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长吻鮠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几年试验共育出鱼苗8万多尾,鱼种1万多尾。鱼苗经25~33天培育,平均全长4.8厘米,体重1.2~2.7克,成活率63.8~99.1%。水蚯蚓是鱼苗阶段的良好饵料,配合饲料也可使用。当年鱼种生长较快,一般体重41~74克,最好的可达90克以上。苗种生长适宜水温为24-28℃。  相似文献   

2.
1993年和1994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二次从加拿大移植大眼狮鲈发眼鱼卵,经室内孵化培育出鱼苗,在池塘中进行鱼苗、鱼种、成鱼养殖。鱼苗培育35天,体长平均达5.2cm,成活率分别是75.8%和17.9%,鱼种培育套养方式成功,亩套养100-150尾,经3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50-100克,成鱼养殖,亩套养20-40尾,经5个月的培育体重可达300-475克,2龄鱼体重达670-1020克,单产5-10千克。  相似文献   

3.
一、改养成鱼为主为培育大规格常规鱼种及名贵鱼类成鱼 由于北方稻田养鱼其生长主要是在中前期,中后期因水稻吸肥遮光,水中光肥条件差,生物饵料少,生长慢,很难达到商品规格鱼。我们采用培育大规格鱼种,并混养武昌鱼和黄颡鱼的方法,使亩效益增加了3~4倍。每亩放规格为60~100尾/千克的小规格鲢、鲤鱼苗120尾,16~20尾/千克的武昌  相似文献   

4.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三)第三讲鱼苗培育习惯上,把从水花鱼苗培养到寸片(3~3.5cm)鱼种的饲养阶段称为鱼苗培育。由寸片规格进一步培养到5cm(尾重约1.5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这个饲养阶段才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是:1.培育池比较理想的鱼苗培...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 ,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 ,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 ,鱼苗生长发育良好 ,成活率达 90 %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 10— 15天 ,全长 2 .0cm的鱼苗 ,按 774 2尾 亩 ,10 551尾 亩 ,14981尾 亩三种密度放养 ,投喂粗蛋白含量 32 %以上的配合饲料 ,经 99— 133天的培育 ,分别获得 4 3.7克 尾、18.8克 尾、10 .9克 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7.
袁虹楼 《海洋渔业》1987,9(5):236-237
<正> 世界最大的鲑鱼鱼苗生产商——挪威海水养殖场(协会),已获得鳕鱼鱼苗生产的成功,并可望在1987年10月之前提供50万尾鱼种。目前,该商社已收到许多鱼类养殖场的要货订单,订数已达100多万尾,预计到1990年产量将增加到150多万尾。鳕鱼鱼苗的价格低廉,每尾仅4~5挪克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14日至6月1日在湖北宜昌进行了匙吻鲟苗种的规模化培育试验示范。鱼苗培育在室内水槽内进行,放养密度800~1000尾/m2,改善水温、溶氧、流速等养殖条件,适时投喂适口饵料生物,经过15d养殖,获4cm左右的鱼种47.12万尾,成活率95%;鱼种培育在水库坝下池塘进行,放养密度30万~40万尾/hm2,以水温相对稳定、水质优良的水库为养殖水源,及时驯食,转食后日投喂鱼种体重3%~5%的浮性鲟鱼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经过30d养殖,获10~12cm鱼种40.47万尾,成活率85.9%。  相似文献   

11.
新疆赛里木湖移入鱼类仔鱼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0~1983年新疆赛里木湖移入鱼苗鱼种201.11万尾。经1983~1984年调查研究,证实移入鱼类通过了成活阶段和繁殖阶段。为弄清移入鱼类的仔鱼生长情况,1986年6月至7月我们在三台站湖边使用鱼苗网捕仔鱼303尾,计4293.46克(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节约鱼池占地,培育大规格鱼种,达到鱼种自给,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于七月中旬,从浙江购回网箱四只,计四百○二平方米,(面积六分)造价1180元,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先后向四只网箱内投放鱼苗22670尾,其中草鱼10410尾,规格为0.9~2.2市寸,尾重为四至十一克,总重量168斤,按每万尾价200元计扣币208.20元,投放鲢、鳙、鳊鱼苗12260尾,规格为0.6~1.8市寸,尾重为2~7.5克,总重量138.3斤,按每万  相似文献   

13.
黄顙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颡鱼人工繁殖、鱼苗集约化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等两年的规模化试验和开发生产,2002年共繁殖黄颡鱼苗601.3万尾,平均受精率82.7%,平均孵化率41%,其中最后三批共187.4万尾鱼苗育成2.5cm左右夏花135.4万尾,平均成活率为72.3%,平均每平方米生产夏花3890尾,育成36尾/kg规格的黄颡鱼种28850kg,平均成活率76.9%,平均亩产鱼种381kg。  相似文献   

14.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15.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技情报》1974,(10):10-11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湖北省洪湖县国营里湖养殖场的广大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就地孵化、就地培育、就地放养”的鱼苗、鱼种的生产方针,大大促进了大鱼种的生产发展。今年进池750万尾人工孵化的草鱼苗,经过45天的饲养,已养成300多万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大鱼种。  相似文献   

17.
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鱼回)苗种培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即从鱼苗孵出后4~5天到鱼苗达10厘米这段培育期;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即从10厘米的鱼种培育成30~50g的大规格鱼种。苗种培育池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然后用有机肥料肥  相似文献   

18.
在祖国各地     
苍梧县鱼种场鱼苗培育成活率达95%广西苍梧县鱼种场在今年第二场水渔汛,选反了海花鲢、鳙苗107万尾,培养到八朝筛规格(九市分)出塘为101.65万尾,成活率达95%,创造了全区鱼苗培育成活率的最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仔、稚鱼和鱼苗中间培育试验。共进行5批育苗试验,其中每批购受精卵量均为1 kg,平均孵化率为91.5%,5批共孵出仔鱼593.5万尾。共培育出体长2~3 cm的鱼苗82.3万尾,仔鱼平均育苗成活率为13.9%。5批鱼苗进行池塘网箱培育试验,共培育出体长8~10 cm的大规格鱼种70.9万尾,中间培育平均成活率为85.4%。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