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六个准则层的32个指标评价体系,采用聚类方法,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对中部地区城市--咸宁市2001~2005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咸宁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度为62.61,年均增长率为6.28%,土地利用有所粗放,土地供求基本平衡,有所剩余.据此,严格控制土地供求,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内涵式增长是今后咸宁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加快,各行各业的用地量增加,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扩张对土地的需求量扩大,城市向农村迅速蔓延。这就必然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城乡统筹的视角来全局考虑综合安排各行业用地。以泸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从泸定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统筹安排各行业用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长三角84个城市为样本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996—2017年长三角"公园—建设用地"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及作用关系进行时空双维定量探究。研究表明:1)关联程度——系统整体关系密切,规模始终是耦合主导因素,而公园格局和用地利用强度影响力较小;2)耦合空间——耦合度空间分异明显,低水平和拮抗型城市比重大,公园与建设用地发展不均衡;3)时序演变——耦合作用强但持续下降,建设用地落后公园发展是主要制约。研究将耦合深入到公园与建设用地内部要素的作用层面可有效揭示系统发展的"短板",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绿地建设是在城市中营造自然空间,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焕发城市生命活力,提升市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绿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利用城市受损弃置地(含废弃地、闲置地)进行覆绿,既不占短期内的建设用地指标,又能立竿见影地提升市容市貌,已成为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的一条新出路。一、瓯海区弃置地现状2015年1月,浙江省温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5.
刘敏 《国土绿化》2012,(11):45-46
本文所指城市空闲土地,是指已经被政府拆迁和征用,但未及时动工开发的建设用地。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以农贸市场、社区广场、学校等需要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用配套设施代征用地;二是需要政府投入建设的道路、铁路、市政绿带等代征用地;三是企业建设代征用地。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阐述了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的总体思路.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将城市林业用地属性划分为5种类型,即管控林地、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其它建设用地上的林地和其它农用地上的林地,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用地属性,提出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管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的急剧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不断增大,城市绿化用地逐渐减少。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现状,口袋公园的建设成为城市公园发展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国外口袋公园进行研究分析,对口袋公园的概念、特点、类型、功能等进行了分析,概述目前中国城市的建设用地现状,进而研究如何高效的利用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并倡导口袋公园的建设,最后总结我国口袋公园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主城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对重庆2001、2004、2007和2010年4个时期的Landsat~5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城市生态用地变化较大,农用地和林地在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城镇工矿用地逐年膨胀;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有阶段性,且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呈现负增长,在2001~2007年,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有所变小,而在2007年以后,随着城镇工矿建设速度加快,生态用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受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主城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对重庆2001、2004、2007和2010年4个时期的Landsat-5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城市生态用地变化较大,农用地和林地在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城镇工矿用地逐年膨胀;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有阶段性,且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呈现负增长,在2001~2007年,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有所变小,而在2007年以后,随着城镇工矿建设速度加快,生态用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受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城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工业企业增加,宜昌市城区建设用地紧张,PM 2.5偏高,雾霾天数增加、居民停车难和城市内涝加剧等问题亟待解决。提出了立体绿化是城市地面绿化的延伸,是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解决绿化用地紧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公园与经济、人口、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城市"公园与财、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视角,文章选取长三角6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构建计量回归模型,综合探究1996-2016年公园面积、GDP、城市人口、建设用地面积相互作用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相互关系上,公园与三要素均呈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且影响密切度为经济>建设用地>人口;2)影响演变上,人口与公园的交互影响日益上升,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建设用地作为主要支撑力量,与公园的作用力度持续减弱,脱钩发展态势日趋明显。为此,以人口为焦点,合理发展经济与建设用地,引导公园与多要素协同调控,是优化新型城镇化联动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安徽省近30年的城镇扩展变化,分析了其发展重心迁移路径。基于GEE遥感云平台,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范围;基于原始光谱波段构建特征数据,对特征数据进行特征优化;利用优化后的特征在初步提取的城市范围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对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再分类,对提取到的建设用地进行了重心迁移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提取建设用地的平均OA为0.978%,Kappa系数为0.95,提取结果精度较高且可靠性高;1990-2020年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扩张698.21%,皖南区域扩张速率较快,皖北与皖中相差无几;影响城市初期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与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更多其他因素影响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按用途可将城市土地景观划分为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两部分,这两部分用地扩张可以看作是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采用ArcGIS软件模拟土地扩张运动,构建以两个过程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为基础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机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为例,选取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作为土地扩张源,分别从土地固有生态属性因子、外延生态属性因子两个因子,8个方面建立阻力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扩张面积为932.14 km2,占县域面积的23.28%;适宜建设用地扩张面积为3 071.87 km2,占县域面积的76.72%。运用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将卢氏县划分为生态开发不困难、一般困难、较困难、困难4个区域,各区域面积分别为176.18、755.96、811.61、2 260.26 km2,分别占县域面积的4.40%、18.88%、20.27%、56.45%。适于建设用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分区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相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十分紧张,房地产商依据当地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对高层住宅日照间距的放宽政策,大大提高了居住建筑用地的建筑容积率,给建筑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而对单元式高层住宅日照间距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印文 《国土绿化》2008,(9):59-59
德国的城市在规划时,不是首先考虑铁路、公路建设用地,而是优先考虑对森林、公园、庭院等绿地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是一种非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与其他独立占地的开放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体系。随着城市可建设用地越趋紧张,存量规划建设转型背景下有必要统筹城市中各类开放空间,规划整合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通过调研城市里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比较分析其类型与功能,结合其具有较大规模存量、易可达性、易改造等特点,探讨在控规、城市设计层面上实行容积率鼓励与双线区间方法控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控制指标,做到节约建设用地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6-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景观指数模型对湖区近15 a来土地利用特征和景观效应进行了动态变化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1年期间,湖区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程度较大,建设用地增加程度达78%,耕地的增幅仅6.2%,但耕地面积变化总量大,达36 km2;湖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均降低,而水体破碎化增加,湖区总体上的蔓延度、分维度增加,反映出近年来湖区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但景观多样性有所降低,且有集中连片趋势;快速城市化和GDP增长是湖区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重视中心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湖区湿地保护有助于提升湖区土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林场土地利用即林场对具有权属的所有土地,包括林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高峰林场作为城郊同有林场,具有可借助城市发展促进产业转型的优势,也有城市发展需大量衙用林地的劣势。本文将结合高峰林场具体实际,提出土地利用3个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重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应用TOPI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9~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波动中上升,市际差异显著;(2)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水平不断提升,各市从勉强与初级协调优化为中级与良好协调(各占50%),其类型呈分散布局演变为集中排列的地理特征;(3)多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同步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城市在两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提出推动城市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是促进两者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章引入“异速生长”理论及模型,基于不同区域、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及人均建设用地等城市结构视角,探究1996—2016年全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数量与公园绿地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国宏观层面上,人口数量与公园绿地面积整体上表现为幂指数关系,处于正异速生长阶段,公园绿地增速快于人口增速。2)从不同结构视角看,人口密度越高,且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更为适中的城市,其公园绿地相对人口增速越快,异速生长模式越健康;而人口密度、规模、人均建设用地越小的城市,其异速生长模式有待优化。“异速生长”研究能定量化呈现“人口—公园绿地”在不同结构城市的动态演化规律,可为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