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优99-1"是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杂交粳稻新品系,在我镇已示范试种三年.通过示范试种,我们对"常优99-1"的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2.
经国内专家2005年8月12日现场验收确认,作为再生稻连片种植的航天水稻"Ⅱ优航148"6.7公顷示范片头季667平方米产量达859.28公斤,跃过了800公斤大关.这意味着继"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之后,中国超级杂交稻家族再添"航"字辈"新丁".  相似文献   

3.
"嘉优中科1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早熟、超高产三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7年-2019年,"嘉优中科1号"在江苏省沭阳县进行试种展示,表现出超高产优势,且连续两年达到"吨粮田"高产水平.为促进"嘉优中科1号"在沭阳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其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播种、肥料运筹、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杂交粳稻"泗优418"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我们进行了"泗优418"不同群体起点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条件试验设在新桥镇太丰村六队,前茬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单季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在以粳稻为主的地区,优质高产的粳杂"八优161"得到较大面积的应用.为充分发挥"八优161"的增产潜力,我们在前几年进行多项以单因子为主的栽培试验基础上,2000年通过正交组合设计,进行"八优161"高产优化配套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6.
"丰田优089"是利用不育"丰田1A"与"桂恢089"配组育成的感光型优质杂交稻品种,适合在华南南部做晚稻种植.文章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重点阐明基地选择、确定亲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田间科学管理、花期预测与调节以及巧施"九二○"等高产制种技术,为三系杂交水稻"丰田优089"大面积制种提供科学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常优一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粳新组合,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索"常优一号"的适宜播种期,寻找最佳播种期对产量的效应,我们进行了"常优一号"分期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8.
我县近10年来,晚稻主栽品种一直是八九十年代的"汕优85"、"协优46"和"协优914"等,品种退化严重,已无增产潜能."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超级稻),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是一个理想的晚稻组合.随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模式的改变,我县平原地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经作、单季稻种植模式.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发生,对单季稻生产影响极大.因此,探讨"两优培九"在平原地区的最佳播期,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泗优418"是徐淮地区农科所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合作,以"泗稻8号"与"C418"配组,于1995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杂交组合.我市1999年进行品试,产量名列前茅.为探索杂交粳稻"泗优418"的利用价值,今年我市在八圩、东兴、新桥等镇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面积200亩,实收亩产577.13kg.  相似文献   

10.
"绿优谷"是我国科技人员从谷子资源基因库中发掘出来的唯一绿色小米品种.它的应市弥补了我国谷子家庭中没有绿色小米的空白,引起国际育种界的关注,美国专家要求引种并代为推向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少数地区刚刚开始繁育推广.据测定"绿优谷"中含蛋白质12.80%、蛋氨酸含量300毫克/100克,是大米的2.40倍;维生素B1含量比小麦高23.90%,比玉米面高83.80%;铁的含量在五种粮食中居首位;同时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18种氨基酸及有机硒(S e);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高于普通小米.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生态(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是江西省宜春市(原地区)农科所用"89S-291(alex与90SB-23"杂交所得后代的F3株群中的半育株,经连续3年南北共6个世代于1993年定型育成,2001年3月通过省级鉴定.其主要特点是植株高大、优势强、育性转换稳定、配合率高、抗性强,适宜在江西宜春繁殖及青海东部制种.其配制的杂交一代"两优586"(501-8s×C6-1),生育期适中、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2001年3月通过省级审定命名(赣审油2001001),同年8月初农业部确定为长江流域主推品种."两优586"已连续五年在青海制种,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13.3万hm2.1999年秋,我们在宜春下浦园艺场及本所设两个繁殖区分别对"两优586"亲本"501-8s"、"C6-1"进行繁殖试验,每hm2产量分别为825.5、1350kg,初步探讨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亲本的繁殖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优188"水稻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新优188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早熟、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晚籼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黄瓜"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基因变突的类型之一--芽黄突变,在棉花上研究得较为深入[1~4],有的科研单位已开始将其应用到杂优利用上.在西瓜上国内也有报道"芽黄"现象,并已应用到育种上[5].在其他作物上也有介绍.但在黄瓜上有关"芽黄"性状的报道国内外迄今还没见到.本文对黄瓜上发现的"芽黄"突变体的初步研究做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两优培九"氮钾肥施用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优培九"是常山县近年引进的新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深受群众欢迎.200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该品种是两系超级杂交稻,据报道其施肥技术水平比一般杂交稻高.为正确掌握"两优培九"的需肥规律,夺得优质高产稳产,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群体生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生长特性,1999年和2001年进行了两优培九与"汕优63"的群体生长动态比较及两优培九4种种植密度、2种施肥处理的生长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优培九收获期生物学产量比汕优63高9.7%~12.2%;全生长期作物生长率比汕优63高6.5%~6.6%,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和中期;净同化率生长前期比汕优63高10.2%~16.4%,生长后期则偏低;叶面积指数增长率生长前期和中期高于汕优63,后期衰减率低,全生长期叶面积持续时间比汕优63高25.8%~35.6%,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在密度肥料试验中,两优培九在施肥条件下,中等密度处理(1 m2 27穴)的生物产量为2 079 g/m2,分别比低密度(1 m2 22.5穴)和高密度(1 m2 31.5穴)处理高5.6%和6.9%,对照(密度为1 m2 27穴不施肥处理)的生物产量仅为1 m2 27穴施肥处理的72.9%;全生长期作物生长率以中等密度施肥处理最高,达14.85 g/d*m2,比对照高37.1%,密度处理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前期和后期;在施肥条件下,3种密度处理的相对生长率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稻生长前期;全生长期叶面积持续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1 m2 27.0穴施肥处理、1 m2 31.5穴施肥处理、1 m2 22.5穴施肥处理、1 m2 27.0穴不施肥处理,处理间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密度施肥处理间的作物生长率差异主要缘于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时间.从保持适宜叶面积指数和防止生理性早衰等方面可以提高两优培九生长后期的净同化率和相对生长率.  相似文献   

17.
"优丰"属中熟晚粳水稻品种,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该品种米质特佳,米色透明光亮,无心白、少腹白,米饭清香软糯,色泽鲜亮.2000年跻身于上海市优质米推广品种行列,2001年被指定为上海市优质米订单农业的唯一品种."优丰"叶片稍宽,剑叶挺直,叶色翠绿,成熟时青秆黄熟.分蘖率中强,成穗率高,每穗粒数110~11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4g.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株高仅为90cm,具有极好的耐肥抗倒性,适合直播栽培.我们在多年栽培试验与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优丰"亩产550kg的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低、散、密、药"管理技术是玉米种子生产、晾晒、烘干、加工、贮藏、销售的前瞻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种子品种品质、播种品质、增加玉米种子活力,生产名、特、优新产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使玉米种业受益非浅。1.高就是提高  相似文献   

19.
"红优五号"2005年12月通过徐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审定编号为徐审菜200501.  相似文献   

20.
"常优1号"系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60天左右,稻米理化性状达国家优质米三级标准,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宜、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