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荼业涉及种植业、加工业和商业。茶作是发展茶业的基础。21世纪的浙江茶业发展应杨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茶业之路。作为茶业基础的茶作应着重抓好:(1)调整茶树品种结构,普及茶树良种;(2)调整茶园树龄结构,提高茶树素质;(3)优化茶园管理,提高茶园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危害时间长,是茶园的重要害虫。受湖南省农药检定所委托,我们进行了20%灭扫利EC防治茶园茶尺蠖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灭扫利EC(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2.5%功夫EC(英国捷利康公司生产)1.2供试作物茶树(...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宜昌市重要的传统“历史产业”,主导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一个“万岁产业”。现就发展茶业支柱产业,实现宜昌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一、优化资源配置,做好茶叶八个方面的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茶业之路.在茶园建设方式上要大力发展和建设一1批立体复合型生态茶园(按照一定规格实行以茶为主、茶果、茶菜、茶药间作),发展观光旅游型茶园。这是世纪茶叶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21也是新的茶业经济增长点。.在茶园品种结构上,优化茶树品种,加2速全市场地方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步伐,从外地引进逐…  相似文献   

4.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为闽国,建瓯为建州,霞镇村一带为北苑里(明代初年东吉里划入,改为吉苑里)。其时这里有位茶园业主,姓张名廷晖(字仲光,号三公)。他于闽龙启元年(933)将其住地凤凰山及其周边三十里茶园敬奉给闽国设为北苑御茶园,闽王因此封他为“阁门使”。自有了御茶园的献立及其以后的繁衍,中国茶业便开始走向高峰。首先是自闽国开始,历代朝廷都在建州(后又称建宁府)建“龙焙”(即御焙)、设茶衙,置官督制,并在全国产茶区施行茶政及其榷茶制度,由此促进了国内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青采摘、茶品研…  相似文献   

5.
茶花着生特性调查与控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是在1964年中的老茶园及经1991年重修剪更新的茶园中进行。结果表明:在采摘条件下,老茶休树有花枝占总枝数的44.23%,并且娄主采的春梢,占总枝数的35%;更新3年的茶园茶树有花枝只占总枝数的5.8%。两类茶园漏采梢均超过50%。茶花主要着生在漏采春梢上。老茶园着花量重达1062.4kg/667m^2。表明合理采摘,能明显控制生殖生长,保持树势旺盛,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无公害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谢振伦  赖时华 《茶叶科学》1994,14(2):141-147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雷州半岛完全不施用农药茶园昆虫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变化,昆虫群落的演替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从建园开始至投产期为第1阶段,这一时期以趋嫩性害虫居多,如茶细蛾,沫蝉和零星分散的茶蓑蛾;从采摘盛期(封行后)开始,进入第2、3阶段,这一时期因各种天敌的作用明显,害虫危害不显著;茶树进入老龄后为第4个阶段,这一时期里,钻蛀性害虫(如茶枝小蠢、蛀梗虫)抬头。群落的多样性与均匀度以盛采期最高,群落较为稳定;二年生茶树和进入老龄后的茶园多样性与均匀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时间覆盖遮荫,研究茶园生态效应及对茶树芽梢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后冠层日平均温度比对照下降了0.48℃~1.22℃;夏季冠层平均相对湿度与对照差异显著F=3.71(P〈0.05);暑茶、秋茶新梢含水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72%~1.12%,0.16%~1.38%;暑茶净光合速率遮荫处理比对照提高8.78%~28.23%,产量比对照增高22.38%~73.84%,而秋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活性有机质等,为探索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德清和绍兴等地进行了不同树龄茶园和不同种植类型茶园施用活性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和地.久:该肥效对比试验1996年9月~1998年10月在德清、绍兴两地进行。试验肥料:以“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作为试验肥料。试验茶国:幼龄茶园为3年生龙井43茶园,成龄茶园为12年生龙井43茶园。试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幼龄和成龄茶园试验…  相似文献   

9.
短穗扦插是茶树良种无性繁育的一种主要方法。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这种方法和技术在山东一直未能试验与应用。为了在北纬35°以北探索适合寒冷地区应用推广的一种新型短穗扦插技术,并培育出抗寒性强的茶树无性系良种,笔者于1995年9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上李家庄子茶园进行了短穗扦插初步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插穗取于4年生的龙井43茶树。遮荫材料是用芦苇编制成,透光率为50%。封闭材料是厚度为0.3mm的无色透明薄膜。ABT生根粉1号(500ppm)。1.2 试验方法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A1):…  相似文献   

10.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磊 《中国茶叶》2000,22(4):36-37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活性有机物,它能营养茶树、改良土壤和激化茶树根系吸收。该肥既具速效性,也有缓效性,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是一种适宜茶树生长的有机生物活性肥。绍兴县从1996年9月起,用该肥与饼肥、厩肥作了比较试验,现将情况作一介绍。 一、供试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肥料:“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复合肥,由上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饼肥,绍兴县油脂化工厂生产;厩肥,绍兴县平江养猪场供应。 (2)茶园:王坛镇茶牧场缓坡茶地12.34亩,树龄13年,…  相似文献   

11.
EM原露在茶树上喷施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是“有益微生物群”(EffectiveMicroorganisms)英文缩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而成,在种植业(蔬菜、果树等)、养殖业等各方面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探索EM对茶树生长发育影响关系及其对提高茶叶品质的效果,在安溪茶科所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EM原露———安溪授权推广经销处提供1.2试验茶树品种:黄旦(1984年种植,长势基本一致)2试验方法2.1试验地选择与小区设置该试验地选择在茶树已封行且长势基本一致的同一畦茶园,分设…  相似文献   

12.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示范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是我国茶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爆发成灾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秃枝,严重影响产量。茶刺蛾幼虫的毒刺,也严重影响茶叶采摘和田间管理。近年来,茶刺蛾在有机茶园为害猖撅.为寻找有效防治茶刺蛾的生物制剂,笔者对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fNPV)制剂进行了研究,现将其示范应用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无公害茶园的用药管理技术1.1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园中使用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DDT、六六六、林丹、三氯杀螨醇、甲胺硫、1605、1059、氧化乐果、毒杀芬、七氯、氯丹、杀虫脒、磷胺、水胺硫磷胺、氟乙酰胺、苯硫磷、异丙磷、久效磷、呋喃丹等在茶园中使用。1.2优先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常用的制剂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如应用Bt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卷叶蛾;各寄主害虫的专一性病毒防治茶毛虫、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刺蛾;真菌制剂白僵菌、韦伯虫痤孢菌等…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茶树受冻害的补救措施 茶树生长过程中如遇到-2℃以下的低温天气,易遭受冻害。尤其是在3~4月茶树萌芽期间,温度骤降至0℃以下易使茶芽受冻,轻则茶芽变黑,焦头焦边,重则芽头发黑枯死,推迟春茶开采期,使春茶季缩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除了在越冬前认真做好茶园铺草、施肥培土、寒潮期间熏烟等预防措施外,对受冻的茶树应根据其冻害程度,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主要方法有:①合理修剪。对冻害程度较轻的茶园,可在气温开始稳定回升时,立即清理蓬面,掌握“宁浅勿深”的原则;对受害重的枝干可进行抽刈或台刈。②适时追肥…  相似文献   

16.
金萱茶树品种是台湾选育的良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广东引种。河源市是较早引种该品种的地区之一,现全市金萱茶园面积近5000亩,主要分布在紫金(约3000亩)、东源(约1500亩)、连平(约500亩)等地,已投产的总产量有180吨。产品主要有紫金的“武顿山”牌金萱乌龙茶、金萱绿茶、金萱三色茶、“龙皇嶂”牌高档绿茶及东源“萱湖”牌仙湖茶。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茶园中偏重施氮肥,忽视施磷钾肥及茶树必须的微量元素。为探索茶园平衡施肥的效果,笔者于1998年选用磷钾精和磷镁精水溶性叶面肥,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茶园中,进行了田间喷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供试茶园情况供试茶树品种为白毫早,10年生,双条植,茶园管理水平一致,茶树长势均匀。 2.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①磷钾精500倍,磷镁精1000倍;②磷钾精800倍,磷镁精1500倍;③磷钾精1000倍,磷镁精2000倍;④磷钾精1200倍,磷镁精2500倍;⑤空白对照(喷清…  相似文献   

18.
茶梢蛾(ParametriotestheaeKusnetzov)属鳞翅目尖翅蛾科,是我省茶树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以幼虫钻蛀为害嫩梢,被害梢中空枯死,新叶变色、干落,蛀孔处粗大易断。近年来该虫在我校茶园与福安“五·四”茶场大面积发生为害。为了摸清虫情,探明其幼虫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以便提高测报水平和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笔者于1992-1993年4月对该虫在茶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调查和分析方法(一)调查方法1992~1993年4月在福安“五·四”茶场与本校茶园先后对福云6号、铁观音、毛蟹、梅占、福鼎大毫等品种茶…  相似文献   

19.
试验用一种生物制剂(浓度为0.000002%、0.00002%、0.0002%、0.002%和0.02%)防治印度西贝卡尔茶园中的咖啡小爪螨。0.02%浓度该制剂处理1h后的死亡率为95%,药效可以持续8天;这种制剂对扑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无影响;从处理茶树上收集的茶样的茶汤中未发现有药物残留,也无异味出现;这种生物制剂可以安全地用于茶树上咖啡小爪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用定位方式研究黔北湄湘地区25℃左右坡地非梯式茶园和梯式茶园低空与土壤温湿度的部位分布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非梯式茶园平均湿度高于梯式茶园,湿度的部位差异和季节变化小于梯式茶园;非梯式茶园平均温度略低于梯式茶园,日温差和季节温差又小于梯式茶园;夏秋高温季节非梯式茶园温度常低于梯式茶园,而冬春低温季节非梯式茶园温度又常高于梯式茶园。非梯式茶园水热分布的平衡效应与茶树对特殊气候的适应表现都相对好于梯式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