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Gsb-4 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Cucumis melo L.)抗蔓枯病自交系PI482398(含抗蔓枯病基因Gsb-4)和感病自交系‘白皮脆’以及它们的F1、BC1P1、BC1P2、F2 群体为材料,苗期进行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甜瓜抗蔓枯病基因Gsb-4 为单显性遗传。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89 对SSR 引物进行筛选,引物CMTA170a 在抗性材料中可扩增出约为120 bp 的条带,并与抗性基因Gsb-4 表现出连锁关系。统计了CMTA170a 在118 个F2 单株上的多态性,并利用MAPMAKER/Exp version 3.0b 软件进行了计算,其与Gsb-4 的遗传连锁距离为5.14 cM。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BTH处理和蔓枯病病原菌接种对甜瓜抗蔓枯病相关的POD和PPO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能有效提高不同甜瓜品种对蔓枯病的抗性.BTH处理第1、2和4天,抗蔓枯病品系‘PI420145’和蔓枯病感病品种‘伊丽莎白’的第3叶和第5叶的POD和PPO酶活性均高于对照;BTH和蔓枯病病原共同处理第1、3、5、7天,‘PI420145’和‘伊丽莎白’的第3叶和第5叶的POD和PPO酶活性高于蔓枯病病原菌处理;所有的处理中‘PI420145’的POD和PPO的酶活性均高于‘伊丽莎白’.表明POD和PPO酶活性与甜瓜对蔓枯病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甜瓜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危害我国甜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抗蔓枯病种质资源PI 157082与感病的甜瓜自交系白皮脆为亲本,建立了抗感F2代群体,对亲本、F1及134个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蔓枯病接种鉴定.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  相似文献   

4.
以甜瓜白粉病抗性品种PMR5,感白粉病甜瓜伽师及杂交F1以及BC1、BC2分离群体为试材,接种白粉菌生理小种1,采用抗病遗传分析,并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结合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规律获得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BC1中抗病与感病分离比为64∶27,BC2中分离比为37∶27,推测PMR5在BC1中表现2个显性基因,在BC2中表现单显性基因遗传模式。用BC2对抗病基因进行遗传定位发现,一共有11个位于LGII的SSR分子标记与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抗病基因位于标记CMGA36和SSR25208之间约104 113bp。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8):251-252
<正>目的与意义:蔓枯病(Gsb)是甜瓜的重要病害,在南方多雨地区设施环境下高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蔓枯病最常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希望阐明甜瓜抗蔓枯病遗传特性,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甜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抗蔓枯病基因进行定位,以获得控制甜瓜蔓枯病抗性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77’为抗病亲本,栽培种‘8419’为感病亲本,通过亲本及F2:6群体筛选,构建了包含137对SSR标记和6对InDel标记的遗传图谱,结合2017年春、秋两季F2:6群体表型统计结果对抗蔓枯病主效QTL进行定位;同时构建极端混池并进行QTL-seq,最终将抗病基因定位到1号染色体24.6~27.1 Mb范围内;通过与参考基因组9930比对发现该区段存在13个基因在外显子区域发生非同义突变,其中Csa1G654870参与RNAi抗性反应,可能与抗蔓枯病过程相关。通过qRT-PCR验证发现,接种前后Csa1G654870在抗病亲本‘IL77’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感病亲本‘8419’,由此进一步推断Csa1G654870是抗蔓枯病基因。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抗病材料CLN32120a-23(含ty-5基因)和感病材料Moneymaker(不含抗病基因)为试材,通过杂交、自交获得的F1、F2代,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了1个与抗病性状共分离的共显性SSR标记。结果表明:该标记在CLN32120a-23中可以扩增出550bp的条带,在Moneymaker中可以扩增出780bp的条带,在F1中可以扩增出上述2条条带,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基本一致,证明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对2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鉴定出有15份材料基因型为ty-5/ty-5,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检测结果吻合率达80%。该标记可用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ty-5基因的PCR快速检测,同时为ty-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抗病杂合体(Ty-2/ty-2)、抗病纯合体(Ty-2/Ty-2)和感病纯合体(ty-2/ty-2)番茄为试材,以提取植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根据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设计特异引物,采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筛选获得了2个与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且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分别命名为T0302-1和T0302-2。结果表明:T0302-1和T0302-2两个标记均为共显性分子标记,可用于番茄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中。该研究旨在筛选获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甜瓜‘WMR-29’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伽师’(JS)、感病品系‘皇后’(HH)的回交群体BC1为试材,采用BSA和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研究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抗病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WMR-29’品系对白粉病Podosphaera xanthii race 1的抗性受2个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分别位于LGⅡ、LGXII连锁群上,并且找到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缘枯病抗性基因的SRAP标记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白菜缘枯病抗病材料山西信中籽-339和感病材料山西信中籽-332为亲本构建包含111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分离群体混合分析法(BSA)筛选与抗病基因连锁的标记。结果表明:在672对SRAP引物中有19对引物在抗感病池间存在多态性,经过单株筛选,BMe10CO11标记与大白菜缘枯病抗病基因连锁,其遗传距离为11.4cM。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C)处理白菜‘夏帝’和‘冬赏味’品种的种子,对其幼苗甲基化和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azaC 溶液处理可显著降低幼苗DNA 甲基化水平,植株形态发育未见异常。0.1 ~ 0.2 mol · L-1 5-azaC 处理可减缓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量、POD 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幅度,同时降低MDA 含量和细胞膜透性。  相似文献   

12.
甜瓜‘PMR6’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及其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浩  王贤磊  高兴旺  宁雪飞  陈静  李冠 《园艺学报》2015,42(6):1121-1128
以甜瓜(Cucumis melo L.)感白粉病品种‘Hami413’为受体亲本,抗白粉病品种‘PMR6’为供体亲本构建的255株BC2分离群体为材料,研究‘PMR6’抗白粉病的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BC2群体中对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生理小种1的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基因命名为Pm-PMR6-1;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从分布于甜瓜12个连锁群上的390个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5个多态性标记;通过连锁分析,将该抗性基因定位于12号连锁群SSR标记DM0191与CMBR111之间;根据甜瓜基因组信息设计SSR引物,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于SSR12407与SSR12202之间,并且该抗性基因与标记Mu7191共分离;比对基因组序列,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226 kb,预测35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辣椒恢复基因SSR标记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75对均匀分布在辣椒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辣椒不育系113A、恢复系139及其F2代群体进行筛选,发现AF208834引物和Rf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20.8cM。用CRF-SCAR标记对36份恢复系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验证,结果表明,30份恢复系有特异条带,正确率为83.33%,并从108份未知育性材料中,检测到41份有恢复基因的材料;同时将SSR标记和SCAR标记结合起来,建立了与育性基因有关的多重PCR技术,进行辣椒恢复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纯合状态的选择,显著提高了辣椒雄性不育三系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两个马铃薯二倍体分离世代群体ED和CE共140个基因型进行青枯病人工接种鉴定,并以此为作图群体,综合RAPD,SSR,AFLP3种标记技术,利用BSA分析方法对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和定位。筛选与抗病感病性状相连锁的3个RAPD标记OPG05940、OPR1180和OPO13770;筛选到一个SSR标记STM0032,被定位于染色体XⅡ上,检测到7个AFLP多态性带,初步认为其与抗病性相关,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对抗病×感病的葡萄种间杂交组合白河 35 1×佳利酿的亲本及其 2 3株F1代单株进行了抗黑痘病的遗传分析 ,通过对 196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 1个与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PS0 3 130 0 ,并在所有供试的中国野生葡萄 7个种的 2 0个株系和欧洲葡萄 8个品种中得到了验证。这一分子标记将为葡萄抗病育种和深入研究中国野生葡萄的抗黑痘病基因提供DNA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抗性范围基本涵盖了中国目前分化出的所有叶霉菌生理小种,且抗性显著;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该基因介导的抗性应答中出现明显的超敏反应,强度介于Cf4和Cf9基因之间;遗传连锁分析说明该基因的遗传特性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规律;通过进一步SSR和AFLP分子标记连锁分析,共找到6个与Cf19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番茄1号染色体短臂区域。  相似文献   

17.
柑橘溃疡病抗性相关的SSR标记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柑橘溃疡病的‘宜昌橙2586’与易感病的‘岭南沙田柚’进行杂交,随机选取F1 代材料80 株,开展溃疡病抗性田间接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溃疡病抗性在F1 代分离明显,若将免疫和高抗类型均视为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类型均视为感病,则抗感的分离比例接近1︰1。采用集合分离分析法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结合SSR 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到1 个与柑橘溃疡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CCR-110。利用F1 代分离个体和公认的抗感材料对标记进行验证分析,发现该标记表现较好的抗性相关性。F1 群体相关分析表明,该标记与柑橘溃疡病抗性的相关系数为0.79;采用最大似然法计算重组率为9.38%±3.5%,通过 Kosambi 函数将其转换成图距单位(cM),遗传距离为9.11 cM;感病的甜橙类、柚类、枳类没有此标记,抗病的金柑类、宜昌橙类、香橙类、宽皮柑橘类的多数材料出现此标记。  相似文献   

18.
黄瓜营养体苦味基因Bi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营养体无苦味的材料9110Gt(bibi)与有苦味的材料9930(BiBi)为亲本,对以两亲本构建的148个株系的RILs群体进行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对Bi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两侧翼标记SSR19672和SSR00004与Bi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4.4和3.4 cM。利用两侧翼标记筛选以相同亲本构建的1 815株的F2群体中的重组单株,结合黄瓜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及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在标记区域内开发了31对SSR标记,最终将Bi基因定位在黄瓜的第6染色体上,最近的两侧翼标记SSR02309和SSR00004与苦味基因分别相距1.7和2.2 cM。  相似文献   

19.
利用前人研究获得的2对与番茄根结线虫病基因(Mi)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5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以检测其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性。结合室内分子标记鉴定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免疫的材料1份,高抗根结线虫病的材料3份,感根结线虫病的材料11份。结果表明,引物SCAR1和SCAR2均能检测出抗根结线虫病的特异条带,但SCAR1标记与苗期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说明SCAR1标记更适合应用于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辅助选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