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良袋料栽培配方是金耳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金耳袋栽高产配方,缩短金耳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及子实体品质,试验以麸皮、豆粕、玉米粉、木屑、棉籽壳为研究因素,以金耳子实体鲜质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比率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常规熟料栽培,构建研究因素与金耳子实体鲜质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金耳栽培基质中添加麸皮、豆粕、玉米粉均能提高其产量,其影响规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木屑不利于金耳产量的提高;结合当前原料价格选出金耳栽培的适宜配方,即麸皮10.30%,豆粕2.29%,玉米粉9.15%,木屑49.57%,棉籽壳26.69%,生石膏1%,蔗糖1%。采用该配方每袋可产金耳子实体264.62 g,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比率混料设计和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麸皮、玉米粉、豆粕对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麸皮、玉米粉、豆粕均能明显增加杏鲍菇的产量,3个因素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豆粕玉米粉麸皮。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g/kg,玉米粉51.9g/kg,豆粕51.9g/kg,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g/kg,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6.9g/袋,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6.1%。【结论】用葡萄夏季修剪枝条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 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栽培秀珍菇试验,以获得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为桑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木屑、棉籽壳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15%、30%、60%、90%)栽培料配方,通过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调查各配方菌丝生长情况、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结果】4个添加桑枝屑的栽培料配方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综合各配方的鲜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表现,则以桑枝屑60%、棉籽壳25%、麸皮12%、石膏1%、石灰2%为秀珍菇高产栽培配方。【结论】利用桑枝为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是一项集循环利用、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好技术,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杨树菇属低温型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适宜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5~20℃。春季栽培一般在2—3月制袋,4—6月出菇;秋季栽培一般在8—9月制袋,9—10月出菇。一、栽培料配制配方一:杨树木屑60%、作物秸秆20%、麸皮10%、玉米粉8%、石灰粉2%;配方二:阔叶木屑80%、麸皮10%、玉米粉5%、石灰粉2%、石膏粉2%、蔗糖1%;配方三:棉籽壳80%、  相似文献   

6.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引进巨菌草为栽培基质开展秀珍菇的配方评筛,通过对10个试验配方进行菌丝生长情况、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配方3(棉籽壳25%、陈化木屑50%、麸皮15%、巨菌草10%)、配方4(棉籽壳25%、陈化木屑45%、麸皮15%、巨菌草15%)单产最高,分别为435.33g·袋~(-1)、434.67·袋~(-1),与对照配方(棉籽壳20%、陈化木屑65%、麸皮15%)无显著性差异;配方3、4的走菌时间比对照缩短了8d和14d。因此,利用10%~15%巨菌草粉替代杂木屑比较适宜秀珍菇的代料栽培,可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在白玉菇菌糠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尿素、豆粕、玉米粉,研究不同的原料组合对蚯蚓养殖效果的影响,选出以白玉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养殖蚯蚓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采用白玉菇菌糠饲养蚯蚓时,添加辅助原料是非常重要的,高氮素成分辅料的添加效果更好,表明蚯蚓对饲料中氮素的要求较高,适合于富营养饲养。蚯蚓繁殖和增重适宜的菌糠中三因素添加比例为尿素0.2%,豆粕6%,玉米粉2%。采用该营养水平,在试验条件下,单盆繁殖数为19,单盆增重为17.85 g·袋-1。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杨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及其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为平菇栽培基质的选择和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为试验材料,以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通过调整杨木屑和玉米秸秆的比例设计平菇栽培基质配方,以传统配方栽培为CK,比较分析不同配方基质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差异,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在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组成的培养基上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3种平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表现最佳,均优于其他配方,与CK最接近,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14~9.79 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最短(为24~26 d),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且最厚,菌柄长度适中且最粗,子实体外观色泽好、圆整、韧性好且朵大型好;糙皮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80 g,生物学效率为119.21%;金顶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3 g,生物学效率为114.57%;美味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9 g,生物学效率为118.54%。【结论】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适宜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的栽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比率混料设计方法,探讨影响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因素。研究表明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玉米粉5.19%、豆粕5.19%、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3.3 g/袋。由此可见,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是培养杏鲍菇的优质原料,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