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据吉林省林业部门的消息,通过实施生态草建设,吉林省西部荒漠化趋势出现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彬彬 《草业科学》2004,21(7):48-48
20 0 0年,吉林省林业厅开展了生态草建设工程。经过4年努力,到2 0 0 3年,已经成功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2 1 3万hm2 ,2 0 0 4年全省将完成治荒土地1 2万hm2 ,原计划1 0年才能完成的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2 6 67万hm2 生态草建设计划,不仅可提前6年完成,而且将超额完成6 67万hm2 。生态草建设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专家测算,每公顷稳定的单元生物群落,其保土涵水、防沙治涝的年综合生态效益价值为2 0 0 0~40 0 0元。如按2 0 0 0元计算,则全省2 6 67万hm2 生态草每年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可达6亿元。吉林省有望提前6年完成26.67万公顷生态草…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的荒漠化治理途径——生态草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以生态草建设为主体的8种建设模式和治理吉林西部荒漠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治理的效果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吉林畜牧兽医》2010,(11):38-38
<正>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要决策。"十一五"期间,退牧还草工程累计投入中央资金93.19亿元,退牧还草面积超过3000万hm2,其中禁牧围栏1679.9万hm2,休牧围栏1560万hm2;安排退化草原补播改良1040.9万hm2。退牧还草工程不仅有利于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还有利于加快牧  相似文献   

5.
张瑛 《草业科学》2006,23(8):82-82
经过3年多的草原围栏建设,宁夏91万hm2天然草原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的植被覆盖率分别增加50%、20%、25%,草原沙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宁夏244·33万hm2天然草原中重度退化面积占89·2%,给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为实现草原先“绿起来”再“富起来”的目标,全区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封育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利用国家1·8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草原围栏建设,使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行舍饲圈养,调整畜…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共达 3× 10 5km2 以上。其中历史时期形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1.2× 10 5km2 ,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 4 8.2 %。不当的人为活动是造成现代荒漠化土地的主要原因 ,其成因和所占比例为 :草原过度农垦 2 3 .3 % ,过度放牧 2 9.4 % ,过度采薪 3 2 .4 % ,水资源利用不当 8.6% ,工交建设引起 0 .8% ,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前移入侵 5.5%。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及其不同成因的比例@蔡运龙  相似文献   

7.
借助3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平台,以陆地卫星的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样地和路线调查,参考相关专业图件和知识,完成了凉州区天然草地类型划分、植被指数提取、草地产草量估产模型构建及产量估测。将凉州区天然草原划分为5个草原类,包括温性草原类6.80万hm2(占60.55%)、高寒灌丛草甸类0.28万hm2(占2.50%)、温性荒漠化草原类2.11万hm2(占18.83%)、温性荒漠类1.63万hm2(占14.53%)和低平地草甸类0.40万hm2(占3.59%),全县各类草地理论载畜量3.10万羊单位。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凉州区天然草原面积仅减少了0.60万hm2,天然草地承载力却降低了44.20%,由20年前的每2.02hm2饲养1个羊单位变为现在的3.62hm2饲养1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8.
全球荒漠化面积有3 618·4万km2,中国有262·2万km2。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荒漠化的定义中包括植被的荒漠化、草场退化,由此可见,草原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部分。沙地和草原沙化的治理不仅是环境生态建设和草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具有全球性的生态保护意义。1杜蒙沙地和草原沙化灾害的情况杜蒙县有耕地9·8万hm2,其中风蚀沙化面积约7·9万hm2,大小风蚀坑300多个,遍布全县,有60个村受风沙严重威胁。沙地和草原沙化多由大风造成灾害,大风搬运尘沙,吞噬农田、草场,刮走土壤耕作层,降低土壤肥力。杜蒙县因风蚀每年每公顷刮走表土99 m3,耕…  相似文献   

9.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平均气温4·9℃,无霜期157天,年降雨量407·9mm。该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可耕地0.55hm2亩,草原、宜林地、水面等均居全省首位,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作物种植每年一季。秋冬及早春土壤无植被覆盖,风沙大,沙尘暴天气较多,自然环境正逐步恶化。为了改善白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白城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  相似文献   

10.
<正>2004~2013年,肃南县共实施退牧还草工程12期,工程涉及全县6乡1镇82个行政村的4 501户农牧民,涉及牲畜106.48万头(只)。共围栏天然草原86.67万hm2。其中,禁牧38.67万hm2,休牧46.67万hm2,划区轮牧1.33万hm2,并在禁休牧区补播改良天然草原补播改良342万亩,草地生态趋于好转,有效地遏制了草地生态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维护区  相似文献   

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对荒漠化防治工作非常重视 ,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荒漠化地区的风沙治理、草原建设、水土保持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创造了生物固沙、铁路固沙、引水拉沙造田、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等许多成功的实用技术和经验 ,并在全国不同自然条件地区创立了一批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典型模式 ,在一些沙漠边缘地区已经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许多地区的区域生态环境已经明显改善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 ,三北风沙区 2 62个县 (旗、市 )共营造人工林 5 67.6万 hm2 ,加上天然林和 1 977年以前的人工林 ,整个沙区内现有林面积 1 5 69.6万 hm2 ,占沙区总面积的 5 .1 %。三北地区约有 1 2 %的荒漠化土地已经得到治理 ,有1 0 %的荒漠化土地得到控制 ,毛乌素和科尔沁沙地的植被盖度已由 1 977年的 7%和 1 0 %分别提高到 1 6.1 %和 1 8.8%。我国的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始于 5 0年代末期。这期间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前身 ...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5,自引:14,他引:21  
草原是西部地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关键。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引发机理,查明了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解决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经济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的有效途径。总体建设上突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遏制土地荒漠化;区域建设上突出水源涵养区、风沙区、水土流失区和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上突出区域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并提出了西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草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有俊 《青海草业》2013,22(2):15-19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建设生态文明大局,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一批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相继启动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人与畜、畜与草之间的供求矛盾,草地退化、沙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严重。机遇和挑战依然存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加强草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青海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政策、加大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同时要适度控制牧业人口,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草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机构,调整人员结构,引进专业人才,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体系服务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牧业旗,全旗总土地面积214.73万hm2,天然草原面积177.47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2%,其中,可利用草场133.67万hm2,占草场面积的78%,灌溉饲草料基地1.13万hm2,年产精饲料5990万kg;牲畜总头数130  相似文献   

15.
通辽地区已垦草原现状与退耕还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总面积334.67万hm2,其中已垦草原142.27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42.5%.2004-2010年规划总投入993 563.2万元,对85.87万hm2的已垦草原实施围封改良、退耕还草工程,占已垦草原面积的60.36%,植被盖度增加到60%.年产风干草增加37.52亿kg,草食家畜饲养量增加514.0万个羊单位.风干草直接效益达18.01亿元,饲养草食家畜产值达15.42亿元.  相似文献   

16.
韩天虎  俞联平  张贞明 《草业科学》2012,29(6):1013-1016
河西走廊日趋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欧亚通道的生态安全。本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安全面临的危机,提出草业因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可遏制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并指出草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以保护现有草地植被为重点,构建风沙沿线生态保护草带;2)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构建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3)以实施草畜平衡为重点,构建沿山农牧互补生态置换带。  相似文献   

17.
<正>尖扎县拥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66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3.88%。依法保护和建设草原,对维持全县草地生态平衡,改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意义十分重大。尖扎县草原监理站针对工作存在的草原监理执法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执法网络,对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草原生态建议建设的认识不够,责、权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执法思路,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以来,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进入了重要时期。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推动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明显减缓,项目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局部地区水草丰美的景观日益凸显。国家即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投入,为了使工程实施的更好,更符合当地的实际,现总结8年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为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建设工程,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圣志 《草业科学》2003,20(5):21-21
青海省政府宣布 ,从 2 0 0 3年开始在未来 5年内 ,青海省将在玉树、果洛两州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 ,使退化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三江源”生态。这项计划主要包括 :对玉树、果洛两州 1 0 2 .7万hm2 天然草原实施禁牧 ,建设草原封育围栏1 0 2 .7万hm2 。草原围栏建设每亩投资 30 0元 ,每封育 1hm2 草地国家补贴陈化粮 41 .2 5kg ,连续补助 5年 ,总投资 31 467万元。根据草地特征 ,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核心区、生态移民区、减畜禁牧区以及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区 4个…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西部地区草原辽阔,和全国其它地区的草原相比,这里的草原有以下特点:1).草群高、生长茂密、产量高于其它地区;2).牧草种类丰富,品质好,以优质的羊草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豆科植物和多种杂类草;3).地势平坦适合放牧又适合割草;4).水源丰富。一句话这里水草丰美,是我国的最好草原之一。目前这里正培育“草原红牛”“中国细毛羊”“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