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子河流域石质山地水源涵养林营造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苏子河流域自然概况和水源涵养林现状苏子河流域系我国九大饮用水库之一的大伙房水库上游,占水库总流域面积的38.4%,流域内的绿色植被既是大伙房水库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又是引富(富尔江)集浑(浑河)的水系通道,因而流域内有林地的保护效能举足轻重。然而近些年来天然成熟林的采伐和一些不合理的开发,以及大面积石质山地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差,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几年来曾多次出现水位下降。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面积少,距辽宁省政府对东部山区防护林面积比例33%的要求差距太大,防护林效益远远满足不了涵养水源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的水利生命互。本文论述了保护和经营好水库周围水源涵养防护林的 切性和重要性,指出了目前库区防护林水源涵养性能降低的原因,林相一般,郁闭度较低;针叶纯林比例过大;林龄进入成熟期。提出了提高防护林水源涵养性能需采取的措施;加速宜林荒山造林;分期分批择伐更新;多营造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采用穴状幼林抚育等。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重点公益林区48个公益林监测点进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位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土壤对水源涵养的总量也就存在差异,总体趋势为:水库、江河沿岸、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中越边境线、石漠化地区。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是自然灾害防御和维护的基础性设施。通过评价我国南方沿河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对我国南方沿河防护林减少在树种选择、营造林技术以及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往往都是重点防护林区和主要水源涵养地。对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动植物资源、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都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15 a(1994—2008年)涵养水源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的涵养水源量15 a内逐渐增大;从林种看,水源涵养量总体变化趋势是防护林用材林特用林;在龄组方面,中龄林的涵养水源总量最大,过熟林最小。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功能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7.
水田防护林对水稻稳产、高产至关重要。在农垦区营造防护林要以护渠、防风和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要求形成以乔木为主,网、带、片相结合的农村水复合型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如何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李四春三峡工程是宏伟壮观的,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库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工作,使三峡大坝持久地发挥效益。笔者认为,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是有效途径之一,对此略抒管见。一、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必要性三峡库区人口密...  相似文献   

9.
基于InVEST模型的北京山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基于北京市第六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区划北京山区森林景观类型,并应用InVEST模型评估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总面积为479209hm2的北京山区森林可划分为18种类型,其水源涵养总量为16.2万亿m3,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75mm;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深度差异很大,落叶松人工林最大,为148mm,其他阔叶人工林最小,为47.6mm;在各类森林水源涵养总量方面,天然柞树林最高,为8.25万亿m3,其他阔叶人工林最小,为60.7亿m3。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锐减,加剧了土壤侵蚀和洪水灾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使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大为减弱,加重了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程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作用。在长江中、上游建设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体的防护林体系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的关键措施,可以从根本上使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摆脱恶性循环,从而建设山区,兴林致富,造福子孙。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化工区防护林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气候调节、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吸收乙烯、涵养水源、减弱噪声、生物多样性等指标,采用替代成本法、生产成本法、影子工程价格、条件价值评估法等方法估算了其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上海化工区防护林绿地系统的总价值为14075.77万元。按照价值排序依次为,固定CO2释放O2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减弱噪音保持土壤。绿地生态价值货币化使城市林地的生态服务经济价值更加直观,有助于认识防护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汉中市20年来共完成造林1200万亩,成林900万亩,在汉江沿岸、秦巴丘陵低山区建成长210多公里,面积近120万亩的马尾松、油松防护林和杉木水源涵养林带,在秦巴中高山区形成商品林、食用菌、经济林、干鲜果、木本药材五大基地,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木耳及香菇500多万公斤、干鲜果1000万公斤;从事二、三产业的企业达954个,1998年林业产业产值实现9.5亿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13.
水国防护林对水稻稳产、高产至关重要。在农垦区营造防护林要以护渠、防风和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要求形成以乔木为主,网、带、片相结合的农村水复合型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草原带的山地,山杨分布面积欠于白桦,或于白桦以不同的比例组成混交林。它是山地森林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护坡林及痧资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为增强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加速三弱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实现要业可持续的发展,应加强内蒙古山区山杨更新措施的研究。经多年试验,采取开沟进行山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一个可以大力推广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地选择临沂沂河沿岸银杏防护林。此试验地的防护林主要是为了防御风沙、保护沂河河堤和防止沿岸土壤返盐而营建。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无法直接计算,需通过土壤蓄水能力(量)来计算,因此选取调查了此试验地生态防护林在不同林龄、密度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分析在不同林龄和密度下各个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土壤蓄水价值和森林净化水质价值的变化规律,评估其涵养水源价值。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区5种主要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的AHP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辽宁东部山区5种主要林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各林型水源涵养功能为:阔叶混交林林型(Ⅴ)>柞树林林型(Ⅳ)>落叶松冠下更新红松混交林林型(Ⅲ)>红松人工林林型(Ⅱ)>落叶松人工林林型(Ⅰ)。据此,在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应提倡多树种、多层次垂直结构明显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辽宁省沿海防护林的基本概况,确定7个价值评价指标,并从保护基础设施、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四个方面对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至二期工程结束,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生态效益价值为441.4亿元。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防护林资源生态效益评估主要是对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保育土壤价值评估和固碳供氧价值评估。通过计算,全省防护林生态效益理论评估价值为198.02亿元,2005年现实支付能力为53.4654亿元,平均现实支付能力为4600元/hm^2,只占理论评估值的27%。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山区天然森林的水源涵养是调节河流径流量、防止水土流失之关键,所以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0年国务院就下达文件规定:天山山地森林为水源涵养林区,在经营上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坚决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这就为新疆山区天然林保护、经营利用奠定了基础。山区天然林的水源涵养作用主要表现为杯冠对降水的截留、林地枯落物持水截留和疏松的森林土壤的涵水作用。据研究监测资料估算.天山北麓天然林区有林地面积为43068万hm‘,其一次性最大的林冠截留量、林地枯落物持水量及森林…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接计算法和替代工程法,对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重点计算了涵养水源、防风增产、土壤保育、固碳制氧这4个主要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具有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具体为:涵养水源效益6980.81万元·a-1,防风增产效益987.71万元·a-1,固碳制氧效益344.99万元·a-1,土壤保育效益173.63万元·a-1。研究结果可作为建立海坛岛木麻黄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