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藜植株体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活力测试法测定了HZ-31菌株接种藜植株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多孢木霉HZ-31菌株接种藜后其体内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及CAT、PPO和SOD的活性较对照明显增加,且呈上升趋势,增加量最高分别达到67.91%、69.37%、81.88%、37.68%和8.12%,7 d后除MDA呈下降趋势外,其他指标均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第3天后低于对照,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呈平稳变化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而PAL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多孢木霉HZ-31侵染藜后,藜防御酶体系被激活,抗侵染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夜蛾斯氏线虫侵染黄粉虫后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接入线虫后,黄粉虫体内的SOD活力显著上升,其中侵染时间为16h时,3种线虫剂量处理的黄粉虫体内SOD活力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开始下降,且线虫剂量越大,下降越快.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POD活力侵染时间为8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4h以后的黄粉虫体内POD的活力开始显著下降,对照仍保持上升趋势.接种线虫后,各处理黄粉虫体内CA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接线虫后8~32h,100头线虫剂量处理组的虫体内CAT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侵染时间为40h后,虫体内CAT活力反而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表明黄粉虫在昆虫病原线虫侵染的初期具较强的防御能力,16~32h以后防御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业科学》2016,(7):1007-1010
对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其体内的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侵染烟粉虱成虫后,烟粉虱成虫体内SOD,POD,CAT,GSTs和CarE活力都受到明显影响;SOD,POD,CAT,GSTs和CarE活力在感病前期均有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在接菌48~60 h时酶活力达到最大,然后酶活力开始下降,至84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可见,玫烟色棒束孢的侵染严重影响了烟粉虱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抗性青稞材料感染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黄矮病高抗品系C280、高感品种康青3号为材料,测定接种BYDV后不同时间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接种BYDV后,2个青稞材料的SOD、POD、CAT、PAL、PPO活性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SOD、PAL活性呈上升趋势,POD、CAT、PPO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抗病材料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材料;大部分时间点,抗病材料的5种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材料。[结论]SOD、POD、CAT、PAL、PPO活性变化可作为反映青稞黄矮病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苜蓿在感染假盘菌后,不同品种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抗、感品种的PAL,POD,SOD酶活性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CAT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PO和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性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差异.接种12 h时,抗病品种润布勒的PAL和POD活性较感病品种柏拉图的活性增加幅度大;而感病品种柏拉图的CAT活性较抗病品种润布勒的活性减小幅度小.接种24 h时,抗病品种润布勒SOD酶的活性较感病品种柏拉图增加幅度大.初步表明这些酶与其抗病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胁迫下羊草的叶片和根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加重,春季(5月),羊草叶片和根茎SOD活性逐渐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OD活性逐渐降低;夏季(7月),叶片SOD、CAT、POD活性增大,根茎中的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AT活性则逐渐升高;秋季(9月),SOD、POD活性呈波动变化,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除根茎的SOD活性以外,其他酶活性在秋季出现最低值。根茎中的SOD、CAT、POD活性在3个时期均高于叶片。不同盐碱胁迫下,羊草SOD、POD、CAT活性在不同时期均变化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以离体的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叶为材料,研究了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核桃(Juglans regia L.)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胶孢炭疽菌感病后核桃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随着感病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核桃叶发病第三天和第五天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核桃叶感病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其中,MDA含量在感病的第三天和第五天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随着核桃叶感病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感病第五天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感病核桃叶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则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可见,胶孢炭疽菌感染对泡核桃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下硅对黄瓜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施用硅肥(Na2SiO3)对盐渍化土壤上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Na2SiO3)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了MDA浓度.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黄瓜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抗、感玉米幼苗玉米蚜为害后不同时间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抗、感玉米幼苗在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害后不同时间的生理响应,本试验初步测定了接种蚜虫后不同时间(0 h、24 h、48 h、96 h)感蚜品种蠡玉16和抗蚜品种郑单958三叶期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5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接种蚜虫时间的增加,两个玉米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个玉米品种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蚜虫后24 h时,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到最小值,其中郑单958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小于蠡玉16;在接种蚜虫24 h时,两个品种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其中郑单958的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低于蠡玉16,郑单958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幅度大于蠡玉16;在整个时间段内(0 h、24h、48 h、96 h),感蚜品种蠡玉16对照组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抗蚜品种郑单958对照组。因此,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与抗蚜性呈负相关关系,抗性高的品种下降缓慢,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蚜性呈负相关,含量低的品种抗性较高。在蚜虫为害过程中,两个玉米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两个玉米品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表现不一致,郑单958的PPO活性随玉米蚜刺吸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蠡玉16的PPO活性随刺吸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感蚜品种蠡玉16的SOD、POD、CAT和PAL活性升高率一直低于抗蚜品种郑单958;蠡玉16的PPO活性接种蚜虫前期高于郑单958,到了接种蚜虫后期则低于郑单958。说明SOD、CAT、POD活性升高可能是玉米接种蚜虫前期(0~24 h)抗蚜的主要因素,PPO、PAL活性升高可能是玉米接种蚜虫后期(48~96 h)抗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六堡茶的抗旱机制,选育优良抗旱品种,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0.5%、1.0%、1.50%)PEG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六堡茶叶片中的MDA含量持续上升;叶片中3种抗氧化保护酶(POD、CAT、SOD)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是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OD活性与CAT、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CAT活性与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铜胁迫对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对土壤脲酶表现出明显抑制影响,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铜浓度的增加对土壤磷酸酶活性抑制程度增大,但抑制程度不如脲酶明显。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也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但铜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效应是3者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12.
饲用酶制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酶制剂的应用现状 ,简单介绍了饲用酶制剂的种类、特点及生产技术 ,指出了当前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开发酶制剂新品种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以及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酶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粗酶制剂对雏鹅胰腺及小肠食糜消化酶活性和pH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将18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大麦(占45%)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1%的Biokyowa粗酶制剂。21日龄时宰杀,测定胰腺组织和小肠食糜消化酶活性和pH值。结果为:试验组雏鹅胰腺组织中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低42.83%(P<0.0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31.84%(P<0.01)、59.94%(P<0.01)和21.08%(P<0.01);试验组雏鹅空肠食糜脂肪酶活性比对照低41.94%(P<0.05),回肠食糜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低28.50%(P<0.05);各段小肠食糜pH值均显著下降(P<0.05)。以上结果表明:酶制剂通过解除饲料中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了小肠食糜中淀粉酶的活性,加强了对碳水化合物及其它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有利于雏鹅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烯酰吗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烯酰吗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激活作用,而且随着烯酰吗啉添加量的升高,激活作用增强;烯酰吗啉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前期为抑制作用,处理10 d后表现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饲用酶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生产与研究、功能与应用、影响因素、酶活测定、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水生生物在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多效唑不同浓度暴露下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2种解毒代谢酶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雄性斑马鱼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多效唑的胁迫,各种酶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规律不同。多效唑对雄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激活-抑制-恢复,对雌鱼SOD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但影响不显著;对雌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抑制,对雄鱼POD的抑制在后期才有所表现;对雌鱼羧酸酯酶(Car E)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后期恢复,对雄鱼Car E整体表现为激活;而对雄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则表现为高浓度中后期产生抑制,对雌鱼GST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激活效应。[结论]雄鱼体内Car E的活性在多效唑较低浓度下最先做出应激反应,可作为污染物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生物质,它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在生命系统中的身世和角色还没有给出一个主体性界定。本着物质的属性有统一性的一面,拟从人类社会中的金融学相应地对酶的"身份"作一源本性解释,有助于人们对它有一个更直观明了和建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用盆栽法研究植物对土壤重金属 Cd的吸收富集和植物修复效应、土壤重金属 Cd浓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以及经植物修复后不同时间内土壤酶活性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植物对土壤 Cd污染具有富集和修复作用 ,但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2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壤 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 Cd浓度显著相关 ,可表示出土壤受 Cd污染程度 ;4受 Cd污染的土壤经过植物修复后 ,脲酶活性得到恢复 ,可根据脲酶活性恢复状况判断植物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包膜复合肥料对盆栽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由于包膜复合肥对养分的显著控释效果,它的施用对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要好于普通肥料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