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经诊断与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该肉鸽养殖户饲养肉鸽400对,粗放型管理,自配饲料。成鸽与乳鸽都有感染,但乳鸽发病比成鸽严重,死亡率高。曾用泰乐菌素、双黄连、氟苯尼考等治疗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3.
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Ⅰ)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它以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和赛鸽)中普遍存在,临床发病多见于月龄以下的鸽,  相似文献   

4.
鸽新城疫 (俗称鸽瘟 )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的Ⅰ型副粘病毒同为一个属 ,具有较高的交叉免疫原性 ,病鸡可感染鸽 ,但病鸽不感染鸡。不同日龄的鸽易感性有差异 ,以乳鸽和童鸽最易感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 2 0 0 0年 9~ 10月 ,笔者在山东省巨野县某鸽场发现了一起鸽新城疫 ,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巨野县某鸽场于 2 0 0 0年 8月从菏泽某鸽场引进青年 (2月龄 )白羽王鸽 10 0 0对。在对引进鸽与原场鸽隔离饲养期间 ,从第 15天开始陆续发病 ,潜伏期 2周左右。本次疫情流行共有 980羽发病 ,发…  相似文献   

5.
鸽型副粘病毒病是目前对鸽最为严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在非免疫鸽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最高可达100%,少的也有30%以上,在免疫鸽群中则以散发性为多。现将某大型种鸽场发病及其诊断、防治情况报道于下。1 发病情况某市一个新建成投产不久的肉鸽饲养场,养...  相似文献   

6.
肉鸽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孔繁德(福建省厦门动植物检疫局361012)一、发病情况厦门同安某养鸽场和南安市水头某养鸽场同时从龙海市某鸽场引进1月龄种鸽各192只和200只,引进后第3天开始陆续发病,随后原来饲养的种鸽也受到传染,致使产蛋率下...  相似文献   

7.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或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2],其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达20%~95%。2004年12月份,吉林某养鸽场600余只肉鸽发生一起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疾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及发病情况,疑似为鸽  相似文献   

8.
鸽新城疫又称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鸽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常呈败血性经过。其主要特征是神经紊乱、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 ,致死率高。近来 ,山西省某鸽场暴发了一起鸽新城疫 ,笔者通过较为系统的实验室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 ,对其确诊后 ,用抗鸡新城疫高免卵黄液、鸽Ⅰ型副粘病毒疫苗及支持疗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 0 0 1年 2月 ,该鸽场饲养的鸽突然发病 ,病鸽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饮欲增强 ,眼半开或全闭 ,似昏睡状 ;大多下痢 ,拉黄绿或黄白色水样粪便 ,部分粪便…  相似文献   

9.
几种方法控制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学芝 《中国家禽》2005,27(21):20-21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本病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现将在某发病鸽场控制本病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禽Ⅰ型副黏病毒(PA/PMV-I)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是危害肉鸽养殖业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多年来,虽然人们对本病高度重视,采用鸡用新城疫疫苗或一些研究单位研制的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专用疫苗对本病进行预防,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时有疫情发生,给养鸽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中草药复方制剂防治病毒病在医学临床成果丰硕,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临诊表现和病变特征,对多种中草药筛选、组合,研制成"鸽瘟净"口服液,现将实验条件下防治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一、概述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禽血清Ⅰ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各种鸽(肉鸽、信鸽和赛鸽)中普遍存在。鸽群常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以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发病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达50~80%以上,已成为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  相似文献   

12.
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鸽副伤寒,是鸽的一种常发传染病,对养鸽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和经济损失。2000年3月,阳江市某鸽场发生一起以下痢、排出绿色稀粪,并有运动障碍、头颈扭曲等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鸽沙门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阳江市某鸽场饲养肉鸽5000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鸽病较为复杂,给养鸽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但发病较多的有6种,分别是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鸽毛滴虫病、鸽曲霉菌病、鸽痘、鸽副伤寒、禽霍乱。现将这6种鸽病的发生和诊治要点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4.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将该病在我区的流行、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冬季,某养鸽场引进的乳鸽发生大批死亡。为查清其发病原因,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Ⅰ型副黏病毒和禽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提出了防制措施。经过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腹泻、神经症状、呼吸道症状、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给养鸽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肉鸽感染新城疫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11月武夷山市某鸽场饲养种鸽350对、青年肉鸽480对  相似文献   

17.
<正>鸽新城疫也称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鸽禽Ⅰ型副黏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相类似,不同年龄、品种的鸽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养鸽业有较大危害。虽有专用疫苗供用,但仍有小部分养殖户不够重视鸽新城疫,没有接种疫苗或间歇地使用疫苗,时有发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笔者现将接诊1例典型肉鸽发生新城疫报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 ,肉鸽养殖也正在兴起。由于现代的规模化、密集型饲养 ,应激因素的增多 ,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鸽新城疫就是危害甚大的一种疫病 ,该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给养鸽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参照鸡新城疫的扑灭措施对太原市晋源区某种鸽场暴发的新城疫疫情进行扑灭控制 ,取得一些经验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 2月 ,太原市晋源区某种鸽场发生疫情 ,发病当天死亡鸽数羽 ,以后陆续出现病鸽 ,发病率为1 3%左右 ,病死率达 4 0 %。2 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 ,缩头闭目 ,羽毛松乱 ,行动呆滞 ,张口呼吸 …  相似文献   

19.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是由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肉鸽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饲养肉鸽的回报率也成为目前养禽业中最高的行业。鸽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制约肉鸽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的门诊病例统计,鸽病就诊率每年都有大幅度的上升,2000年已占所有门诊病例的10%左右,其中鸽新城疫(ND)占鸽病病例的80%以上。 1 鸽ND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鸽ND的发生无季节、年龄和品种的差异,以50~150日龄的青年成鸽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一般为10%~60%不等。根据对大量门诊病例的调查发现,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缺乏基本的卫生防疫知识。发病鸽场和养鸽户多为第1次饲养肉鸽,缺乏疫病防治经验和技术指导,对鸽ND的危害认识不足。某养殖户甚至将正处于ND感染潜伏期的新引进种鸽不做任何隔离和免疫直接混群饲养,结果造成全场爆发ND,损失惨重。②使用疫苗不当。一些养殖户就近买不到鸽ND专用灭活油乳剂疫苗,仅用鸡ND Ⅳ系或Ⅰ系进行免疫。研究发现,鸽ND与鸡ND的病原均属禽Ⅰ型副粘病毒,两者之间有较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但在抗原性上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随着肉鸽养殖集约化的发展以及重大免疫压力的影响,鸽NDV毒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仅用鸡ND疫苗免疫,往往不能有效地预防目前鸽ND的发生。③免疫程序不合理。由于缺乏免疫抗体检测条件和技术,一些鸽场仅凭经验或依照别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造成免疫失败。 2 鸽ND临床症状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