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湖北农机化》2006,(3):39-39
一忌机械脱粒。机械脱粒的种子,表面受到伤害,有的被打成半截,影响发芽率,不宜贮存作种。 二忌水分过高。种子贮藏前必须晾晒,切忌收藏水分过高的种子,否则易发热,严重影响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子脱粒装置的结构技术一直是农机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玉米种子脱粒比普通玉米脱粒要求破碎率更严格,籽粒内部不能有暗伤,否则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而且要求生产率和功率适中,并可脱多种水分的玉米种子。为此,对国内外玉米种子脱粒装置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结构技术剖析,进而为新型低损伤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收获时间,收割方法和脱粒转速对啤酒大麦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试验研究了大麦收获时间,收割方法和脱粒转速对啤酒大麦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收获是燕麦生产关键环节之一,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损失及籽粒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分别采用联合收获、人工收获、人工收割+机械脱粒和机械收割+机械脱粒4种方式开展燕麦田间收获作业,试验以总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和种子发芽率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收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影响显著,各组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组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燕麦收获方式选择与收获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种稻用联合收割机的开发与使用方法开发利用种稻用联合收割机,首先,从保持稻种纯度与发芽率的角度出发,明确种稻用联合收割机应具备的条件。其次,确立种稻用联合收割机的利用方法。1.1种稻用联合收割机应具备的条件为减少稻谷损伤、确保稻种的发芽率,收割脱粒时...  相似文献   

6.
稻种与作粮食用的稻谷在收获和干燥方面有着不同技术要求。本文根据日刊《农业技术》的有关资料,对稻种利用联合收获机和循环型干燥机进行收获与于燥的有关技术作一概述。1稻种用收割机的技术要求对于稻种用联合收获机的开发与选用,首先应保持稻种纯度与发芽率,明确稻种用收割机应准备的条件。其次,要明确稻种用收割机的使用要求。(1)稻种用联合收割机应具备的条件。为减少稻谷损伤,确保必要的发芽率,脱粒时的脱粒滚筒旋转次数要低于430转/分。为减少稻种在脱粒室的滞留时间,凹板筛在卷曲的筛下面积要尽量大。第一出粮口扬谷装置…  相似文献   

7.
大豆内部机械损伤对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辽宁省3个主栽大豆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内部损伤特征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脱粒引起的大豆各种内部损伤,如子叶断裂、子叶破裂、胚根断裂和胚轴损伤等多种形式同时存在,内部机械损伤不易发现并影响发芽,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3个主栽大豆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内部损伤特征对大豆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脱粒引起的大豆各种内部损伤,如子叶断裂、子叶破裂、胚根断裂和胚轴损伤等多种形式同时存在,内部机械损伤不易发现并影响发芽,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联合收获机脱粒系统作业效率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脱粒系统总体结构、关键零部件设计、脱粒系统功耗、脱粒过程理论分析等方面论述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采用轴流式脱粒系统的联合收获机较多,研究主要在提高脱粒系统作业参数可调整性、设计柔性脱粒零部件、脱粒系统工作过程理论分析及智能化脱粒等方面,据此对脱粒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未来柔性脱粒系统以及脱粒强度可调的脱粒系统的研究将使脱粒系统作业损失率进一步降低、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对不同作物专用脱粒零部件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脱粒系统对作物的适应性会进一步提高。脱粒系统智能化水平会继续提高,脱粒系统的作业信息感知能力和智能控制水平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水稻谷粒脱粒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破碎率、损伤指数增量来定量评价稻谷的脱粒损伤程度,在自行研制的物料输送、脱粒分离试验台上,对钉齿轴流脱粒滚筒进行了水稻脱粒试验。分析了脱粒间隙、脱粒元件线速度、钉齿排列间距、喂入量等因素对稻谷脱粒损伤和脱粒装置性能指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对稻谷损伤影响较大的因素顺序为:脱粒元件线速度、脱粒间隙和钉齿间距,并给出了较优的参数组合:脱粒间隙12mm、脱粒元件线速度28m/s、钉齿排列间距80mm。  相似文献   

11.
脱粒原理与脱粒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脱粒是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收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脱粒原理和脱粒过程的研究可以为脱粒机械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此,介绍了脱粒原理及脱粒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脱粒原理及脱粒过程研究将向多学科综合和精细化、准确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油菜联合收获脱粒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菜联合收获机损失率高,严重影响机械化推广,而脱粒损失占很大的比重。针对由于脱粒装置各项参数没有良好的配合使脱粒损失偏高的问题,在研发的移动式脱粒清选试验台上,以喂入量、脱粒间隙、滚筒转速和脱粒元件形式4个因子为影响因素,以脱粒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脱粒滚筒的脱粒损失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脱粒间隙和喂入量对油菜脱粒滚筒的脱粒损失有显著影响,最优参数组合形式如下:脱粒间隙9mm,喂入量3.2kg/s,脱粒元件型式为半钉齿半纹杆,滚筒转速1 010r/min。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玉米籽粒收获装置对黄淮海夏玉米脱粒时存在籽粒损伤大,未脱净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轴流式玉米锥形脱粒滚筒,采用“柔性钉齿-短纹杆”组合式脱粒元件,实现籽粒低损高效收获。通过对锥形滚筒及关键部件结构的理论分析,确定了脱粒滚筒的关键参数;利用搭建的脱粒试验装置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及脱粒间隙对脱粒性能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和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对破碎率和未脱净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滚筒转速、脱粒元件间距、脱粒间隙对破碎率与未脱净率均有显著影响;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25r/min、脱粒元件间距90mm、脱粒间隙45mm,对应的破碎率为5.72%、未脱净率为0.83%,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研究可为黄淮海地区玉米脱粒滚筒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杂粮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因茎秆缠绕堵塞影响脱粒性能的问题,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设计了谷物脱粒运动试验系统。系统由脱粒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组成,可进行单脱粒滚筒脱粒性能试验和双脱粒滚筒脱粒性能试验及脱粒运动分析。脱粒运动试验表明:物料在两脱粒滚筒间的上部运动方向无规律、一级脱粒滚筒脱出的长茎秆过多造成了脱粒运动堵塞。试验系统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物料全景运动分析,解决了由于物料成分复杂、像移模糊造成的图像分析困难问题。研究结果为解决杂粮脱粒堵塞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晓华 《农业工程》2022,12(3):26-28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同时能够进行脱粒、筛分、除杂且脱粒完全、筛分净度好、脱粒效率高、脱粒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葵花脱粒筛选机械。经过初步设计和优化改进后的葵花脱粒筛选机,具有较高的整机性能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联合收割机大都采用纵轴流脱粒系统。脱粒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谷物脱粒的效果,对脱粒装置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机械化收获效率,降低破碎率和损失率。为此,通过脱粒装置理论研究、参数优化、智能控制等方面综述国内外纵轴流脱粒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在加强对纵轴流脱粒装置脱分机理分析,针对不同作物脱分特性的参数优化,脱粒系统自适应技术研制三个方面阐述未来纵轴流脱粒系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玉米脱粒装置造成的籽粒破损,研发适用于高含水率玉米脱粒装置,以先玉335品种玉米为脱粒对象,进行了脱粒元件的仿形、刚柔耦合作用设计,以及凹板的栅格板仿形设计与制作。通过简易脱粒装置对仿生脱粒元件脱粒原理进行了分析与试验验证,并与现有短纹杆式脱粒元件的脱粒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籽粒含水率在25%~33%范围内、采用相同凹板时,两种脱粒元件造成的玉米破损率均随籽粒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且纹杆式脱粒元件的玉米破损率明显高于仿生脱粒元件的破损率;凹板栅格板采用仿形结构的玉米脱粒破损率小于栅格板斜面为45°结构的破损率。本研究为高含水率玉米脱粒装置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纵轴流柔性锤爪式玉米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熟区玉米籽粒直收过程中籽粒破碎严重、未脱净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纵轴流柔性锤爪式玉米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采用纵轴流脱粒滚筒,脱粒滚筒上安装脱粒锤爪,脱粒前段和脱粒后段可更换不同型式的脱粒锤爪,脱粒锤爪与脱粒滚筒柔性连接,以降低籽粒破碎率,实现玉米的柔性低损伤脱粒。脱粒凹板采用分段组合式,便于脱粒段、排杂段的调整,凹板圆柱钢上设计半球形凸起,以增加搓擦力,提高脱净率。选取喂入量、滚筒转速、脱粒锤爪型式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在不同含水率下,喂入量、滚筒转速和脱粒锤爪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含水率为25.12%时,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500r/min,喂入量8kg/s,起脱段为扁头脱粒锤爪,平脱段和强脱段为圆头脱粒锤爪,此时籽粒破碎率为3.73%,未脱净率为0.69%;含水率为32.83%时,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50r/min,喂入量8kg/s,起脱段、平脱段和强脱段均为圆头脱粒锤爪,此时籽粒破碎率为4.36%,未脱净率为0.70%。  相似文献   

19.
脱粒装置的结构及工作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粒装置是谷物脱粒机和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简述脱粒装置的类型和脱粒原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脱粒装置的结构特点、作业过程及适用作物,分析影响脱粒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生产实践中正确使用脱粒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脱粒是玉米收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脱粒方法和脱粒装置的合理选用决定了所收获籽粒的质量。我国目前玉米脱粒的效率和质量较低,脱粒过程中对玉米籽粒的损伤较大,制约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的推广。本文介绍玉米机械物理特性、玉米脱粒技术、玉米损伤机理和玉米脱粒装置的研究,最后对玉米脱粒技术及装置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效低损脱粒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