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石黄高速公路衡水段的盐碱土壤影响绿化苗木成活、生长及保存这一情况的客观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改良盐碱土壤,将盐碱土壤对苗木的危害降至最低,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盐碱土壤的绿化水平,营造较好的绿化效果和运营环境,并总结出适宜盐碱土壤绿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对于同行业和其他盐碱地区的绿化及作物栽植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干旱大伤苗木元气。苗木体内水分是它的生命源泉。冬季无雨干旱严重,使苗木吸水和失水之间形成不平衡状态,造成树体原生质脱水增多,代谢强度自然减弱,苗木生活力大大降低,土壤长期(150多天)得不到水分时,苗木就会接近生理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处  相似文献   

3.
吸水剂(又称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的水,膨胀成凝胶;遇干旱又可释放其吸收的水分,改善根系周围土壤的干旱环境,帮助苗木度过“旱关”,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绿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第一,高速公路绿化立地条件差,往往存在土壤瘠薄,特别是中间隔离带地势高并且受行车的影响,容易干旱;第二,由于车流量大,速度快,养护管理风险大。因此栽植成活率在高速公路绿化中尤其显得重要。影响成活率的因素很多,有工程管理水平,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苗木的成活率相对较低,通过对苗木的种植条件、苗木选择、种植技术和后期管护等几个方面实际种植研究分析,有效的提高了中央分隔带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苗木种植实际应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壤保水剂     
土壤保水剂是一种新型化学农林业抗旱材料.在干旱地区农林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保水剂又称高吸水性聚合物,是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超高吸水和保水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按其制造原料不同.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类和聚合物类,产品形态有粉浓状、片状和纤维状。目前我国已研究出吸水率达3000倍以上的高分子聚合物。保水剂在实际应用中是通过自微机的吸水、保水特性将植物不能持续利用的重力水保蓄起来.减少土壤水份蒸发,具有明显的抑蒸保墒效应。于旱时保水剂可将保蓄的水分慢慢释放供植物利用,从而为植物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水分生态条件和水分供需条件。因此,在农林、园艺等领域被广泛用作土壤保水剂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7.
苗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肥的途径有二:一是经过根毛、表皮、外皮、皮层之类各细胞内部流进中柱导管;另一个是经过细胞间隙被吸进组织内部。前者是主动性吸水,它与细胞质的浓度和活力有关。后者是被动性吸水,是由于地上部分蒸腾引起导管产生负压所致。至于主动性吸水,即使把地上部分切断后,由于根的吸水作用,水分仍被送往地上部分,而由断面流出。如在树木生长期间根系吸水强烈时采伐,或采伐后持续相当长时间内,仍会从伤口流出水分。落叶阔叶树将开叶之前,根的吸水作用开始旺盛,经常可以看到水分从伐桩断  相似文献   

8.
生物吸水胶应用于育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生物吸水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胶土水分交换动态,吸水胶×肥料对土壤水分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多地点大田育苗,造林和农作物试验。基本搞清了吸水胶吸水保水性能的特点。吸水胶用于育苗,造林和农作物的技术要点是:(1)育苗以每个容器(1株苗)0.3~0.7克为宜。苗木生长量增加10.18%~12.65%。(2)用于造林应当在整地后,先施吸水胶,待下雨后栽植。用量1~4克/株。施肥作业应先施吸水胶,待下过雨,胶吸足水之后进行。  相似文献   

9.
高吸水性树脂(简称吸水剂)具有保水、吸水、保温、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性和肥力等特性,是控制造林初期苗木失水,保持苗木活力的有效物质。它能够吸持自身重500—1000倍的水,并能重复吸水,而且吸  相似文献   

10.
呼包高速公路上栽植侧柏,其成活受水分和栽植埋深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在排除苗木质量问题、解决水分等因素影响外,苗木栽植埋深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呼包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侧柏栽植成活的适宜深度为0~10 cm。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科学》杂志1990年第11期报道,利比亚正尝试一项独特的绿化沙漠的计划,即在沙漠造林地带栽植苗木的同时,栽植一些经过特殊设计而制成的塑料树,以此来促进绿化进程。 塑料树高7—10mm,采用耐火性聚乙烯材料。塑料树的硬质管状树干内部是具有吸水性的聚乙烯,并利用毛细管现象中的吸水力,使塑料树如同真树一样,在树干内储存露水和潮气中的水分。白天,塑料树自动地慢慢排放出水分,经长年后就可改变气候,降雨于沙漠地带,最终达到绿化沙漠之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工程概况的介绍以及对绿化地段立地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在干旱缺水、土壤碱性大、孔隙度小的立地上进行高速公路绿化的一整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取土壤改良、精心栽植、科学管护等技术措施,可大大提高逆立地条件下所栽植苗木与种子播种的成活率,部分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春季移植落叶松幼苗,成活率之所以不高,主要是苗木经过越冬贮藏,上部因缺水而干梢,下部主根粗,侧根少,移植初期吸收土壤中水分的能力差,使根部吸水与茎叶蒸腾失去平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近年来我县的一些林场苗圃采用栽前水浸苗根的办法,提高了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具体做法是:栽前一天,取越冬苗立摆在事先挖好的水沟里 (或容器中),使苗根全部浸泡在水中一昼夜,然后移植。这样可改善移植初期苗木水分供应状况。  相似文献   

14.
谭斌 《湖南林业》2004,(8):18-18
对绿化苗木栽植时的修剪,是为了减少苗木上部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使苗木树形尽量美观。如在起苗、运苗、栽植过程中伤及根系,就会造成根系不能输送养分与水分,而使苗木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聚合物型土壤固结剂对土壤的固结性能与抗运输振荡性,同时探索聚合物型土壤固结剂在苗木移栽上的应用技术,以期能形成苗木移栽的新技术,并将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逐步扩展到造林绿化的生态环境工程中。【方法】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壳聚糖(CA)为主要原料,以聚乙烯醇(PVA)为助剂,通过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型土壤固结剂。以华北地区的特色土壤褐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模具将土壤制备成土柱样品,将制备的聚合物型土壤固结剂均匀地喷涂在土柱表面,土柱的表层形成一层坚硬的胶膜,并采用2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检验固结土柱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抗运输振荡性。最后,以桑树幼苗、沙地柏幼苗和大叶黄杨为移栽对象,将聚合物型土壤固结剂在苗木移栽上进行了应用探索。【结果】当共混型土壤固结剂的制备条件为醋酸溶液浓度20%、胶液pH值4.5、共混温度40℃,KGM、CA与PVA含量分别为4.5%、4.5%和6%时,该配方的固结剂对土柱的固结效果最好,固结土柱的抗运输震荡性能最佳。【结论】通过2种不同的抗运输振荡测试方法检验了固结土柱的抗运输震荡性,发现制备的KGM/CA和KGM/CA/PVA共混型土壤固结剂满足了固结土球在苗...  相似文献   

16.
正在城市绿化中,不同种类树木的广泛应用,对苗木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昌吉州当前的苗木培育形式仍然沿用传统栽培方式,田间种植和管理相对粗放,难以做到针对苗木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进行科学的土壤营养与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大部分苗圃地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不进行整形修剪,放任生长,造成苗木质量不高,达不到绿化需求。市区道路绿化树的质量要求:绿化苗木干高粗壮,匀称通直,木质化程度高,分枝点一般在2.5~3 m,枝叶繁茂,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生长发育良好,能较快起到绿化美化效果。由于园林植物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植物品种之间的繁育技术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介绍银杏、枫杨苗木培育技术,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苗木在造林初期,由于根系尚未恢复功能,它的吸水和吸收营养的能力相当低。但苗木叶面的蒸腾作用在继续进行,尤其在春季干旱、风大、温度高的条件下,它的蒸腾会更大,这就导致了苗木体内的水分失衡,造成苗木生理干旱、从而使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达到出圃标准,且苗木径、高生长差异小的1年实生山杏苗为材料,通过5次重复,5个浸苗时间及起苗后不同晾晒时间处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的吸水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呈正相关,当苗木吸水在15~24h时,成活率可提高13.8~15.8个百分点;苗木起出后,在露天晾晒,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造林成活率下降的越严重。因此,造林前苗木浸泡15~24h,确保苗木本身有充足的水分,苗木在起苗、贮藏、运输及造林过程中,减少自身水分消耗,是保障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域绿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的高速公路路域绿化管理系统是通过采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SUPERMAP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系统中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无逢融合,对各分系统进行整合,提供一个界面友好、使用、维护、升级方便的软件系统,为高速公路环境绿化养护管理部门把握全路域的树木绿化状况及对不同绿化配置下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和决策依据。1系统结构及技术特点该系统由6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绿化信息录入维护系统、绿化信息查询系统、各绿化区域的苗木生长与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全路域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20.
希腊Ioannina大学医学院实验生理学教授George Killistratos与沙特阿拉伯研究人员,经多年试验研究,找到一种适用于炎热干旱沙漠地区和砂砾质土壤上造林的新方法。用这一方法造林时,先在50升的塑料袋中裝入10升Perlite、100~200毫升吸水聚合物(如Agrosok,Terrasorb,Aquastore或Evergreen—500)、泥炭、有机与无机肥料、掺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灰渣和能防止苗木速长的生物激素的土壤混合物。也可根据苗木大小使用小至25升,大至200~300升的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