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学报》2010,39(1):27-27
2009年11月23日,中国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隆重成立,联盟是由鲁花集团、国家花生工程技术中心和江南大学等为核心单位,联合21家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支持。中国花生联盟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通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2.
《花生学报》2009,38(3):5-5
2009年8月31日,由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主办的“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暨山东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出席揭牌仪式,并为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织。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管理机构较弱、运行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合作不足、资源共享不足、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本文从茶文化的视角出发,结合天津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加强联盟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创新运行体制机制,加强联盟管理;加强政府引导,尊重市场规律;推进联盟开放合作,促进资源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由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承办的"2013年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暨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会"于2013年4月18日-4月20日在云南农业大学召开。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分中心、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农业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相关领导,以及来自10余个省的45家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9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大豆科技》2009,(4):30-30
2009年7月18日,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发起,来自国内大豆产业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十九家单位参加的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华旗饭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花生学报》2010,(3):7-7
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平度市人民政府和青岛市商务局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花生年会暨花生博览会”8月18日至20日在平度市隆重召开。本届年会旨在全球油脂油料产业市场复杂多变和我国着力扶持油料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搭建我国花生业界权威性信息交流平台,研讨产业发展变化趋势,提升产业整体形象,促进花生产业与贸易健康稳定发展。商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农科院等有关政府部门,国内外花生贸易商、加工企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花生加工机械等涉及花生产业链条的相关人员300余人积极参会、设展。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5月17日下午,农业部牵头的中国茶产业联盟在杭州成立,联合157家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及34家科研单位,将聚力技术创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引领做强中国茶产业,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据了解,中国茶产业联盟的宗旨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茶叶质量效益、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共推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为重点,加强交流合作,加快科技创  相似文献   

8.
冯晓 《大豆科技》2011,(3):34-35,40
战略联盟是一个新兴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以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阐述了在这个模式下,纵向课题、横向课题以及联盟储备项目的运作模式,并且讨论了在项目运作中,各方利益的均衡。进而尝试建立联盟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以后相关联盟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11月3日上午,中国茶产业联盟茶叶出口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茶产业联盟秘书长刘天金主持,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杨礼胜副司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刘信副书记,有关茶叶出口企业、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等中国茶产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3月6~7日,2013中国(杭州)茶叶深加工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茶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浙江省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承办。会议首次汇集全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研究、开发、生产和管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我国大豆加工大省,大豆食品加工企业经济效益突出,仅酱油一个产品纯利润就高达100亿元以上。2006年以后广东大豆育种取得了突破,先后审定了25个新品种,大豆平均公顷产量达到2.6吨。广东大豆食品加工年大豆原料需求约200万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内蒙和吉林,部分来自黄淮海及南方各省。2016年广东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联盟成员企业多是该区域或领域的龙头企业,加上联盟内的高校科技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完整产业链,将为广东大豆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生学报》2012,41(1):30-30
2011年12月9日,全国首家“中国花生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青岛莱西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山东省轻工办主任李伟呜、莱西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利国授牌揭牌。据悉,2011年8月份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花生产业基地考察验收组专家两天的现场考察、论证、会评,认为“莱西市的花生加工产业代表了山东省花生加工产业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中国的花生加工产业的高水平”,宣布莱西市的花生加工产业通过“中国花生产业基地”的考察验收,随后,于11月24日下发通知授予莱西市“中国花生产业基地”称号。  相似文献   

13.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加入WTO之后市场需求变化对中国花生产业的挑战;结合产量性状、品质特征以及抗性类型等要素综述花生育种的产业需求与方向选择,同时简要介绍近年来中国花生新品种的选育以及花生高产优质高抗的机理和遗传研究进展,重点阐述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成效,集中讨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可鉴经验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花生产业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与出口政策调整对花生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导致企业出口量减少,预期利润下降,但国内外市场的强烈需求与价格的不断攀升,农民种植花生积极性的高涨,使得花生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给整个花生产业带来的压力,能够得到缓解.建议通过增强花生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花生生产加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行业协作,严把产品质量,严格企业管理等多方面举措,克服人民币汇率升值给花生出口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近日,云南省红茶技术创新联盟在凤庆县成立,将着力解决红茶产业技术问题,提升红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凤庆是世界著名的"红茶之都",是全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但仍存在基地建设落后、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弱小散、品牌多杂乱、科研基础薄弱、精深加工技术相对滞后等问题,极大制约着红茶产业的发展。为此,由云南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花生及其制品营养知识推广工程启动目前我国虽然是世界上花生主产国,但我国对花生的综合利用远不及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对花生研究发现,花生及花生制品所含丰富营养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而我国国民对花生、花生油及花生制品的营养知识却知之甚少。为向全社会各界消费者推广花生及花生制品营养知识,传播健康饮食理念,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促进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食协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中国食品质量报社、山东鲁花集团日前在京联合我国科学界、营养界有关院士、专家共同发起了“中国花生及花生制品营养…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 《大豆科技》2009,(4):8-1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由于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转基因大豆冲击本土,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大豆产业发展受大豆品质下降、差异化战略不够突出等因素制约而陷入困境,今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发挥高蛋白和非转基因优势,重视差异化战略实施,构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措施,重塑大豆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豆产业在中国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产业,无论从开放程度还是产业链本身,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在大豆生产实践中,存在着企业需求与原料供给不能衔接、企业产品与消费者需求难以对接、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大豆联盟在大豆生产、加工与流动等环节整合了现有科技资源,在自主研发、项目运作及农户培训等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与跟踪服务,这对于提升整个大豆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利益共享机制的基础上,针对联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贵州花生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贵州花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分析了贵州花生产业存在面积小、产量低、品种单一且严重退化、耕作栽培技术落后、加工规模小、能力低的问题及其原因;揭示了发展贵州花生产业对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和地方财政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贵州花生产业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同时确立综合的观点,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基地为基础、政府为依托、科技为动力的产业运行机制,推动贵州花生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加速贵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重视花生生产 确保我国油脂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油籽库存和中国油料总产的增幅均呈下降趋势.花生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油料油脂供需缺口的拉大都给花生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山东是我国花生重点产区和产业大省,常年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0%左右,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稳定在25%~27%,单产水平平均高于全国32%左右,山东为全国油料作物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山东花生生产面临着先进适用花生科技成果推广慢、花生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滞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以及种植面积和总产出现逐步下降的问题.重视和加强花生生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要加大科技投入、发挥花生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适度增加小麦花生两熟制面积、尽快启动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补贴和良种补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