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荪一次性采摘技术陈宁飘(福建省屏南县代溪食用菌研究所382304)珍贵食药用菌竹荪,从1989年起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广以来,栽培每平方米的竹荪都收到250克-400克干竹荪。高产量的竹荪给大面积栽培者,带来采摘时的困难。竹荪采收以往栽培者都是等到菌裙...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6,(4)
正目前,福建泉州德化县水口镇湖坂村迎来竹荪丰收。只见毛竹林下的竹荪"亭亭玉立",菌裙洁白,真的像一位"雪裙仙子"。据介绍,现在当地的竹荪已陆续出菇,每天都要忙着采摘,每天可采摘竹荪50 kg左右。为了保证品质,竹荪必须做到随开随采。采收时,  相似文献   

3.
竹荪价格较高,但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也较高,以致栽培者众获利少。本部栽培竹荪七年,先是失败,后来成功,近三年来每米~2鲜荪产量一直稳定在6~8公斤,最高13公斤。本文就竹荪栽培成功与高产的关键谈点体会。(一)选好菌种本部栽培的是自己选育的中温型875竹荪菌株,裙长中等。各地竹荪菌株虽多,但并非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7,(6)
<正>竹荪长蕾采摘季节,遭遇高温干旱造成竹荪菇蕾萎缩死亡。有什么预防措施,现借贵刊一角,解答菇农的疑问。连日的天睛高温水分蒸发量大,竹荪栽培畦地表土失水干旱,造成竹荪缺水性萎蕾,表现为菇蕾色泽变浅黄,外膜收缩皱折;手抓菇蕾内外滑脱,质地柔软;翻开培养料,菌丝萎黄,基料干松。而竹荪喜荫湿土壤生长。菇蕾生长期,基质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相似文献   

5.
竹荪生理性病害没有病原物,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文章总结竹荪出菇期常见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以期为竹荪栽培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四川不同地区竹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21,(4)
四川省青川县、长宁县分别坐落在四川省的北部和南部边缘,两地森林覆盖面广,空气清新,湿度高,生态环境好,盛产各具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荪。青川县和长宁县两地相距600 km,纬度相差4°,气候、地形差异大。总结两地栽培的竹荪菌株、原料、栽培时间及管理技术异同点,为相似气候区域竹荪栽培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7年将乐县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开展了瓜蒌-竹荪生态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340kg/m~2,而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285kg/m~2。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竹荪鲜菇产量比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高0.055kg/m~2。667m~2按种植竹荪400m~2计算,可增收竹荪鲜菇44kg,增值880元,说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竹荪面面观     
目前竹荪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除了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原因外,其百分之九十的商品,因其品质低劣卖不掉也是重要原因,这其中和竹荪品种至关重要。根据笔者今年对昆明、四川、广州、厦门、福州、古田等地市场调查,都是棘托竹荪,也就是竹荪经营者称之为臭竹荪充斥市场。广大消费者不了解竹荪因品种不同,品质差异极大。前些时间,有的单位在贵刊大登广告推广,他们只考虑棘托竹荪栽培易、产量高、快速的特点,而忽略了产品质量低劣的因素,致使全国广大栽培者受害不浅,产品充斥市场而无法卖掉,投资无法收回,  相似文献   

9.
柑桔是常绿果树 ,园内遮荫度高、湿度大、下层空间可利用价值高 ,是套种竹荪的良好场所。在柑桔园中套种竹荪 ,既节约遮荫材料 ,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但是用常规法在果园中套种竹荪手续繁 ,成本高 ,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为此 ,近年来研究了在柑桔园中以谷壳为主 ,辅以竹屑的柑桔园套种竹荪的果菌复合模式 ,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1 栽培方法1 .1 栽培季节的选择 根据竹荪生长发育特点 ,以当地气温持续在 8℃~ 2 8℃时为栽培季节 ,我市一般选春、秋季栽培。虽秋季栽培竹荪污染率低 ,但其菌丝体生理成熟后气温达不到 …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站人工栽培竹荪,每平方米可获得干竹荪0.4-0.5斤,快速栽培45天能形成原基(即菌蕾)。菌蕾阶段的管理十分重要,是获得高产隐产的一个关键时期。竹荪原基一般上半年在四月中旬后开始形成,原基到菌蛋长出复盖物表面需要1-1.5个月。在这段时间中气温逐渐升高,有时白天温度最高时达到33℃左右,要是栽培场地选择不当,对原基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同时竹荪菌栽培后竹荪菌蛋没有长出复盖物之前(快速栽培3月上旬种下要到6月中旬菌蛋才能看见),较长时间中看不见任何现象,这样造成经常检查翻动复盖的竹叶或杂草。实际上良好的竹荪菌种在适合的栽培环境中,一般不易感染杂菌,只要平时观察湿度,检查虫害外就不要去  相似文献   

11.
正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从选择与整理栽培竹荪林地、安排栽培季节、选择与处理培养料、铺料播种、发菌期出菇期管理、采收储藏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多年栽培竹荪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上海地区林下栽培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技术。1栽培林地的选择与整理1.1选择栽培林地林地的选择是林下栽培竹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到竹荪的产量与品质。选择林地  相似文献   

12.
竹荪快速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竹荪历来作为山珍贡品而著称于世。为了进一步开发竹荪生产,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竹荪的适宜栽培料和栽培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竹荪栽培的培养料为竹叶、竹枝、黄豆杆和山杨柳枝条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首创竹荪生料栽培新生产线,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比老法栽培提前半年以上采收,每10平方米当年可收竹荪干品2~3公斤,单产提高2倍,一次接种连收2~3年。卓洋乡余养彬种植70平方米,当年收干品14.2公斤,收入10730元;凤都乡朱能武种植600平方米,其中160平方米开采,收入2万元,全县1990年800户菇农栽培1万平方米,均获可观的经济效益。古田县生料栽培竹荪速生高产新技术详细介绍于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竹荪属于中温型菌类,栽培季节的安排,一般分春播秋收和冬播春收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安排生产时必须根据竹荪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  相似文献   

14.
针对竹荪仿野生栽培和人工栽培在竹荪外观形态、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介绍了竹荪仿野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采用了新的栽培配方、生产栽培模式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日本岐阜县的蘑菇厂家人工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在日本栽培竹荪是非常罕见的,明年将正式开始栽培。竹荪是生长在竹林等处的蘑菇,在中国的宫廷菜中,与燕窝、鱼翅等同被列为高端食材。日本各地都在做人工栽培竹荪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基本都是中国产的干竹荪。  相似文献   

16.
高允旺 《食用菌》2014,(4):69-69
<正>6月8日,顺昌县大历镇丁历自然村甘立言板粟林下畦面结满菇蕾,山沟沟果蔬合作社的社员们忙着采摘竹荪,今年该镇推广林下栽培面积6.67×104m2。近年来,顺昌县不断拓展林业发展空间,挖掘林业发展潜力,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据该县竹荪技术研究所专家介绍,"林菌模式"不仅能改善竹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工栽培的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和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都属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子实体形成和分化适温范围为19~28℃,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工栽培很难越夏,且对环境条件、培养料和覆土要求苛刻,不易形成菌蛋。有的虽能形成菌蛋,但不能分化散裙,使许多栽培者遭受损失,影响了竹荪生产的发展。贵州高原生物示范厂的GD-710和D-8菌株,在26~38℃气温范围内能形成菌蛋和分化散裙,且栽培技术简便,适宜在竹木资源丰富的南方推广。但高温型竹荪菌丝在常用的竹荪培养基上不易成活或生长发育速度很慢,一般需60~80天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因此,提高菌种分离和移植的成活率,加快菌丝的繁殖速度,已成为高温型竹荪栽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广西、贵州的四  相似文献   

18.
长裙竹荪栽培管理六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敬  颜敏 《食用菌》2017,(1):48-49
<正>长裙竹荪是四川宜宾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分布宜宾市长宁县境内。长裙竹荪因其"朵裙大、肉质厚、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栽培长裙竹荪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长裙竹荪自身抗逆性差,栽培技术要求高,导致栽培风险大,栽培长裙竹荪成功与否往往要"碰运气"。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总结出长裙竹荪栽培过程中的六个技术关键点,即"栽培田块选择、播种季节、菌种  相似文献   

19.
高允旺 《食用菌》2012,34(6):46-47
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由于多年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由大历竹荪研究所自主创新的杉木林地生态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杉木林地套种约270m2/667m2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38.7kg,  相似文献   

20.
高允旺 《食用菌》2016,(2):60-61
正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随着竹荪连年连作,主产区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福建顺昌县大历镇、林业局、供销社等部门的支持下,竹荪技术研究所自主创新林下生态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667 m~2林下种约290 m~2的面积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32.6 kg,产值8000元,扣除培养料、菌种、工资等,纯收入达2100元,不砍树也有收入。林下生态栽培竹荪利用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