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对313只多寒杂交一、二、三代,萨寒杂交一、二、三代及少量纯种多塞特和萨福克绵羊进行了连续4胎次的一年两产繁殖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此一年二产组合技术使肉绵羊达到7.5个月产1胎的高频繁殖水平,情期怀孕率为62.30%,显著提高了肉绵羊的繁殖能力,而且降低了技术应用成本,简化了操作过程,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4,(9):47-49
试验旨在测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指标。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纯种萨福克羊、萨寒杂交一代(F1)、萨寒杂交二代(F2)成年母羊各50只,后代母羔各15只,测定其生长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萨寒F1母羊的羔羊成活率虽比萨福克纯繁母羊低,但产羔率均高于萨福克及萨寒F2;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萨福克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萨寒F1和萨寒F2(P<0.01),但萨寒F1日增重比萨寒F2提高15 g/d;萨寒F1在体长、体高、胸围、管围方面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萨寒F2,体高、体长分别比萨福克提高2.16%、4.14%。  相似文献   

3.
《新疆畜牧业》2006,(4):F0004-F0004
新疆玛纳斯新澳肉用种羊纯繁有限公司系自治区肉用型绵羊纯繁企业,畜牧厅定点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纯种繁育基地。公司依托新疆农业大学科技优势,并与动物营养试验室建立合作关系,采用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标准化生产模式进行规模化的纯种繁育。利用外源激素诱导同期发情和繁殖季节自然发情,开展鲜精人工授精和冻精冷配等技术方案,进行肉用种羊纯种繁育、杂交利用研究199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又获自治区科技成果展示会金奖。在不同品系间优化杂交组合,筛选最佳杂交方案开展高代级进杂交试验。目前,公司存栏2500余只,其中萨福克、无…  相似文献   

4.
新疆属于中国西北相对高寒地区,冬夏时间较长,春秋则较短,绵羊自然发情配种普遍在7~10月,一年一产。为了提高养羊效益,实现绵羊养殖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配合兵团《牛、羊繁育新技术示范与应用》课题的开展,笔者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利用人工诱导技术对后备母羊进行人工配种,结果经技术处理后的母羊受胎率及繁育率等性能指标与繁殖季节比较效果较好,现就绵羊诱导发情繁育技术的示范情况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部地区四季明显,大部分地方绵羊品种表现为季节性繁殖。开展高频繁殖要解决的关键就是解决非繁殖季节发情率、配种受胎率的问题。用CIDA阴道埋置12~14d撤栓,撤栓同时肌注PMSG 330IU/只。3个品种类型,发情率最高的是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达到88.1%;次之是萨福克×杜寒杂三元杂交母羊,为86.7%;第三是萨福克×细毛羊F3,为85.2%。发情后12~18h腹腔内窥镜子宫角冻精配种,受胎繁殖率最高的是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达到178.5%;萨福克×杜寒杂三元杂交母羊和萨福克×细毛羊F3,为138.1%和138.4%。羔羊初生重:以萨福克×细毛羊F3母羊羔羊初生重最高,达到3.33kg/只;杜泊×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杜寒杂生产的羔羊初生重分别为2.76kg/只和2.8kg/只。绵羊的冻精配种,利用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受胎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绵羊不同杂交组合方式的产羔性能以及羔羊的生长性能,试验分为四个组,每组10只能纯种小尾寒羊,对照组的父本为小尾寒羊,试验一组的父本为无角陶赛特,试验二组的父本为澳洲白,试验三组的父本为萨福克,研究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纯繁的产羔率为265%,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的产羔率(P0.01),出生到6月龄的体重、胸围,澳寒、陶寒显著高于寒寒与萨寒(P0.05)。  相似文献   

7.
北京燕顺牧业于 2 0 0 2年 9月 11日由澳大利亚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萨福克三个品种高产肉用绵羊 5 3 9只 ,由于此期正是澳大利亚绵羊的非繁殖季节 ,再加上进口种羊刚刚度过运输、隔离、检疫长达三个多月的应激状态 ,并且由放牧饲养转变为全舍饲圈养 ,因此母羊表现发情症状不明显。为达到迅速扩繁的目的 ,我们利用国产药物对 2 5 9只乏情期母羊进行了诱导发情处理 ,结果发情 167只 ,诱导发情率 64 5 % ;第一情期受胎 111只 ,第一情期受胎率 66 5 %。有效地解决了进口肉用绵羊非繁殖季节的正常繁殖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择神木县畜牧科技示范园种羊场1.5~3岁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四种繁殖母羊共600只,将其纯种萨福克羊和萨寒、陶细、德细二元杂交肉羊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PG、阴道栓+FSH和阴道栓+PMSG处理,处理后96 h观察结果表明:Ⅰ组的四种羊同期发情率为:萨福克羊58.3%、德细52.9%、萨寒63.3%、陶细57.5%;Ⅱ组相应为:71.9%、78.1%、83.3%、82.1%;Ⅲ组相应为:85.7%、81.8%、87.1%、81.6%。试验Ⅱ、Ⅲ组处理的母羊发情率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母羊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综合效果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四种羊以萨寒羊同期发情率最高。三种处理的母羊受胎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9):58-61
为了研究2个品种杂交F1后代的生产性能,通过引进的国外肉用品种澳洲白绵羊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分2组,分别是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组(寒×寒)和澳洲白羊×小尾寒羊组(澳×寒)。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两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杂交的F1后代公母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澳×寒杂交组合母羊繁殖性能低于寒×寒组,但F1羔羊成活率高于寒×寒组;澳×寒杂交组合F1后代公母羊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和胸围、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12月龄屠宰体重、胴体重、骨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或P0.05)。因此,可以得知用澳洲白绵羊杂交小尾寒羊后,仍保持较高的产羔率,F1后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明显提高,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良河北省农牧交错带肉羊品种,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试验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存活率,测定并分析初生及1月龄羔羊体重和体尺指标,并与小尾寒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萨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分别为210%和220%,存活率分别93.33%和84.54%;萨寒杂交F1代初生体重、体尺以及母羔胸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公羔1月龄体重和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萨寒杂交F1代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多增重1.56 kg/(只·月),经济效益增加49.92元/只。说明萨寒杂交F1代稳定遗传了父本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等优点,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舍饲肉用绵羊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神木县畜牧科技示范园种羊场1.5~3岁健康、中等以上膘情的四种繁殖母羊共600只,将其纯种萨福克羊和萨寒、陶细、德细二元杂交肉羊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用PG、阴道栓+FSH和阴道栓+PMSG处理,处理后96 h观察结果表明:Ⅰ组的四种羊同期发情率为:萨福克羊58.3%、德细52.9%、...  相似文献   

12.
萨福克、陶赛特肉用种羊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RID装置对纯种萨福克、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进行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处理。结果表明,110只萨福克母羊第1、2情期产羔率分别为43.6%和69.1%;170只无角陶赛特母羊第1、2情期的产羔率为44.1%和72.9%,诱导发情处理羊的受胎率,比自然发情受胎率分别高15%和5%。试验还探讨了气候条件对肉用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100只健康无病的成年小尾寒羊繁殖母羊分成4组,每组25只,分别与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波德代羊和小尾寒羊成年种公羊杂交,测定母羊繁殖性能、杂交一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肉羊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萨伊寒、陶伊寒、波伊寒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虽比小尾寒羊纯繁母羊低,但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伊寒F1、萨伊寒F1和波伊寒F1羔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均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约0.05),其中陶伊寒F1、萨伊寒F1杂交效果差异极显著(P约0.01),波伊寒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低于陶伊寒F1、萨伊寒F1。  相似文献   

14.
肉羊品种改良是关系到肉羊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由于绵羊属于季节性发情动物且自然发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10月份,依靠自然发情配种,延长了配种周期和产羔时间,极大地影响了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应用诱导发情技术可以缩短繁殖周期,提高肉羊的产羔率,使母羊集中诱导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便于集约化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内蒙古中敖畜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萨福克母羊的繁殖力,在内蒙古赤峰市采用CIDR+ PMSG诱导发情的方法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78只地方良种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纯种萨福克、道塞特、德国美利奴为父本,分成三组杂交组合,寒×寒为对照组;对其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活羔率、产羔率等)和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情况(出生平均重、30日龄、60日龄平均体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杂交繁殖性能和杂交一代羔羊的早期生长发育来看,萨×寒组合是本次试验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16.
绵羊人工授精是指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采集公羊的精液,经检查、稀释、保存等特定方法处理后,用器械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使其妊娠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主要有:发情鉴定、精液采集、精液处理、精液输入4大步骤。绵羊人工授精在当前仍然是先进的繁殖技术之一,在绵羊的杂交改良、新品种育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绵羊的人工采精和授精操作是否规范、细致是关系母羊受配率的主要因素。如采精操作不当,直接影响精子的质量,甚至会导致公羊失去繁殖功能,同样,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同样会导致发情母羊受配率,严重亦会造成母羊失去繁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绵羊人工授精是指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采集公羊的精液,经检查、稀释、保存等特定方法处理后,用器械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使其妊娠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人工授精在当前仍然是先进的繁殖技术之一,在绵羊的杂交改良、新品种育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绵羊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人工授精是指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采集公羊的精液,经检查、稀释、保存等特定方法处理后,用器械输入到发情母羊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使其妊娠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人工授精在当前仍然是先进的繁殖技术之一,在绵羊的杂交改良、新品种育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培育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奶绵羊新品种,提升绵羊养殖效益,试验以戴瑞奶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以下简称戴寒杂交F1代)羊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以下生产性能测定。1)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及小尾寒羊公羊各68只,母羊各76只进行初生和3,6,12,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测定,计算0~3月龄、4~6月龄、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分析比较二者的体重、体尺及平均日增重的差异。2)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小尾寒羊和戴瑞奶绵羊公羊各45只、母羊各56只进行6,12,24月龄的尾形态指标(尾长、尾根周长和尾中周长)测定,分析比较三者尾形态差异。3)选择6月龄戴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公羔各6只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骼重、尾重、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分析比较二者屠宰性能的差异。4)统计分析2018—2020年期间戴寒杂交F1代初产母羊(478只)和经产母羊(201只)的繁殖性能,以及统计分析2019年2月份—2021年2月份试验场戴寒杂交F1代(213只)和小尾寒羊(30只)3月龄羔羊断奶后的产奶性能。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