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使异种移植猪细胞、组织和器官存在风险,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B都出现在猪基因组中,并能在体外感染人.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只感染猪细胞,并可整合到大多数猪基因组中,但不是全部.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C的重组能感染人细胞,并大量复制.为了避免这种重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动物不能用于异种移植.为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猪,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用不同引物建立的特异性PCR技术、异种高灵敏度的巢氏PCR技术和可定量前病毒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区分污染和真正的前病毒分子.这些PCR方法经过优化,具有稳定的检测灵敏性.首先进行PCR1,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进行PCR2或PCR5或巢氏PCR;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进行实时定量PCR来排除污染.使用这些方法可评估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流行程度和识别未感染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动物.由于可能从其它动物细胞带来污染,不是使用耳活体检测,而是采用血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2.
mRNA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 ,简称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RT -PCR)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用于分离未知基因的一种新技术。本文就其技术的原理、步骤、优缺点及其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决定细胞的功能状态,mRNA差异显示技术是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PCR引物设计及其循环参数优化、克服假阳性方法的建立,以及其在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NDV F48E9和La Sota株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于感染后8 h提取NDV感染CEF细胞总RNA,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病毒感染诱导表达的特异性基因.主要方法是先以锚定引物经反转录后,然后以9~10 bp随机引物为上游引物,以锚定引物Oligod(T)18为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采用8%的尿素变性PAGE胶电泳进行分离鉴定.对于特征性差异带进行第二次PCR扩增,克隆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我们发现数个差异条带,选取差异带在500 bp以内的条带,经测序后显示经NDV F48E9感染后,有一条差异条带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与Receptor(TNFRSF)-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kinase 2有47 %同源,是一个新基因,其蛋白功能不明确,有可能和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因表达的变化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核心机制,分析不同细胞或同类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基因的表达状况,可以为研究生命活动过程提供重要信息。mRNA差异显示技术(differentialdisplay,DD)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在mRNA水平上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对包括引物设计改进、反应条件的优化、差异条带显示方法改进和降低假阳性策略等在内的技术改进进行了概述,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动物生理学和病理学、动物胚胎、个体发育、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Ghrelin在驯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以驯鹿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向嵌套PCR RACE技术原理,根据已知的序列设计1条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2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首先进行反转录(RT),然后将反转录成的cDNA进行环化,最后进行反向嵌套巢式PCR,成功地扩增了驯鹿Ghrelin cDNA 5′末端序列。与锚定PCR相比,反向嵌套PCR法具有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扩增cDNA 5′末端序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Ghrelin在驯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以驯鹿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向嵌套PCR RACE技术原理,根据已知的序列设计1条5'末端磷酸化的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2对特异性反向嵌套PCR引物,首先进行反转录(RT),然后将反转录成的cDNA进行环化,最后进行反向嵌套巢式PCR,成功地扩增了驯鹿Ghrelin cDNA 5'末端序列.与锚定PCR相比,反向嵌套PCR法具有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扩增cDNA 5'末端序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同菌落刺激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CXCR1基因的表达变化。运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XCR1基因mRN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CXCR1基因在细胞水平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刺激较敏感,各个时段表达差异达显示水平。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XCR1基因的表达机理以及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分析Hippo信号通路的效应基因YAP1在不同繁殖力湖羊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本研究根据系谱档案和BMPR-1B基因多态性分析,将9只体况相近且健康的经产母羊分为3组(HBB、LBB以及LB+,n=3)。提取不同繁殖力湖羊子宫内膜组织RNA,并反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析Hippo信号通路中几个主效基因的表达模式。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YAP1在不同物种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及其亲缘关系。体外分离湖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利用RNA干扰和细胞转染技术体外干扰YAP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析YAP1基因对子宫容受性相关基因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扰YAP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YAP1后凋亡及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Hippo信号通路中YAP1、LATS1、MST1基因在不同繁殖力湖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中YAP1基因在高繁殖力(HBB)湖羊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两组低繁殖力(LB+、LBB)湖羊;氨基酸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绵羊YAP1蛋白与...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体系,本研究将PCR获得的EGFP基因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之后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用基于禽白血病病毒(ALV) p27抗原的ELISA检测盲传至第4代的细胞上清,ELISA阳性结果说明重组病毒拯救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80%以上DF-1细胞都有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证明DF-1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对DF-1细胞基因组进行特异性PCR检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说明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RCASBP-EGFP携带的EGFP基因整合到DF-1细胞的基因组中。本研究建立的RCASBP介导反转录病毒表达体系为研究ALV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选用Avine肉用仔鸡作为试验对象 ,饲喂硫酸锌和蛋氨酸锌 2种锌源。采用银染差异显示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的初步筛选。结果成功回收扩增差异条带 2 6条 ;其中加锌组 (硫酸锌组和蛋氨酸锌组 ) 2 3条 ,3条为缺锌组所特有。在加锌组的 2 3条中 ,6条为蛋氨酸锌组所特有 ,1 3条为硫酸锌组所特有 ,其余 4条为 2组所共有。这些初步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尚需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和杂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为阐明狂犬病病毒(RV)不同毒力株感染鼠脑后基因表达的差异,进一步揭示RV感染和机体抗感染应答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正常鼠脑悬液、狂犬病病毒SRV9弱毒株及BD06街毒株感染鼠脑48h的基因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RV9与BD06组有4对共同上调表达差异片段;与其它两组比较,SRV9组有2个基因上调表达,BD06组存在1个上调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体现了宿主细胞对RV感染的应答模式以及不同毒株感染间的差异,为深入研究RV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An innovative image editing system based on a sequential immunoperoxidase-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on routine histological sections is described. With this technique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different antigens in different cells, as well as co-localised antigens in the same cell. The method uses digital image editing to mix two independently captured images into one merged image. The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with indirect immunoperoxidase, followed by sequential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igital image acquisition and image editing. Multiple staining examples using anti-cytokeratin, anti-vimentin and anti-calbindin antibodies on canine skin and cerebellum, and feline pleural mesothelioma sections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used to assess multiple protein staining studies with minimum laboratory equipment, and that it allows a better structural visualisation of the tissue morphology compared to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Moreover, in contrast to double-immunoperoxidase, with this method it is possible to easily co-localise two different antigens in the same cell compartment.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发育生物学中单个卵母细胞基因的表达,优化由单卵得到质量良好cDNA的操作步骤,试验应用试剂盒并增加质控环节,得到优质cDNA,同时将cDNA试用于差异显示PCR(DDRT-PCR)。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得到的cDNA稳定性、重复性、完整性都很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获得的捻转血矛线虫滞育期虫体及同期正常发育的虫体为研究材料,采用设计的锚定引物和随机引物,通过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滞育期幼虫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了74个滞育期差异表达的基因EST。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9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的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序列具有同源性;14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线虫的EST具有同源性。同源基因中的rps-30、T24F1.2等已被证明参与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滞育形成。差异序列的克隆为捻转血矛线虫滞育相关基因及滞育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羊草种质资源中储存着潜在的优良基因,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来自羊草基因型W4不同幼穗的愈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研究。采用DDRT-PCR技术对其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技术显示差异片段。将得到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得到2个差异片段序列,经过序列分析表明,其中1个片段是与水稻翻译延伸因子eEF-1基因高度同源;另一差异片段与水稻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鸭、法国番鸭及其正反杂交1代为试验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方法分析不同试验组肌肉组织基因表达差异,结合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加以验证,发现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在杂种中上调表达。鸭GHR基因3′端578bp片段测序及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与鸡GHR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