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岸坡坡耕地不同耕地类型下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水库岸坡系统中的坡耕地为研究背景,以4种典型的耕地类型(柑橘园、玉米地、胡豆地、弃耕地)为对象,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钾、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差异显著,而且,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在不同耕地类型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有效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及pH在0~20 cm土层的不同耕地类型之间以及在0~20 cm土层与在20~60 cm土层都基本达到显著水平.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由上至下呈显著递减趋势;三大菌群数量在同一剖面不同耕地类型之间差异显著.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除了蔗糖酶活性差异不大以外,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都基本达到显著差异;而蛋白酶活性在0~40 cm土层中不同耕地之间表现不显著,其它酶活性都有较大差异.三大土壤微生物数量、五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草对梨园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清耕为对照,研究冀中生草4 a和生草8 a梨园,在0~80 cm土层内分层取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腐殖质含量,研究生草对梨园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梨园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与清耕相比较,生草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细菌数量,且随着生草年限增加,效果显著,生草8 a可以显著提高0~30 cm土层细菌、0~50 cm土层真菌和0~20 cm土层放线菌数量;生草8 a 0~10 cm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生草可以显著提高0~10 cm土层胡敏酸含量,且随着生草年限增加,胡敏酸含量升高,生草8 a 0~20 cm土层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显著高于清耕,土壤稳定性好。【结论】长期生草可以有效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增加土壤腐殖酸含量,使土壤腐殖质品质朝好的方向转化,有利于梨园土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层分段挖掘法对黄土丘陵区梨枣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枣细根根量与根长密度,均随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比根长,在垂直方向上0~40 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0~90 cm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除全P外)平均值在土层深度0~20 cm和水平距离0~30 cm土层含量高于其它各土层.相关性结果表明,吸收根根量、根长密度与土壤中的有效性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2 =0.6472、0.6869),特别是土壤中速效K、速效N的含量对于根系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限日光温室菜田土壤磷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郊区日光温室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使用年限日光温室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在土壤剖面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中全磷、速效磷主要积累在0~30 cm 耕层土壤,其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在0~80 cm土层中全磷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各土层土壤全磷含量与温室使用年限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速效磷与温室使用年限的相关性在0~30 cm土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30~40 cm土层为显著水平,而在40~80 cm 土层不显著.日光温室土壤磷素含量,特别是速效磷含量远高于一般菜园土壤,并随温室使用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在生产上应注意控制磷素化肥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湾地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环渤海湾地区13个不同地点不同种植年限的日光温室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30cm与30~60cm土层的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年限设施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普遍高于30~60cm土层,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30cm土层低于30~60cm土层。土壤中蔗糖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无显著性变化;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cm土层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30~60cm土层无显著差异。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京津冀、苏鲁和辽三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因此,为了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应适当控制连续种植的年限,本试验结果表明连续蔬菜种植年限以15a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6.
种植苜蓿及苜蓿覆盖对核桃园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核桃园生草、覆盖效果,研究了核桃园行间种植苜蓿及苜蓿刈割后覆盖行内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年试验处理后,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磷、速效氮、20~40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0~2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连续2年试验处理后,0~20cm土壤有机质,3个土层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0~20cm、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经过连续2年苜蓿覆盖后,苜蓿覆盖区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2.22~4.08个百分比点,苜蓿覆盖区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67g/kg,提高了77.8%,土壤全磷含量为0.53g/kg,提高了55.9%;苜蓿种植区20~4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7.17mg/kg,提高了22.4%。表明核桃园种植苜蓿和用苜蓿覆盖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增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间作牧草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对河北省晋州市马于镇梨园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pH、微生物群落数量、酶活性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根际土壤pH、真菌数、放线菌数和脲酶活性有垂直分布特征;二月兰增加土壤pH、放线菌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土样),降低脲酶活性;早熟禾降低pH,增加真菌数(0~20cm)和脲酶活性;黑麦草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和增加脲酶活性(21~40cm);pH与土壤深度、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放线菌量和pH、放线菌量与pH等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量与土壤深度、脲酶活性与土壤深度和pH等显著负相关,放线菌量与间作牧草显著相关。因此,该梨园中二月兰与早熟禾共同间种于2行梨树间将可能获得更好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的纽荷尔脐橙根际土壤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产园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低产园土壤酶活性。而且酶的活性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水平分布是在树冠滴水线处,酶的活性最高,由此处向内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其垂直分布是0-20 cm土层酶的活性最高,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经统计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层深度及磷水平对番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东农708为试验材料,取距地表0~15cm,15~30cm,30~45cm的土壤为栽培土壤,各层土壤以施N、P、K肥为供磷处理,以施N、K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土层深度及供磷水平对番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受施磷水平和土层深度共同影响,同一土层中供磷条件下的番茄株高、地上部干、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相同施磷水平下,0~15cm土层的番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高于15~30cm和30~45cm土层。番茄植株地下部干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0~1.5mm直径范围内总根长受施磷水平影响较大,受土层深度影响不明显。综上,不同土层深度及磷水平对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均有影响,且表层土壤施磷更利于番茄生物量的积累;根系形态受施磷水平影响较大,受土层深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甘肃省陇东地区苹果园采用垄膜集雨措施,按距主干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层深度测定土壤氮素含量。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从树体至行间方向逐渐降低,0~30 cm深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丰富;距主干50 cm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土壤硝态氮集中分布在距主干50 cm处,其中30~60、100~150 cm深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高;垄膜集雨苹果园土壤中铵态氮累积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苹果园,距主干50 cm处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与清耕(对照)苹果园相当,距主干100~200 cm范围内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低于清耕(对照)苹果园。建议甘肃省陇东地区连年采用垄膜集雨苹果园适当调整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