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样方调查和普查的方法,经过系统调查和统计,共采集标本94种,隶属29科,73属,其中有甘草、苍耳等药用植物36种,柠条、大针茅草等饲料植物29种,沙柳、小叶杨等用材树种17种,山苦菜、沙葱等食用植物16种.  相似文献   

2.
北京树木物候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树木物候谱是根据作者等十多年观测树木的萌芽、展叶、开花,果熟和落叶等生活周期现象编绘而成,北京树木萌芽始期一般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3℃以上,少数种类在0摄氏度以上即能萌动,树木各物候期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但有一定的顺序性,树木各物候期。特别是早春各物候期与活动积温关系极为密切,北京29种树木物候谱可分为三类九型,从各物候谱的类型可以了解各树种物候学特性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了解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林业生产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农、医和生物学工作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据野外样线调查结果和资料整理统计,大明山保护区兰科(Orchidaceae)植物有29属50种,约占广西兰花种数的17.2%,具有珍稀、濒危、特有等保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植物红皮书》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统计,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共有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162种,隶属于33科92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本文对各类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分布特征及地理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种类为热带区系成分,而且在保护区内的热带低地雨林分布最为集中,栖息地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需加强管理。同时,对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内这些保护植物的价值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2010年8月下旬,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了香溪河长江入口处到峡口镇段海拔145~185m库岸带植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植物有29科、59属、64种,其中禾本科(9属11种)和菊科(8属9种)20种,这两科物种数最多;主要优势物种为荩草、狗牙根、狗尾草(重要值分别为0.9237、0.5614、0.4283),这三种植物可作为库岸消落带生态恢复的物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生态优势度呈减小趋势。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受到淹水时间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地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乔灌比为1∶0.3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数量比近2∶1,群落的季相变化不明显;以观叶植物为主(23种),观花植物为辅(6种)。并提出植物种类及配置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建筑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新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和杜仲属2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杜仲2种为种级分布新记录,报道了22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级分布新记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变种);同时报道了夏蜡梅等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内新分布点。此外,还报道了毛莨泽泻,长柄双花木分别在莲都区,开化县重新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9年12月南涧凤凰山候鸟州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访问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整理分类,初步查明了保护区范围内的植物资源种类,分析了野生种子植物资源和区系,结果表明:(1)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13科313属451种,其中人工栽培植物有11科29属38种,野生植物有102科284属413种;(2)保护区内共有12个群落组成;(3)保护区内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唇形科、蓼科植物为主;(4)保护区的植物在科级水平热带分布较温带分布更具紧密性;属级水平与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有紧密联系,说明保护区在植物区系上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从种级水平来看,保护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国特有植物;(5)保护区内资源植物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植物,对于经济价值较高,原料需求量大的种类,应积极进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等。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4种,隶属于28科,其中,在外来入侵植物中,菊科最多(34种),占总数的29.8%;豆科次之(14种);禾本科排第3位(11种)。从入侵湖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总体构成来看,以来自美洲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多(66种),占57.9%,其次为欧洲(29种),占25.4%,亚洲和非洲较少。笔者还对湖北省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从国外购入的几种彩色植物种子(苏格兰金链树,美国改良红枫,克罗拉多蓝杉,美国兰色草(基因兰),法国薰衣草等)经过不同处理以后,分别在日光温室和露地进行一系刊的播种,移栽等栽培管理措施,通过观察每一品种的播种发芽率、移栽成活率、室内室外苗木生长状况,越冬情况等,分析每一种植物的适应性,并确定能否作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香花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满足了人们视觉感官与嗅觉感官的双重要求,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海口市5所大型综合性公园的香花植物进行调查,为推动其在海口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所调查的公园有香花植物45种(含1变种,2栽培品种),隶属于29科39属,以乡土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居多;多集中于夏季开花,花色以白色为主;花香从微香型到浓香型,以芳香型为主;主要有闻香主景式、点缀配景式两种配置形式。另外,香花植物种类偏少、种植面积小、花色单调等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深圳市2021年新建的29个公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建公园中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达 345 种,隶属于91 科 251 属。其中,应用频度最高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分别为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与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与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翠芦莉Ruellia simplex和非洲凌霄Podranea ricasoliana。对公园中山石、水体、建筑、园路和广场5种景观空间中的典型植物群落配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植物配置与应用的特点。与已有深圳市优秀成熟公园的植物群落相比,新建公园的观花率上升,植物种类与色彩增加,绿化管养趋于精细化、园艺技术提升等,但存在“重观赏效果,轻功能考量”的问题。最后提出公园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议,如增加林荫树和乡土植物,注重场所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区植物有76目、182科、573属、2267种,已列入保护名录的有213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有北冬虫夏草、灵芝等132种;H类保护植物有松茸、云芝、天麻等45种;三类保护植物有猴头菌、桂皮紫其、北柴胡等36种。为了加强有关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为此,我们提出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亚加强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促进植物资源合理利用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对于植物的利用,已不满足于直接利用其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等,而是要利用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学成份。例如:从露水草中提取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理研究的对象,根据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4个指标,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1年生草本4个指标变量,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食)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5个指标变量,分别构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以重及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Betula holophila)、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 mogolica)、新疆丽豆(Colophaca soongoria)、喀什女蒿(Hippolytia kaschgarica)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1级保护,占总数的14%,裸果木等2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2级保护,贴总数的44%,梭梭等1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3级保护,占总数的38%,星毛短舌菊、盐豆木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占总数的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相同海拔海南长臂猿现有天然林栖息地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的林分结构、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探究二者生境质量差异,科学评估松树人工林恢复状况,为海南长臂猿种群生态空间扩展奠定基础。【方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海拔400~800 m区域长臂猿现有天然林栖息地和松树林潜在栖息地为对象,参照CTFS规范在2种生境分别建立59个400 m2样方,调查并分析2种类型生境内林分结构、森林植物及长臂猿食源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差异。【结果】共调查到天然林栖息地植物93科259属450种,其中食源植物43科70属86种,茜草科植物占优势;松树林潜在栖息地植物74科186属301种,其中食源植物29科46属60种,山茶科植物占优势。天然林栖息地森林的树木平均胸径6.30±5.90 cm、平均树高6.02±4.92 m、平均冠幅5.21±12.52 m2、平均冠层厚度2.10±1.65 m和植株密度6 136±1 930株·hm-2,这些林分结构因子均高于松树林潜在栖息地(平均胸径5.19±4.19 cm,平均树高5.04±...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木本攀援植物进行了详细清查,初步摸清共有70种(包括7个变种),隶属26属18科。根据攀援习性划分为缠绕类28种、卷攀类29种、吸附类6种、棘刺类7种,从开发利用方向上划分为园林型28种、果用型32种、药用型39种、生态抗逆型9种,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掌握河源市城区彩叶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及应用状况,对河源市城区主要公园、广场、单位、居住区、道路绿化等绿地开展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河源市城区绿地彩叶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62科108属149种,以乔灌木为主,有114种,占比76.51%;景观可持续时间长,全年有彩叶植物景观可赏;植物配置形式丰富多样,以基础种植、丛植、片植和列植居多。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河源市城区绿地应合理运用彩叶植物配植结构、增加乡土彩叶植物应用和加强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伏牛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牛山境内目前分布着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在医药、用材、观赏、化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状况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濒临灭绝。因此,积极、有效地保护这些濒危植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8种柏科植物的精气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在自然状态下释放出的气态有机物称为植物精气。1997~2007年间,测量了湖南、云南、新疆等地的日本扁柏、干香柏、柏木、西藏柏木、侧柏、圆柏、叉子圆柏的精气成分及相对含量;2008年测量了重庆城口崖柏的精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在珠三角地区调查了崖柏精气的医疗保健效果。结果表明:柏木的叶片、木材和林分中均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萜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显著的医疗保健功效;同科不同种的柏树精气成分及相对含量不同,各树种由高到低,依次是崖柏45种、圆柏32种、日本扁柏31种、柏木29种、叉子圆柏25种、侧柏24种、干香柏22种、西藏柏木11种;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不同,单萜变化范围46.10%~94.49%,倍半萜变化范围1.21%~87.83%,其它萜类0.47%~52.71%。崖柏是世界级的极危物种,叶片含有31种萜类、木材含有35种萜类,崖柏根雕及木屑储藏室的空气中含有33种萜类。柏树精气的医疗保健功能已得到世界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