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城市景观与城市慢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支路设计研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城市支路道路安全、城市支路对居民生活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为"后街"这一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旨在对城市道路中"后街"这一道路形式的空间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主要城市的阳台景观进行调查,探讨阳台景观的现有模式,了解居民对阳台景观的需求,提出适宜不同人群需要的阳台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色空间,也为美化城市景观、发展旅游增加亮点,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和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提速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城市病"中的生态问题。城市里的土地、树木被建筑物侵占,绿色植被大面积减少,人们在喧闹的生活中更渴望回归自然,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通过绿植装饰营造接近自然的都市生活环境,创造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而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中是分布最广,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服务对象也最广泛。一个好的设计师应遵循园林规划设计原则,运用各种园林元素,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程度越高可供人们户外日常活动的场地越少。在城市化过程中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要创造城市绿色化,还居民以健康休闲的空间,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日俱增,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其理念是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重要转变,对城市建设和更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城市绿地是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但一些城市绿地已逐步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主要阐述了公园城市理念发展过程及主要特色,并将其理论知识和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从生态、与城市衔接、公共空间共享3个方面,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是人们感受自然的重要空间,并且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在公共景观空间中居民可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加强户外运动,可以防止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实现生理和心理健康。山西晋商老街作为城市历史街区,具有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资源优势,可以与公共景观空间更好地相结合。但其相对与新型城市而言,也有各类消极因素,针对各类消极因素,提出了平衡区域功能,提高与绿色空间的参与度;改善步行道路,促进与绿色空间的直接接触;营造景观节点,增加与绿色空间的视觉接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景观反映一个城市的容貌特征,不同的城市由于地域气候、区域特色的不同,道路景观呈现不同的风格。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设计手法单一、道路景观"千篇一律"、不能体现地域文化等。本文调查了庄河市道路绿色空间景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方法与改进策略,探索如何在道路景观中塑造地域特色,以期为庄河市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推动庄河市道路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旨在增加人们对生活场所的情感依恋,并培养居民社区意识,公共空间的规划改善应基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自然特征和地方特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文化现象突出了空间环境质量与人类意识、行为、生活方式之间的根本关系,制定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规划要着眼于保护和维护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更要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绿色柔性空间缺失,地域性精神表达缺失等问题。鄂州"吴都休闲景观带"概念规划注重生态环境改善,注重文脉延续,通过植物、文化两条线索贯穿其中,相依相随,共同变迁,以达到"人、景观、文化"的和谐共生,营造富有城市活力的全新城市道路景观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李宪峰 《现代园艺》2022,(6):148-149,170
城市口袋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绿色交流空间,通过调研潍坊市口袋公园建设数量、分布、特点、功能等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文佳  张纵 《北方园艺》2017,(23):114-122
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城市社会学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等为契入点,对西欧SSP空间战略规划以及欧盟区域的ESDP宏观空间战略性规划进行了阐释,经"绿图""绿道"功能结构阐述,以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依据,依托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主要交通网络,试图将4座核心城市市域的绿环,通过"绿道"游憩生态走廊的线性空间形式,把其它22个次级城市联系起来,以此建构该区域城际间的绿色空间,寻求上述诸理论在规划决策时融入带有地缘语境的社会公众话语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越来越需要城市公共空间,人是公共空间的活动主体,所以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充分考虑人的活动、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15.
邓波  张智 《现代园艺》2014,(5):65-66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城市景观与城市慢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  相似文献   

16.
周俊杨 《蔬菜》2022,(2):60-63
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而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满足了城市部分居民的需求,形成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为了更好地设计未来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以南京城市蔬菜花园设计为例,调查了南京地区典型的蔬菜花园设计案例,总结了南京城市居家微空间蔬菜花园的不同模式及其设施结构、植物种类等,其中模式主要有3种...  相似文献   

17.
以后疫情时代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为主要切入点,对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展开论述,进行空间景观再设计,打造创新型新模式下的绿色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基于此,制定了有效的措施及策略,以拓宽对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综合性应用,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明确绿色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积极整合城市资源,构造精细化服务设施,从而贴合居住人群的实际诉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园艺》2019,(23):93-95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城市空间风貌特色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绿道作为集生态、游憩、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线性绿色开放空间,其建设既彰显城市形象特色,又优化人居环境。通过分析城市游憩型绿道的空间组成要素及特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营造功能多元、布局协调、生境平衡、人文延续、主题识别、体验丰富的游憩型绿道特色空间,提出相应营造策略,使有限的城市绿道特色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与游憩效益。  相似文献   

19.
徐燕 《花木盆景》2009,(8):35-35
绿地是以组织空间为特征的环境艺术,既具有服务城市居民、美化城市景观的美化功能,又具有改善城市改善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生态功能以及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空间,使城市面貌得以改善的社会功能。因此绿地在城市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绿地植物配置应该充分考虑其具有的功能、了解其现状、遵循一定原则按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0.
屋顶花园的建设为日益紧张的城市空间提供了一个具有休憩的绿色空间,更为整个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就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与运用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