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光照强度对烟叶颜色特征向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叶颜色特征是用于烟叶等级判别的重要因子,影响烟叶图像质量和等级判别的重要因素是光照强度(简称光强)。为研究光强如何影响不同等级的烟叶颜色特征,设计烟叶图像采集系统,以人工分级所用光源光强为基准,在12个不同光强下分别采集不同等级烟叶图像,提取RGB、HIS及HSV模型的颜色分量,分析各等级的烟叶颜色分量在不同光强下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等级各颜色分量对光强的敏感性,提出适合于烟叶等级判别的颜色分量和光强,为烟叶自动分级及光源选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对于R、V颜色分量,光强为2500 lx左右时,判别不同烟叶等级效果最佳。G、B、I和HSV模型中HHSV分量,光强为3200 lx左右时,判别不同烟叶等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谈微带青烟叶分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带青烟叶是烤烟等级中一个质量比较特殊的烟叶,也是在实际应用中争议比较大的烟叶组别。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微带青烟叶形成原因、外观特征,总结了微带青烟叶分级处理及关键分级技术,指出微带青烟叶分级要从叶面特征、品质特征、部位特征、颜色特征及灵活处理等方面来把握,这样才能够在收购和调拨对此类烟叶进行正确定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色差仪在烤烟烟叶颜色检测中的应用,依据烤烟国家标准制定样品,选取上部叶11个等级,对比不同颜色主组和不同等级之间的颜色参数(L*、a*、b*、C*、h*)和色差参数(ΔE)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色差仪测量的颜色参数和烟叶显色物质相关性显著,且能定量表征不同颜色主组及不同等级之间色度的差异。通过色差仪定量表征烟叶颜色和人工感官评价烟叶颜色结果基本一致,可通过色差仪对烟叶颜色进行量化,使烟叶分级更加准确、便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烟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小型化烟草分级系统,能够实现烤烟的自动分级。主要由扫描式图像采集设备、树莓派嵌入式系统和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3个部分,将烟叶放入扫描装置后,压力传感器感应并反馈信息,Raspberry Pi控制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图像信息。图像采集系统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信息通过USB数据线传输到Raspberry Pi,图像处理程序对烟叶图像进行多特征分析,基于神经网络分级算法得到烟叶分级结果。LCD显示屏用于显示烟叶分级结果。将农艺师分级完成的烟叶图像数据库导入新开发烟草分级系统进行分级训练测试,系统验证试验表明,分级正确率为88.97%。  相似文献   

5.
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特征量化分析与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14个省份的C3F等级初烤烟叶为试材,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烤烟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47.90~63.77;红度(a*)为14.12~15.56;黄度(b*)为39.91~53.52;颜色饱和度(C*)为42.07~55.73。(2)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和西南烟区的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高于东南烟区;黄淮和北方烟区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参数较为相近,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生态条件差异所致,品种对其影响较小。(4)烤烟C3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可分为四类,并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分布。  相似文献   

6.
烟叶分级操作技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良萃  毛华  袁晓哲  谢明  井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0-13982
依据烤烟分级国家标准,针对烟叶分级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从部位、颜色、级别3个角度进行技能、技术、技巧性分析,从而提出了烟叶识别难度图、烟叶生长等级位置图,旨在提高分级人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32-936
为揭示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的区域性差异,以2015年全国5大烟区的X2F等级初烤烟叶为材料,采用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法,对烟叶样品的表面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空间分布特征,明度(L~*)为53.76~65.09,红度(a~*)为14.12~15.56,黄度(b~*)为39.91~53.52,颜色饱和度(C~*)为41.13~53.50;烤烟X2F等级烟叶表面颜色存在区域性差异,长江中上游烤烟X2F表面颜色的明度L~*、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高于东南烟区,东南烟区烤烟X2F等级表面颜色的明度L~*、黄度b~*和颜色饱和度C~*均显著低于其他4个烟区;烤烟X2F等级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条件的差异是造成烤烟X2F烟叶表面颜色区域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品种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烤烟基本色的主要色相构成及非烟参比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分级人员准确把握烟叶颜色概念,从烟叶分级实践的角度,根据《烤烟》国标中颜色的定义,采取感官分析的方法,按照参比样的制作技术要求,制作了烟叶颜色实物分级参比样品。通过参比样制作,对烟叶颜色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对构成烤烟基本色的主要色相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突出分析了饱和度在不同色相构成中的作用和影响,并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对照,探索建立了相关色相的非烟参比系,对于形象理解和准确把握烟叶颜色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BPNN)自动识别系统,以实现烤烟褐变标准化和量化。【方法】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样本,通过扫描获取烟叶颜色等特征信息,建立BP神经网络烤烟褐变程度识别模型,输出判别结果,以人工判别烤烟褐变结果为参考,进行相似度比较。通过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含量、TSNAs含量和感官质量变化分析比对,验证BP神经网络自动识别系统和人工识别结果的精准度。【结果】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精准识别烟叶褐化等级,其识别准确率为98.75%,分级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含量、TSNAs含量和感官质量变化与人工识别基本一致,两种识别模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杂色烟分级提供了客观评价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褐变程度烟叶的可用性。【结论】BP神经网络识别系统对烟叶褐变程度鉴别精准度与人工识别接近,可以利用BP神经网络自动识别系统替代人工识别。  相似文献   

10.
在烤烟的分级收购过程中,准确判定烟叶的部位和等级,对执行烤烟国家标准,维护国家、烟农、企业三者利益关系,体现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烟叶生产、分级加工、收购环节中,邻近部位烟叶容易出现混部、混级,等级把握不准确,影响烟叶的等级质量和收购质量的现象,通过分析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掌握正确判定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方法,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与收购质量,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万州烤烟烟叶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重庆万州2011年烤烟3个部位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烤烟颜色在橘黄、柠檬黄色域;成熟度在"成熟"或"完熟"档次;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以上、中部叶多,下部叶有;色度上、中部叶属于"浓"档次,下部叶属于"中"档次;上、中部叶的糖碱比值较以往有所增大,使得烟叶吸味和刺激性间的平衡较好。由此可知,万州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有或较轻、刺激性有或微有、余味尚舒适至较舒适,这些烟叶质量指标均处于工业可用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了解烤烟不同品种在福建烟区的应用性,使其更好地指导烟叶生产。笔者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8月在福建上杭对K326、G80及翠碧1号主栽品种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烟区。提纯翠碧1号品种和K326品种茎叶生长情况优于GS0品种的;在其叶片组织结构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大小依次为提纯翠碧1号〉K326〉G80;3个品种均不抗烟草花叶病;不同品种腰叶的上等烟比例间有显著差异即提纯翠碧1号〉K326〉G80;总体而言,提纯翠碧1号在福建烟区的表现较好。K326的次之,G80的较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产质量及烤烟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配施80%化肥,可促进烤烟生长,显著提高烤烟产质量,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4.5 %,产值提高了9.8%,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8.4%,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47.3%;配施精制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5.3%,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15.8%。与配施精制有机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值提高了9.5%,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6.2%,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37.5%。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四川盐源高海拔(2 000~2 400 m)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在打顶时单株常规留叶20片的基础上,再次去除1~3片下脚叶和1~4片顶部叶,进行小区试验,考察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部位构成、主要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次去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去除3片上部叶,有利于提高均价、中部叶比例和上部叶感官品质;延迟二次去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单株采取打顶时去除1片脚叶,15 d后去除或弃采3片顶叶的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烤烟烟叶油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油分的概念、档次、组成以及烤烟油分的分级标准;概述了烤烟油分与烟叶外观质量、理化特性以及烟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从烤烟品种、生态因素、栽培措施和烟叶烘烤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烤烟烟叶油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方稻田烟区实际,以云烟97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上部叶成熟期间植烟土壤保持连续灌溉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素质及烤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经连续灌溉处理后,上部鲜烟叶干重显著降低,叶长及鲜重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的程度减小,叶绿素含量在进入成熟中后期后明显下降。烤后外观质量、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优于自然排灌处理的上部烟叶,成熟度及发育状况得到改善,叶面疏松度明显提高,油分增多,色度变浓,色均匀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下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部烟叶烘烤研究结果表明,在38℃使底棚烟叶变黄6成,然后升温到41℃完成变黄,再以2小时1℃的速度升温定色,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烟叶的内在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找出烤烟叶位间的变化规律,缩小部位之间的质量差异,合理利用烟叶资源,对丽江4县1区37个取样点的831份烤烟烟叶样品的单叶重、外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烤烟烟叶单叶重稍偏高。叶位1最轻为7.99g,叶位16最重为13.54g。(2) 从各叶位的分级结果来看,中部叶从第5叶位开始出现,直至叶位15仍产生中部叶,叶位9~11全部为中部叶组。说明叶位5~8是下部叶到中部叶的过渡;叶位12~15叶位是中部到上部的过渡。(3)叶位5开始出现上等烟,叶位7~12中上等烟比例变动不大,大都在80%左右,叶位13~18中上等烟比例逐渐减少,叶位19开始,未出现上等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