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前栽培的平菇菌株多属中温和低温型品种,不适应我市高原型亚热带气候。为了筛选高温型、耐干旱、抗杂菌能力强的平菇菌株,1981年我们先后从外地引进8个平菇菌株,经试验观察,在我市夏季出菇的只有“侧5”和“成都平菇”,而“侧5”的优良性状更为突出,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平菇为试材,以不同比例的枸杞枝屑为主要原料,采用袋栽方式栽培平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并在原试验配方基础上优化基质结构。结果表明:枸杞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但无论枸杞枝屑作为低温型平菇栽培基质还是高温型平菇栽培基质,以枸杞枝屑45%、玉米芯40%、麦麸10%、石膏粉2%、胡麻饼2%、过磷酸钙1%为最佳配方;在此配方下平菇表现为菌丝生长势较强,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3.
七个高温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高温平菇为夏天地产食用菌上市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频繁,加上平菇抗高温能力有限,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平菇种植专业户栽培水平,结合平菇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笔者从江都和高邮引进5个高温平菇菌株与本地高平30和川3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市夏季栽培出菇的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1)
组合香菇、金针菇、茶树菇菌渣栽培平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研究不同菌渣组合栽培平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渣组合均能够栽培平菇,试验最佳菌渣组合为香菇菌渣100 kg,金针菇50 kg和茶树菇0 kg。菌渣栽培平菇可以节约棉子壳用量,提高种植者效益。  相似文献   

5.
平菇因适合室内及温室塑料大棚、人防工事、菜窖等处栽培,目前平菇的栽培面积在大幅度增长。为了提高平菇栽培的经济效益,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同时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平菇菇种,我们在现存的菌种中挑选了3个以前未做过出菇试验的平菇菇种,做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11个平菇菌株的区域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自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的10个平菇菌株及当地生产上栽培最广泛的1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结果选出了当地当季的栽培品种:9月初栽培,以灰白色新831为主,搭配高抗豫平5号;灰黑色以平菇99为主,搭配亚光一号、CCEF89。  相似文献   

7.
选取玉米芯/醋糟、麸皮、石灰为3个试验因素,采用L_9(3~3)正交法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的栽培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玉米芯、醋糟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是配方5 (50%玉米芯/40%醋糟、麸皮20%、石灰4.5%),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10.8%。该研究结果为利用玉米芯和醋糟栽培平菇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蓁  姜新良 《食用菌》2009,31(4):27-28
平菇是我市上市销售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近年栽培规模达250万袋,而秋季平菇占到全年平菇栽培总量的80%左右,是我市平菇周年栽培的主要季节。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在苏州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从本市挑选了有多年栽培经验的两个专业户作为栽培试验示范点,将2006年我市选育成的港平1号同引进韵平菇菌株及本地主栽品种作对照试验,确定适合本市秋季栽培的平菇菌株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立彤  徐汉乙 《食用菌》2000,22(5):24-25
平菇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深受菇农的欢迎。但近年来棉壳价格上涨,而平菇价格下跌,严重影响了平菇生产的发展。我市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一般作燃料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降低平菇的生产成本,近两年笔者进行了不同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菌株 平菇杂 -1 7。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为棉壳培养基。1 2 栽培料配方 A A1:棉壳 83 4 %,玉米粉 1 5%,OSP1 %,KH2 PO4 0 1 %,尿素 0 5%;A2 :棉壳 83%,玉米粉 1 5%,OSP1 %…  相似文献   

10.
平菇液体菌种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平菇固体菌种栽培中常用的5个平菇菌株作为供试菌株,制备液体菌种,采用熟料袋栽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综合分析各菌株栽培特性表明,CCEF89菌株在菌丝活力、长势以及抗杂菌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产量高、菌盖厚实、韧性强,不易破碎,商品性好,是进行平菇液体菌种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平菇栽培的方式很多,诸如阳畦、大棚、床式、袋式、套种间作、结合式等,一般生物学效率在150%左右,后期管理中病虫害严重,大面积高产较困难.为寻求最佳的高产栽培模式,笔者在调查总结菇农种菇经验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菌棒覆土墙式高产模式的研究课题,通过联合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及专业户进行试验,均取得了高产效果.一、试验材料培养材料为棉子壳.平菇菌株供覆土墙式试验的有平菇539(栽培500袋)、平菇117(栽培200袋)、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平菇86(栽培120袋).供作对照的菌株为平菇86(栽培120袋)和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每个袋装棉子壳干料1.5公斤.覆土  相似文献   

12.
马文邦  王孟良 《食用菌》1992,14(6):40-41
草木灰是一种碱性农家肥料,含有平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磷、钾、钙、镁等多种营养元素.我们自1990年开始用草木灰作袋栽平菇培养料添加剂试验,收到了显著的防霉和增产效果,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供试平菇为低温型西德3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和栽培原料均为棉子壳.草木灰选用未淋过雨的新灰.  相似文献   

13.
王卫东  赵武  吴风华 《食用菌》2007,29(3):35-36
平菇属中低温型的食用菌类,最适秋冬、春季栽培。随着育种技术的提高,一批高温型平菇菌株在生产中得以推广。为弥补平菇夏季市场空缺,近几年我市广大菇农进行了夏季栽培平菇的尝试,通过调查发现其栽培效益喜忧参半。有的  相似文献   

14.
钟德山  应如海 《食用菌》1993,15(2):22-22
众所周知,柿子壳是栽培平菇的好原料。但是由于棉子壳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污染杂菌和害虫,所以人们提倡用发酵的棉子壳种平菇。为此,作者对用发酵的棉子壳种平菇的增产潜力作了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供试菌株P_(15)、侧5及双耐,栽培  相似文献   

15.
阳畦栽培平菇,投资少,经济效益高,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为了周年生产平菇,本试验采用中、高、低温型平菇和凤尾菇进行品种搭配,取得初步结果。一、栽培方法阳畦深30~33厘米,宽90 ~100厘米,长不超过10米,搭建成北高南低(30厘米)的斜面或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高产优质,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平菇当家品种和周年栽培的配套品种,我们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七个平菇品种以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三批次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凤尾菇PL-27(福建农科院)、平菇1(成都生物制品所原引自东北)、平菇2(青白江菌种站原引自湖北)、平菇3(浙江农大)、平菇4(上海食用菌所)、平菇5(成都外贸局原引自日本)、侧五(昆明食用菌所)等七个品种。 (二)栽培方法:每个品种分别进行箱栽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高温小平菇不同品种和配方为因素,设计出5个品种、5个配方的正交试验,以桉树皮和甘蔗渣为主料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小平菇夏秀990和夏丰一号采用桉树皮48%、甘蔗渣24%、麦麸11%、棉籽13%、石灰3%和石膏1%进行栽培,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为96.50%和89.60%。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常规栽培料棉籽壳和麦麸栽培平菇为对照,采用杂木屑以及在杂木屑中添加不同辅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杂木屑和棉籽壳各40%、麦麸15%、玉米皮5%的培养料栽培平菇能促进菌丝生长,提早出菇,极显著地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配比浮渣代替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浮渣能替代栽培料中的麸皮栽培平菇,以蔗渣75%,加浮渣10%,麸皮7%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64.43%(两潮),接近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利用豌豆秸秆栽培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平菇袋栽试验 ,结果表明 ,生长于不同配方中的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不同 ,最佳配方为B ,C次之 ,其生物学效率和产量分别为 310 %、 6 2 0kg/ 16 0袋 ;2 90 %、 5 80kg/ 16 0袋 ,在当地平菇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