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淡《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合理利用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十几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保护法》缘何在这里苍白无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动物资源是宝贯的自然财富,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从1989年实施以来,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该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十多年来,它在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成就。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概念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野生动物的概念是一个与家养动物相对的概念。按字义理解。野生动物是指“生活于野外的非家养动物”。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仅指明该法适用范圆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特有濒危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有经济价佳的、有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并明确了野生动物资源为国家所有。但是,在我国法律中对野生动物尚无法律定义。而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概念并不一致。有的人持狭义的野生动物概念,认为野生动物仅包括野生哺乳动物和野生鸟类;有的人则认为野生动物包括一切野生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还有的人认为野生动物仅仅包括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的动物。  相似文献   

4.
詹长英 《野生动物》2007,28(5):40-43
介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刑事犯罪的有关规定,我国刑法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剖析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立法缺陷,以及呼吁尽快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刑事立法的有关条款,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100余年来,野生动物狂犬病在全世界呈明显增加,发病的脊椎动物从鸟纲到哺乳纲,从体小的鼠类到魁梧的大象、骆驼,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格国等动物狂犬病以野生动物为主,大猫发病率明显低于野生动物.我国许多省市先后有熊、野猪、狼、抓患狂犬病的报道.为了调查湖南省野生动物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对湖南省主要山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地区进行现况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调查方法1.l采用统一表格,根据湖南的地理状况,重点调查湘西、湘北、湘南山区,以走访当地居民,特别是猎人为主;调查野生动物的种类、狂犬病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野生动物管理的主要保护任务,就是对现有野生动物种群资源及其栖息生境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相应的法制管理;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等。因此,就应该科学、客观地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藉以推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1.乐都县野生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乐都县林业局于1997年组织技术人员对乐都县野生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过调查,乐都县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梅花鹿,马鹿、狍、麝、猞猁、獾、赤狐,沙狐、狼、旱獭、雪鸡…  相似文献   

7.
王晓龙 《野生动物》2003,24(6):41-42
人类对野生动物疾病的认识由来已久,但开始对野生动物疾病进行管理却是近几十年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的关怀下,我国野生动物疾病管理才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蒋明 《野生动物》2002,23(2):8-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信息资源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野生动物爱好者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各种野生动物的照片,阅读到有关野生动物的奇闻趣事,了解到世界各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动态。下面让我们一起到互联网上去领略野生动物的风采吧! 网上野生动物保护 http://www.bwca.com.cn网网站。设有野保协会、救护中心,法律法规、新闻报道、动物世界、保护动物名录等栏目。其中,保护动物名录栏目中列出了所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中文名、学名和保护级别。北京野保网是一个普及动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已全面展开陈学军,关东明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已于1995年率先在全国11个省区启动,1996年其余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全面展开。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全国性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调查范围之大、种类之多、内容之丰...  相似文献   

10.
贵州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带,境内多山,河流密布,全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野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仅目前所知,全省有脊椎动物900多种,其中哺乳动物138种(另29亚种);鸟类423种(另有51个亚种);爬行动物106种;两栖动物64种;鱼类204种。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的就有87种。其中黔金丝猴、华南虎、黑颈鹤等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珍稀种类。目前国内有关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的报道还不多见,我省尚处于空白。根据我省情况,进行野生动物疫病及生态研究,有利于对野生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何志清 《动物保健》2014,(8X):67-67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物、食物、观赏等价值。但近年来,禽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相继暴发,不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还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阐述具体的防治经验与大家探讨,提出对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工业、药物、食物、观赏等价值。但近年来,禽流感、SARS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疾病的相继暴发,不仅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还影响了全球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阐述具体的防治经验与大家探讨,提出对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必须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大学生爱护野生动物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对象之一,其思想意识的复杂性和知识背景的多样性,使得对人的管理成为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最难开展的一个环节。2002年1月清华大学学生伤熊事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大学生这个高素质群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爱护野生动物、大力提倡生命伦理教育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8日在顺义区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这个新建成的中心位于北京市潮白河畔,占地总面积16公顷,建有野生动物医院381平方米、各类野生动物笼舍2000多平方米,具有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疫源疫病监测、科研教学、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和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六大功能。这是国家林业局林业六大工程中“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5.
简要论述了我国野生动物标准化的对象、领域、任务和作用,为深入研究野生动物标准化和开展野生动物标准化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环境污染不断加重,自然环境屡遭破坏,造成野生动物难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并提出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肉与家畜家禽肉相比,具有独特的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野生动物也感染家畜、家禽及人畜共患的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此为防止疫病传播,保证人畜健康,积极开展野生动物肉的卫生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可供肉用的野兽主要有獐子、狍子、野猪、黄羊、野兔、旱...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刑事司法解释颁布于2000年,至今未做调整。在2016年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情况下,该司法解释在两个关键问题上亟待修改。一是应当确定野生动物的法律内涵,明确并非所有人工驯养繁殖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其标准在于其遗传结构和生活习性是否仍保持野生种群的特征;二是需要明确即便有部分人工驯养繁殖动物属于野生动物,也应当与真正的野生动物区别对待。二者在定罪量刑的标准上应有所不同,以保证司法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周玉华  席颖 《野生动物》2011,32(3):161-163
野生动物的保护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由于环境的逐渐恶劣,致使很多野生动物不得不离开原来的生长之地,从新寻找能够生存的栖息地。野生动物从曾经的远离人类,到现今的与人类争夺领地,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活轨迹,也扰乱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更直接致使野生动物的侵权案件频频发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于1989年开始实施。纵观这几十年来的实施状况,不难发现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化。如何协调保护人类的合法利益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问题日益严峻,但这一问题却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一项缺失。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如何完善野生动物侵权的救济制度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万自明 《野生动物》2003,24(3):31-31
2002年初发生的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硫酸伤熊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笔认为,这起案件的发生不是一件坏事,它唤起了全社会对伤害野生动物身体健康现象的普遍关注,突出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开始从人道的角度来关心和保护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