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春露地栽培的青梗松花菜可在3 月至4 月上、中旬上市,此时鲜有松花菜上市,售价高,如寿光批发价 7.0 元·kg-1、徐州6.0
元·kg-1。每667 m2 产值达万元,而其投资成本仅千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018—2022年笔者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早熟大蒜-长豇豆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早熟大蒜机械化播种的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长豇豆的轻简化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的优势和效益。分析表明:早熟大蒜667 m2产值在6650~7500元;长豇豆667 m2收益为12 000~16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2 140~16 99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介绍了2019—2021年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大蒜-嫁接紫长茄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嫁接紫长茄的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优势及效益。结果表明:大蒜近年来平均售价6元·kg-1,667 m2产值为6 600~9 800元;紫长茄平均售价2.5元·kg-1,667 m2收益为18 750~25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5 970~25 42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千胜205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底肥和叶面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筛选适合上海金山地区结球生菜生长的底肥和叶面肥的施用种类及用量。各底肥处理中,酵素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叶球最大、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95.0 kg、增收1 732.6元;红四方微生物菌剂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01.6 kg、增收1 405.8元。各叶面肥处理中,沪铭有机无机复合型悬浮液体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单球质量、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30.2 kg、增收1 856.0元;人元生物叶面肥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21.0 kg、增收1 823.5元。试验结果表明,金山区结球生菜生产可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肥和红四方微生物菌剂作底肥,建议每667 m2分别施用100 kg、60 kg;叶面肥以沪铭有机无机复合...  相似文献   

5.
谢璟萍 《蔬菜》2022,(6):65-66
为了选择适合夏季高温种植的耐热菜心品种,引进金品绿珍5号、金品绿翠、金品绿珍7号、金品绿珍6号4个菜心品种,以金品绿丰2号为对照,夏秋高温季在闽西低海拔南部菜区进行品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生物学性状、耐热性、耐湿性、抗病性、适口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金品绿珍5号产量最高,折合667 m2产量为1 182.5 kg,耐热、耐湿、适口性和商品性好,667 m2产值为4 730元,较对照667 m2增收1 574元,种植效益高,建议在龙岩市夏秋季高温季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松花菜-水稻轮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高。该模式每667 m2产值达6 800元左右,较早稻-晚稻栽培模式每667 m2可增收2 400元;松花菜采收后,其菜叶和根茎全部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该文介绍了松花菜-水稻轮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江苏南通地区利用大棚黄瓜、鸡毛菜、茼蒿高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每667 m2 纯收益达16 500 元。  相似文献   

8.
南县菜薹(包括白菜薹、红菜薹)以外销为主,对商品性要求严格。通过选择适宜品种,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灵活调整肥水供应,夏秋茬早熟栽培和秋冬茬高产栽培每667 m2产值均可达3 500~4 500 元。  相似文献   

9.
大葱直播省去移栽用工,减少生产成本,且与黄瓜套种可减少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生,经济效益可观,每667 m2 产值1 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张翔  李增伟  张利利 《蔬菜》2022,(4):77-78
为提高露地薄皮甜瓜种植单产水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结合露地薄皮甜瓜和玉米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光照、土地资源,集成了露地薄皮甜瓜套种玉米技术,套种后每667 m2在保证甜瓜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增产玉米500~700 kg,667 m2产值可提高800~1 100元。通过品种选择、套种播期安排、共生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介绍,以指导实践生产,提高农户栽培技术水平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李林章  张康达 《蔬菜》2024,(3):76-78
为了提高果园林下空地利用率,发展林下经济,经过2年水蜜桃—费菜林下栽培试验,总结了在桃林下套种费菜的生态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果园选择、费菜种苗繁育、套种、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套种模式下,明显改善了费菜的口感品质,比常规栽培增产10%~20%,费菜667m2产量5 000~6 000 kg,水蜜桃667 m2产量1 500~1 750 kg,实现667 m2经济效益近5万元;同时,可以减少果园杂草、病害和水蜜桃生理性裂果的发生。费菜林下套种生态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水蜜桃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优势互补,生态经济效益明显,适合我国南方山区作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借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摸清楚鹤庆县大蒜主栽品种温江红七星自繁自用的可行性,在鹤庆县开展红七星一代种、本地二代种在低温和常温处理下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鹤庆低温种667 m2大蒜产值12 288.35元,成本投入8 240元,纯收入最高4 048.35元,综合考虑种植成本与经济效益,建议在鹤庆县中、高海拔大蒜种植半山区及高海拔高原特色冷凉蒜区选择红七星鹤庆低温种种植,能有效降低独头蒜生产用种成本,提高蒜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个优良不结球白菜品种与6个结球白菜品种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加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情况等呈下降趋势,种子发芽时间推迟;其中"五月慢"、"青杂4号"与"德高16"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台湾青梗菜"和"科兴黄金白菜"的耐盐性极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升草石蚕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树立西北高原夏菜特色品牌,发展高原夏菜产区草石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项目调研和试验种植,集成地块整理、茬口选择、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促根控秧等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高原夏菜草石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产值稳定在5 000元以上,较传统玉米种植每667 m2增加收入2 000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3个不同品种的不结球白菜为试材,经过100、300、500、700 mg/L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研究其对不结球白菜现蕾开花的影响,以期为不结球白菜的加代繁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奶白菜最适处理浓度为300 mg/L,青梗菜最适处理浓度为500 mg/L,乌塌菜最适处理浓度为700 mg/L.  相似文献   

17.
汪李平 《长江蔬菜》2022,(12):14-18
<正>4高效模式4.1大棚番茄—瓠瓜—紫叶莴笋高效栽培模式浙江省金华市总结出了大棚番茄—瓠瓜—紫叶莴笋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该模式利用市场订购的番茄嫁接苗3月初定植,6月初始收,7月中旬罢园,每667 m2产番茄8 500 kg,产值17 000元;瓠瓜7月初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7月底定植,9月初始收,10月底罢园,每667 m2产瓠瓜6 000 kg,产值13 000元;紫叶莴笋9月底播种育苗,11月初定植,翌年3月初始收,3月中旬罢园,每667 m2产莴笋6 000 kg,产值10 000元。此模式每667 m2年产值达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小白菜生物学性状及品质调查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南京地区种植的小白菜,丰富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引入9个青梗小白菜商品种和2个青梗小白菜试制种,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及品质进行了调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商品种中的夏秋耐热品种如改良金品28青梗菜F_1、川崎夏秀比较适合南京地区秋季栽培,适合在南京地区大面积种植推广;试制品种中达美青梗菜比较符合南京地区市场需求,可进行逐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从2018年起,东台市及盐城周边地区围绕“一园一品”(农业示范园+绿色品牌)工程建设,利用草莓(本地区常年种植大棚草莓近1300 hm2)收获后的棚架资源和4~7月的温光条件,应用强化耐候地膜和“一膜两用”技术、膜下软管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抢栽一季樱桃番茄,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出,667 m2平均产值为4.5万元,增收成效明显。该模式草莓667 m2产量1500 kg、产值3.0万元、净利润2.2万元;樱桃番茄667 m2产量1200 kg、产值1.5万元、净利润0.8万元,总计667 m2年产值达到4.5万元、净利润3.0万元。现将生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詹成 《上海蔬菜》2021,(2):31-31,55
蕹菜是夏秋季重要的保供绿叶蔬菜。安徽庐江地区早春大棚蕹菜较露地蕹菜可提前30~50 d上市,产量达5000 kg/667 m2,产值约5000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蕹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