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基因的表达,挖掘重要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技术以及qRT-PCR方法,研究莲藕(‘美人红’)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根状茎膨大始期和中期,淀粉合成缓慢,而膨大后期,淀粉粒明显增大,淀粉含量快速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根状茎膨大过程中34个基因参与了淀粉代谢;差异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显示,LrGBSS、LrSBEI、LrSBEII和 LrSBEIII 4个基因在膨大后期表达量显著增加;q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上述4个基因与根状茎中淀粉合成密切相关。【结论】莲藕根状茎膨大时淀粉积累主要在膨大后期,LrGBSS、LrSBEI、LrSBEII和 LrSBEIII 4个基因的表达影响莲藕根状茎淀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莲藕膨大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莲藕膨大过程中,测定其干物质、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研究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莲藕膨大过程中均逐渐上升,至膨大后期有一个急增过程;还原糖含量先有所上升,膨大中期迅速下降,至膨大后期维持较稳定水平;可溶性总糖含量从膨大始期至膨大中期平缓上升,至膨大后期则迅速增加。莲藕根状茎的储藏物质主要为淀粉。  相似文献   

3.
利用设施大棚栽培浅水藕,可促使莲藕根状茎提前膨大,有效填补市场的时段空缺,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不同浅水藕品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设施栽培,对比品种性状、品质、产量等,探索出前茬作物对浅水藕种植的影响及适合阜宁栽培的莲藕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莲藕根状茎膨大过程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探讨其与莲藕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4个莲藕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比色法,分析了根状茎膨大过程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及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ase)、淀粉合成酶(SSase)和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蔗糖的含量高峰分别出现在莲藕根茎的膨大前期、中期、后期。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在膨大中期前上升缓慢,到后期含量急增,总淀粉含量可达鲜重的11.1%~12.7%,其中支链淀粉始终约占总淀粉的70%。ADPGPase和SSase 在各相同膨大时期品种间差异明显,而Q-酶差异较小;3种酶表达上存在明显的时段特征,SSase表达最早,膨大前期即达峰值,ADPGPase和Q-酶活性的表达则相对较迟,均在中期达最大值;ADPGPase和SSase的活性峰值与后期总淀粉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0(P<0.01;n=12)和0.8458(P<0.05;n=12);Q-酶活性峰值与后期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90(P<0.05;n=12)。【结论】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对成熟期莲藕根茎的总淀粉含量起关键调控作用;淀粉分支酶则调控根茎支链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问:莲藕的需肥规律有哪些特点? 答:莲藕以膨大的地下根状茎为食用,是需肥量较大的农作物。在667平方米1800千克鲜藕的条件下.莲藕大约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7.7千克,纯磷(P2O5)3.0千克,纯钾(K2O)11.4千克.莲藕对氮磷钾纯养分的吸收比例大致为1:0.38:1.5。  相似文献   

6.
在地笋根状茎膨大期间,对地笋根状茎的鲜质量、干质量、茎粗(最大直径)、茎长、体积、节数、节间长以及库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对膨大的主要指标构建数学模型,推断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笋根状茎膨大过程中,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速率均表现为慢—快—慢,呈"S"形曲线,鲜质量与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最大直径)表现为前期迅速增加,后期缓慢增加,茎长表现为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接着又缓慢增加,膨大早期以增粗为主,膨大后期以增长为主;地笋根状茎的体积变化表现为前期缓慢增加,后期迅速增加,生长速率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较鲜质量快速增加的初始时间晚15d,说明地笋根状茎的膨大早期以质量增加为主,后期以体积增加为主;地笋根状茎节数随膨大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增加速率为慢—快—慢,平均节间长则表现为持续变短;地笋根状茎的库活性在膨大前期迅速增强,维持一段时间度后呈现下降趋势。对地笋的鲜质量、干质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体积进行回归建模,均拟合良好,运行数学模型,得出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测量值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 d、97 d、118 d、139 d、160 d和190 d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不施钾处理高出20%以上,适量氮处理的产量比不施氮处理高出2.3倍以上。施氮过量时,莲藕膨大形成的时间推迟,且适量氮处理的莲藕最终产量比2倍适量氮处理高出1.2倍以上。适量的钾、氮营养可以提高莲藕膨大前、中期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膨大中、后期淀粉含量,表明适量的钾、氮营养能明显改善莲藕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钾、氮营养对莲藕膨大过程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钾处理(不施钾和适量钾)和3个氮处理(不施氮、适量氮和2倍适量氮),分别于子藕移栽后76、97、118、139、160和190天收获莲藕膨大茎,记录其鲜、干重,分析还原糖、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当钾、氮营养不足时,莲藕茎膨大形成的时间提前。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中期,适量钾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钾处理;在莲藕膨大茎形成早期,适量氮处理的产量低于不施氮处理;在莲藕膨大茎成熟后,适量钾处理的莲藕产量比  相似文献   

9.
以藕莲(Nelumbo nucifra Gaertn.)品种新一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藕莲植株生长及根状茎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GA,显著地促进藕莲侧枝抽生、叶片数、株高和根状茎重量的增加,而6-BA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叶片数、叶片大小和促进了莲鞭节间的伸长;CCC和PP33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叶片和莲鞭的抽生与生长,但CCC显著地增加了叶片大小,而且叶色变深.CCC和6-BA能促进藕莲根状茎的膨大,CCC尤为明显,而GA3抑制或推迟藕莲根状茎的膨大.  相似文献   

10.
<正> 1.利用魔芋根状茎繁殖种芋。魔芋的茎膨大成球茎,称球状茎。球茎上面围绕顶芽生长10多条如根样的茎就叫根状茎,是繁殖种芋的好种源,根状茎有分节,每节有一个幼芽,顶端膨大,有2~3个顶芽。利用根状茎繁殖种芋,可全条繁殖,也可切段繁殖。但切段要保留2~3个节,保证有活芽1~2个。切茎后在阳光下晒1~2天,并用草木灰抹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真空低温油炸藕片的加工工艺,为莲藕深加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莲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法对真空油炸藕片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得出真空低温油炸藕片的最佳加工工艺为藕片切片厚度3 mm、油炸温度90℃、油炸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所得藕片感官评分92分,含油量10.8%。[结论]该加工工艺可用于莲藕深加工生产藕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田挖藕机机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履带浮筒式挖藕机底盘。该底盘主要由机架、行走装置和可拆卸浮筒等组成。采用有限元对挖藕机底盘机架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底盘机架等效应力和总体变形云图,依此对其薄弱和冗余部位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ADAMS对其机动性开展了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转弯和爬坡时履带链条间作用力相对直行时分别变大约30%和10%,最大侧翻边界角度38.6°。开展了底盘田间行走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底盘液压马达最大输出扭矩≥740.44 N·m,原地转弯直径≤2.5 m,在硬土层滑转率≤ 3%,底盘上下田方便,行走稳定,可爬≤25°坡面,行走及通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莲藕机械化采挖技术与装备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莲藕产品的开发、工艺制定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特定品种的莲藕中分离纯化出莲藕淀粉,研究莲藕淀粉及其级分的颗粒特性。[结果]莲藕淀粉成分含量为:水分14.17%、灰分0.95%、粗蛋白0.34%、粗脂肪0.28%、总磷14.50 mg/100 g、直链淀粉24.76%。莲藕淀粉有圆形和椭圆形颗粒,其粒径分别为14.30、61.48μm。天然莲藕淀粉的晶体结构为B型,直链淀粉为V型,支链淀粉无明显晶体结构。天然淀粉及其级分的晶体崩解温度与起始玻璃化温度均较接近,但晶体崩解所需热量差别较大。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5.8~73.8℃。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莲藕淀粉在95℃的膨胀度为24.497,属于中等膨胀型淀粉。  相似文献   

14.
刘纪红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07-6308
[目的]为分离和鉴定莲藕中的多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薄层层析色谱法,以硅胶G60为固定相,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为流动相,以儿茶素为对照品,用FeCl3-K3Fe(CN)6为显色剂,对莲藕多酚酯相组分中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不同的展开剂对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莲藕多酚酯相展开的第2个斑点与标准品儿茶素所对应的斑点Rf值相同,初步确定莲藕多酚酯相中有儿茶素成分。薄层层析利用所选的6种展开剂均得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其Rf值在0.49~0.61范围内,符合薄层层析中Rf值定性的要求。[结论]薄层色谱高效、灵敏、快速,为初步鉴定莲藕中的儿茶素化合物提供了较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78-13381
[目的]为香菇、莲藕的加工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香菇和鲜莲藕为主要原料,以凝固型乳酸茵饮料加工工艺为基础,研制香菇莲藕乳酸茵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汁23%,莲藕汁58%,脱脂奶粉10%,白砂糖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h,接种量2.8%。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呈乳白色,酸甜爽口,香味浓郁,既具有莲藕的清香,又保存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可达到营养互补,保健增效的效果。[结论]该研究研制出了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复合果蔬汁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16.
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莲藕科学施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施用氮磷钾配比肥料及有机肥对潮土性水稻土和黄棕壤性水稻土上莲藕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母质类型的水稻土上,莲藕的长势长相和总产量相差不大,但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施K肥产量效果优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P肥产量效果明显差于黄棕壤性水稻土,施有机肥和N肥的产量效果基本一致。2种类型水稻土上莲藕产量与不同阶段立叶总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N、P和K的净吸收量之比平均为1∶0.25∶2.71,黄棕壤性水稻土上平均为1∶0.36∶5.43,说明莲藕对K素的需求明显高于N素。[结论]2种土壤比较而言,潮土性水稻土上莲藕的N素利用率较高,K素利用率较低,P素利用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繁殖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用藕带可保持其优良的观赏性状,又有利于在混杂大田中选育优良品种。以株型不同的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的6-BA、NAA处理,作用在藕带顶芽生长点,比较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藕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吸湿纸浸湿植物生长调节剂包住藕带生长点,并用保鲜膜包裹,能明显促进藕带的生长、增加新芽和种藕数量;在参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2.0 mg/L+NAA 20 mg/L处理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法优化软包装莲藕片护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松  伍玉菡  陈敏  宋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34-136,144
[目的]研究软包装莲藕片的护色工艺,为莲藕片软包装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莲藕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护色工艺进行优化。选择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亚锡二钠、焦亚硫酸钠、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为护色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每种护色剂对贮藏期内莲藕片褐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藕片的护色液配方。[结果]软包装莲藕片在贮藏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4种护色剂均能有效抑制莲藕片的褐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软包装莲藕片的复合护色剂配方,具体配方为柠檬酸亚锡二钠300 mg/L,EDTA二钠150 mg/L,植酸200 mg/L,焦亚硫酸钠100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抑制莲藕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用新鲜莲藕获得自制藕粉为参照,对从市面上所购买的十种不同品牌纯藕粉样品进行含量测定、观感识别、色素检查、糊化温度的测定以及紫外分光测定综合检验。实验发现,大部分的藕粉均未达到国家标准。正确判断所购藕粉的真假,要结合观感识别、糊化温度等进行综合比较,判断出所购藕粉的真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