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搜集了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的8个品系的蜂王作育种素材,选用了其中的4个素材作系祖,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采用母子回交等多种近交系统,建立并保持了4个高纯度的近交系。按蜂王是单交种、工蜂是三交种(或回交种)这一蜂群血统构成形式进行系间杂交和筛选,育出“华蜂213”和“华蜂414”两个高产杂交种。与本地蜜蜂相比,“华蜂213”和“华蜂414”的蜂蜜平均单产分别提高70%左右和10%以上,王浆平均单产分别提高20%左右和60%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优质蜂王 ,是蜜蜂育种、保种的重要手段。春季气温低 ,优质处女王及雄蜂的培育难度较大 ,人工授精技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提高人工授精蜂王的质量 ,是育种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即对春季提高人工授精蜂王质量的方法进行概要的介绍。1 优质种用雄  相似文献   

3.
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为实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自然交尾作为多雄交配对照。然后用标准的方法检测各蜂群对蜂王产的未受精卵(QUG)和工蜂产的未受精卵(WUG)的监督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交尾、双雄授精或单雄授精3种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优质蜂王,是蜜蜂育种、保种的重要手段。蜂王人工授精技术一般需要在无菌、有水电的实验室内操作。但在蜜蜂育种工作中,蜂场经常转运到具有良好蜜粉源的山区繁蜂育种。而这样的场地往往十分偏僻,缺乏实验条件,给人工授精技术带来很大困难。这就需要一整套野外人工授精技术满足蜜蜂育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郭云胶  高鹏飞  赵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06-10908
探讨了科学养殖胡蜂科蜂幼虫蜂蛹的复合技术,简要介绍了人工条件下蜂王交配、蜂王越冬、蜂王筑巢等技术难题的破解,并对我国胡蜂科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雄蜂日龄对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以14,16,18,20及22日龄的雄蜂精液给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定期测定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结果表明:用20日龄的雄蜂精液给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前,驴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发情鉴定、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妊娠诊断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奶牛配种普遍采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方式。我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改变了牛的交配方式,降低了母牛的性欲,使母牛的发情征状变得不明显,为奶牛的适时配种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奶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羊的人工授精技术包括采精前的准备、采精、精液品质检查、输精等过程。人工授精是利用人工方法代替过去的自然交配,有利于加快繁育步伐。不断改进人工授精的技术是提高母羊受胎率、繁殖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鸡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种蛋孵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鸡人工授精周期以6d 为宜,鸡人工授精种蛋孵化率高于自然交配,种蛋贮存期为7d。  相似文献   

11.
进行朗德鹅公鹅与四川白鹅母鹅的人工授精试验研究,并与四川白鹅自然交配作对比。结果表明,试验期内人工授精组母鹅产蛋率为50.18%,比自然交配母鹅低2.9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种蛋畸形率:人工授精组为11.57%,比自然交配组高2.8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率:人工授精组为90.74%,比自然交配组高5.2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蛋孵化率:人工授精组为87.36%,比自然交配组高1.1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健雏率:人工授精组为90.86%,比自然交配组高1.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从试验初步结果综合来看,在鹅业生产中有必要加快鹅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饲养二元母猪的目的主要是让其跟另一个品种的瘦肉型公猪交配,生,产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交配方式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其中以人工授精为佳。  相似文献   

13.
饲养二元母猪的目的主要是让其跟另一个品种的瘦肉型公猪交配,生产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交配方式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其中以人工授精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二倍体雄蜂并进行人工培育,测定其形态指标,明确中华蜜蜂二倍体雄蜂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复式移虫方法培育中华蜜蜂蜂王,待蜂王性成熟时进行CO2麻醉处理后放回原群,用糖水进行奖励饲喂。蜂王产下大量未受精卵,待雄蜂出房后采用颜料进行标记。雄蜂性成熟后,利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使蜂王与本群子代雄蜂进行母子回交(多雄交配)。控制蜂王产卵,将工蜂巢房中刚孵化的幼虫移至恒温恒湿培养箱(相对湿度:95%;温度:35℃)中进行人工培育。幼虫前3日龄食物配制为:蜂王浆90%,无菌水10%;第4-6日龄食物成分比例为:蜂王浆50%,葡萄糖6%,果糖6%,酵母抽出物1%,无菌水37%;从第7日龄起食物比例为:蜂王浆43%,葡萄糖9%,果糖9%,酵母抽出物1%,无菌水38%,直到幼虫进入排便期为止。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人工培育和蜂群工蜂巢房出房的雄蜂进行倍性鉴定,并对蜂群工蜂巢房出房的单倍雄蜂和二倍体雄蜂进行形态指标测定比较。【结果】室内人工培育的中华蜜蜂总羽化率偏低,平均为36%,其中26.9%为雄蜂;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雄蜂倍性发现人工培育的雄蜂92%为二倍体,蜂群工蜂巢房中出房的雄蜂82%为二倍体雄蜂;形态指标测定显示,二倍体雄蜂的初生重与生殖器官重分别为99.78和6.05 mg,均比单倍体雄蜂(分别为105.64和7.02 mg)显著偏小,而前翅长、前翅宽、翅钩数等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中华蜜蜂近亲交配的蜂群会产生二倍体雄蜂,部分二倍体雄蜂可在蜂群中发育至成蜂出房,其形态指标与单倍体雄蜂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研究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群内的工蜂繁殖现象,探讨蜂群的工蜂监督效果。【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蜂王自然交尾的蜂群作为对照。蜂王成功繁殖后7周,利用蜜蜂微卫星DNA技术检测蜂群内的雄蜂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还是由工蜂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果】所有蜂群中的雄蜂都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论】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饲养的蓝狐、银狐体型小,本交配种难,我们采用芬兰进口的蓝狐、银狐人工授精,效果非常好.如用本交配种公母比例1:5只.人工授精公母比例1:70~100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少养种公狐,节省饲料,降低养狐成本,提高优良种公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娄志荣 《农家致富》2006,(21):40-40
獭兔繁育技术要点一、配种方法1.自然配种公、母兔同笼,任其自由交配.称为自然配种。2.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就是不用公兔直接交配,而是人工采集公兔的精液,经品质检查、稀释后,再输入到多个母兔生殖道内,使其受胎。其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良种公免,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疾病传播,克服某些繁殖障碍。免为刺激性排卵动物,因此,在输精前可用不育公兔诱使或注射促排卵素(LRH3)等激素刺激母免排卵。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优秀公羊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输到发情母羊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羊自然交配的一种方法。1人工授精的好处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超过自然交配的很多倍,如1只种公羊自然交配30~50只,最多能达到80只,而人工授精(鲜精)能配3000只,冷冻精液能配6000只以上,常年采精配种可达20000只。  相似文献   

19.
与自然交配相比,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人工授精能充分发挥优秀公鸡的利用率,减少公鸡的饲养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克服公母鸡的个体体重差异、品种间差异及笼养种母鸡自然交配困难,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原因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农户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大部分效果明显,如发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等,而有的养殖大户效果却差,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比自然交配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为什么都是人工授精,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呢,作者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