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豆科植物,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久、经济价值最高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在西北地区栽培范围广、种植面积大,被誉为“牧草之王”。但紫花苜蓿是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自交率极低,种子繁殖难度大。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试验,总结出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术,现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鑫 《甘肃农业》2004,(10):118-119
紫花苜蓿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最高的优良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被誉为“牧草之王”。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陇中地区对紫花苜蓿的栽培逐年猛增,就陇西县而言,种植面积已达到24万亩。由于陇中地区目前在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方面仍属粗放的经营方式。为了充分挖掘紫花苜蓿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苜蓿营养品质,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紫花苜蓿的附加值,有必要对陇中紫花苜蓿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紫花苜蓿品种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大部分发达国家均有种植,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牧草。种植苜蓿是我国农业“三元”种植结构中重要一环。黑龙江垦区将把苜蓿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之一大力发展,然而苜蓿在垦区还未曾大面积种植,本试验将为垦区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和建植草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苜蓿是当今世界栽培历史最长、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丰富、产草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生长寿命长等显著特点。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8~28%,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还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供蜜源、保护环境等多种功效,被称为"牧草之王"。1苜蓿的特征特性1.1苜蓿的特征紫花苜蓿又叫苜蓿,紫苜蓿,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苜蓿属的植物约有十几个种,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天兰苜蓿、南苜蓿等。除紫花苜蓿无野生分布、为从国外传入外,其它种类的苜蓿在我国均有野生分布。紫花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因此,通常所说的苜蓿多指紫花苜蓿。北方寒地种植苜蓿有很多优点,首先能给够提高肥力和改良土壤。苜蓿是种固氮作物,种植苜蓿可在土壤中积累氮素每公顷60~105千克。种过3~4年苜蓿后,土壤中可以留下大量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优良牧草之一,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美称。其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富含粗蛋白、维生素和无机盐,为畜、禽及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饲用价值很高。同时,由于苜蓿生长年限长,根系根瘤发达,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培肥地力的植物。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指导发展紫花苜蓿种植,现将其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达到成功引种的目的,通过对7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在大庆地区的种植,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该地区的产量及越冬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干草产量依次为:阿尔冈金〉美国苜蓿〉卫士〉驯鹿〉和平〉801〉巨人。阿尔冈金、和平、801越冬率较高;美国苜蓿和巨人品种越冬率相对较低。综合产量和越冬率比较来看,阿尔冈金品种最适宜在大庆地区作为主栽品种种植;美国苜蓿、卫士品种在大庆地区可以作为辅助品种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牧草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紫花苜蓿在栽培过程中,由于受自然条件及人为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越冬率低的现象,某些严重的地块越冬后苜蓿全部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探讨影响紫花苜蓿越冬率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对提高苜蓿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娟  王玉春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100-101
<正>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的饲草,以"牧草之王"著称。为了选择适宜山西省生态环境的苜蓿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新引进的同引苜蓿1号等32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品鉴、品比研究,结果表明,同引苜蓿1号单位面积产草量、经济价值各方面均表现突出,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Medicago L.)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重要的牧草。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久、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为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微量元素、高能量、高消化率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是深根性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号称“牧草之王”,其耐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耐频繁刈割持久性好、清除田间原有杂草、改土培肥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最古老的栽培牧草,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历史最长的人工牧草。实践证明,苜蓿产草量除受自身遗传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耕种栽培措施对其影响也很大。Rowe报道栽培密度直接影响苜蓿产草量和植株形态性状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产草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重量随之降低;栽培密度过大,个体生长势弱、下部叶片易脱落,不利于提高产草量和品质。Feltner报道刈割时期和刈割频率影响苜蓿植株生活力、光合产物的形成、根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贮藏和侧芽发生、生长,再生速度、越冬及翌年再生等过程从而影响其产草量。因此,研究各种耕作栽培措施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作用,可因地制宜应用耕作栽培措施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苜蓿产草量和品质、提高“营养体”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苜蓿泛指苜蓿属的主要栽培种,有紫花苜蓿、杂花苜蓿和黄花苜蓿,辽宁近几年大面积推广了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在当今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之一。为畜禽养殖类提供了大量优质高蛋白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本文介绍相关情况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清水县的最佳播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主要栽培牧草之一,种植苜蓿对发展种植业及畜牧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农民就把它作为轮作倒茬的重要作物,我省较温暖地区多与冬小麦套种,小麦收获后当年能收一茬苜蓿。因此,研究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的影响,对科学种植紫花苜蓿、合理安排轮作倒茬、提高饲草产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栽培面积最多.在我国也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苜蓿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根系强大,根上共生根瘤菌,改良土壤作用大,可提高后作的产量和品质;苜蓿寿命长,一次种植可利用多年;也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起,我所先后引种13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其中WL320、WL323、皇后、FD2、FD45个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在我地的适应性比保丰苜蓿、武功苜蓿、淮阴苜蓿、晋南苜蓿、草原一号、无棣苜蓿等国内品种要好。现将这5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是多年生深根系豆科草本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地。公元前126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被引入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泛的优质饲料作物,有"牧草之王"之称。一、苜蓿的地位与作用苜蓿耐寒性强,返青早、枯死晚,特别是早春苜蓿比其它种类牧草提前15天以上返青,这时候北方正是干燥多风、沙尘肆  相似文献   

17.
从1997年起,我所先后引种13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其中WL320、WL323、皇后、FD2、FD45个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品种,在我地的适应性比保丰苜蓿、武功苜蓿、淮阴苜蓿、晋南苜蓿、草原一号、无棣苜蓿等国内品种要好。现将这5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王牌牧草,不仅品质最优良,而且在世界牧草栽培史上也是最受欢迎的牧草。苜蓿原产于中亚细亚的高原及沙漠地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为波斯,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后由波斯传人世界各地。我国最早于公元前129年张骞出使大宛归国时,将该草种引入我国.献于汉武帝,植于宫城附近,后由长安逐渐普及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克苏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和苜蓿/棉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集种植1~4 a的紫花苜蓿地、连作5 a棉花地和第5 a苜蓿轮作棉花地的0~10、10~20和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全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结果】紫花苜蓿与棉花轮作能够降低pH;土壤容重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种植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棉花连作土壤全盐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和苜蓿与棉花轮作可以降低土壤全盐,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土壤全盐降低越明显,苜蓿种植第四年全盐量比第一年降低50.5%,苜蓿/棉花全盐比棉花连作降低了41.7%;土壤有机质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苜蓿/棉花轮作土壤土全氮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地0~10 cm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种植苜蓿第四年的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阿克苏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苜蓿、苜蓿/棉花轮作能够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突泉县2016~2018年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生长状况与气象要素的监测,分析当地气象条件影响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突泉县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主要因子为空气温度和降水量。当土壤5厘米温度达到5℃、含水率8%时返青开始,根据活动积温可提前预知紫花苜蓿每个发育期,为人工种植紫花苜蓿开展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