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机物料中砷含量的检测技术,采用快速微波酸消解前处理技术,原子荧光光谱仪定量。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比较,比国标前处理方法节省时间50%,试剂用量节省约50%。两种方法准确度未见显著性差异,精密度优于国家标准方法,适合对有机物料中砷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紫菜中无机砷含量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标GB19643-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中测定无机砷的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对来自我国福建、江苏以及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紫菜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均明显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无机砷限量值;在不同的酸度3%、8%、20%,添加还原剂或不添加还原剂的条件下对二甲基砷(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HG-AFS法的测定条件下,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可达到34.4%。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超标的原因是按照HG-AFS法的前处理方法处理紫菜样品后,提取液中含有的砷糖降解物二甲基砷(DMA)经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时会产生与无机砷相同的信号,此信号会严重干扰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标GB19643-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中测定无机砷的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对来自我国福建、江苏以及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紫菜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均明显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无机砷限量值;在不同的酸度3%、8%、20%,添加还原剂或不添加还原剂的条件下对二甲基砷(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HG-AFS法的测定条件下,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可达到34.4%。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超标的原因是按照HG-AFS法的前处理方法处理紫菜样品后,提取液中含有的砷糖降解物二甲基砷(DMA)经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时会产生与无机砷相同的信号,此信号会严重干扰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松茸中重金属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西南地区松茸中重金属(铅、镉、砷和汞)的含量,为制定松茸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评价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750个松茸样品,按照GB 500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相应重金属的测定,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铅、镉和汞的含量97%以上符合GB 2762—2017中规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而总砷含量不足50%符合GB 2762—2017中规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结论]此次调查选取的松茸样品中总砷含量合格率不足50%,但以无对人体危害大的无机砷含量计算均合格,因此建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专门设定松茸中无机砷的限量,而不是总砷的限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条斑紫菜主产区紫菜产品中无机砷、栽培海区海水、沉积物中总砷含量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栽培海区环境中砷含量与条斑紫菜中砷含量的关系。于2012-2013年紫菜栽培季节,按实际生产的采收批次,分别采收条斑紫菜原藻、加工品,对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对栽培海区的海水及表层沉积物中总砷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条斑紫菜原藻样品中无机砷含量为0.22~0.70mg/kg,加工品中无机砷含量为0.12~0.32 mg/kg,原藻及加工品中的无机砷含量随生产阶段的推后呈下降趋势,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栽培海区海水总砷含量为0.000 83~0.004 91mg/L,在整个生产周期都低于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砷的限量要求,栽培海区海水中的总砷与当地紫菜产品中的无机砷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总砷含量范围为15.435~58.900μg/g,与条斑紫菜中无机砷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我国坛紫菜产品中砷质量分数在整个生产周期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当地海水和沉积物中痕量砷的关系,采用银盐法对坛紫菜原藻和加工品中的无机砷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对栽培海区海水和沉积物中的总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1-2012年我国坛紫菜主产区生产的坛紫菜产品中砷质量分数(0.07~0.65 mg/kg)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无机砷限量要求,且随采收批次的增加,无机砷含量呈下降趋势;栽培海区海水中砷浓度(0.0010~0.0027 mg/L)在整个生产周期都低于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砷的限量要求;栽培海区海水中的砷与当地紫菜产品中的无机砷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的砷质量分数(10.0023~31.9163μg/g)与紫菜中的无机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辩证地看待砷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开锋 《饲料博览》1999,11(4):15-17
1砷应用的历史回顾1.1砷的存在形式砷的化学性质非常复杂,很少以元素状态存在,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出现(Nielson,1975).自然界中主要含砷矿物有砷黄铁矿(FeAsS)、雄黄矿(AsS4)和雌黄矿(As2S3)等。常见的无机砷化合物有As2O3(俗称砒霜,中医称信石)、砷酸铅、砷酸钙、砷酸钠、亚砷酸钙、亚砷酸钠等。常见的有机砷化合物(简称“胂”)主要有对氨基苯砷酸3一硝基一4一羟基苯砷酸、盐酸二氨基二羟偶砷苯(酒尔佛、606)等。1.2砷的应用概况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砷化物入药的记载。它具…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61-262
依据《食品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1—2003)》,采用AFS-3100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食品中的砷。结果表明:标准物质参考值为(0.23±0.03)mg/kg,实际检测值为0.23 mg/kg,误差在标准范围内,因此对食品中砷的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及相应检测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液相-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无机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无机砷。[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C-AFS)以及砷形态快速分析Princen柱和在线氢化物反应系统对食品中的砷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对检测质量浓度为5μg/L的As(III)和As(V)标样,系统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可以分别达0.98和2.88μg/L。该方法在5.0~100.0μg/L范围内的无机砷检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可为0.999以上,加标量为10μg/L的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该方法是测定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一种高效、低消耗的方法,在实际样品的无机砷检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非常适合无机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无机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砷及其化合物已被国际癌症机构确认为致癌物,自然界的砷以不同化学形式存在,包括无机砷(三价砷和五价砷)以及有机砷,毒性顺序为AsH^3〉As^3〉As^5〉R—As—X。目前国际上均以无机砷的形式进行卫生学评价。沿海滩涂砷的污染日益严重.深入研究水产品中的无机砷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6mol/L HCI水浴条件下,无机砷以氯化物形式被提取,实现无机砷和有机砷的分离,选择介质为2mol/LHC1条件下测定总无机砷,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表1),寻找最佳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基于分子量测定海藻中无机砷含量的新方法——电喷雾质谱法。探讨了提取方法、溶液pH、还原剂、螯合剂、提取剂、质谱仪参数等实验条件对实验准确度、灵敏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As(Ⅲ)的线性范围为0~151.4 ng/mL,As(Ⅴ)的线性范围为0~175.0 ng/mL,相关线性回归系数均在0.99以上,方法检出限(S/N3)0.024 mg/kg,方法定量限(S/N10)0.048 mg/kg。实验在不同浓度下加标回收率为81.0%~95.6%,相对标准偏差为2.52%~7.54%。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避免了有机砷引起的假阳性现象,适用于海藻中无机砷的测定,可为海藻中无机砷监督检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检测土壤中砷和汞的新方法,采用王水一水体系进行消解,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砷和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砷的质量浓度处于0-100.0ng·mL^-1,汞的质量浓度处于0~2.0ng·mL^-1时,浓度与荧光强度均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3,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60和0.022ng·mL^-1,将该方法用于不同土壤标准物质的测定,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允许范围内,RSD处于1.3%~3.5%,说明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广泛用于批量土样中砷和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农药中的砷、汞是使农产品产生毒性的重要原因,为探究农药中砷和汞同时检测的方法,通过原子荧光光谱对农药中砷和汞进行测定,讨论了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王水消解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砷和汞的方法,该方法对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0.1%~104.0%和89.5%~96.2%,检出限为0.14和0.003 1ng·mL-1,RSD为4.9%和5.2%,当砷的质量浓度处于0~100.0ng·mL-1,汞的质量浓度处于0~2.0ng·mL-1时,标准曲线均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 8,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阳宗海湖滨湿地沉积物砷和有机质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阳宗海南岸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沉积物中总砷(TAs)、总磷(T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中TAs和有机质(OM)含量与各形态磷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TAs含量(1.84~24.37 mg·kg~(-1))处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级限值的警戒线,表层富集明显,湖滨湿地对砷具有拦截作用;沉积物TP含量受上游人为干扰方式影响,农田和农村综合干扰样带的TP含量最高(604.13 mg·kg~(-1)),表层富集明显,湖滨湿地对外源磷也有截留作用,无机磷形态中以磷石灰型(Ca_(10)-P)为主,活性磷酸二钙磷(Ca_2-P)和磷酸八钙磷(Ca_8-P)、潜在释放的磷酸铝盐(Al-P)和磷酸铁盐(Fe-P)、惰性的闭蓄态磷酸盐(O-P)含量均较低;沉积物TAs和OM含量对磷的赋存状态均存在影响,主要与砷-磷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作用以及沉积物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砷是环境中以低浓度广泛天然存在的一种非金属元素,与其它元素形成无机和有机的复合物。不同形式的砷通过化学的电子转移、甲基化和烷基化等复杂机制使不同形态的砷相互转化。砷转化机制的研究为砷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但由于面临诸多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的修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砷污染环境的治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环境中砷的来源和存在、生物转化和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砷污染的修复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和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简便、快速地同时测定土壤样品中砷和锑的含量,样品用HNO3-HCl(1+1)分解,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过程中,研究了不同介质、酸度、还原剂质量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砷、锑的回收率分别为95%-101%,91%-93.8%,砷、锑的检出限分别是0.36,0.41μg/L。用此方法测定土壤标准样品中的砷、锑含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总砷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总砷测定的不同前处理方法与检测方法对总砷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酸消解法对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饲料中总砷的测定重复性好,精确度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总砷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限低(3.6×10-11g/mL),同时具有污染小、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