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离筛选高效结瘤固氮的花生根瘤菌,为花生根瘤菌的田间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菌种。【方法】采用植物捕获法从田间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纯化根瘤菌,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经回接试验和匹配试验筛选优良菌株及最佳共生组合,并通过土壤盆栽田间试验探究优良菌株的接种效果。【结果】共分离纯化出15株花生根瘤菌,均属于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回接试验筛选出2株共生固氮性状优良的花生根瘤菌GDHS-5和GDHS-14。匹配试验表明这2个菌株具有广谱结瘤性,GDHS-5与粤油901的匹配效果最好,GDHS-14次之。土壤盆栽条件下接种GDHS-5显著提高了粤油901的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P<0.05,下同),而接种GDHS-14与不接种对照(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田间条件下接种GDHS-5分别使单株荚果数、产量和花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35.82%、9.92%、165.88%,接种GDHS-14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花生根瘤菌GDHS-5和GDHS-14共生固氮表现优异,其中GDHS-5能高效共生固氮,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花生根瘤菌的采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对原寄主品种的回接等盆栽试验,已经筛选出优良菌株及菌种与寄主之间的最佳组合,达到人工接种增产的目的。为验证优良菌株的增产稳定性,我们连续进行了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选菌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具有增产一致性。而且3种优良菌株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接种效果更佳,这为引进优良菌种、组合接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在室外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下一步的大田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以6株根瘤菌接种直杆型大叶相恩幼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相思苗木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个月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直杆型大叶相思幼苗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株高生长量增加1.1%~44.8%(除直6菌株),地径生长量增加6.8%~26.2%,总生物量增加10.6%~104.3%,根瘤鲜质量增加18.8%-420.8%,固氮酶活性增加28.6%-106.1%,叶片含氮量增加0.5%-5.3%(除直2菌株)。同时,根瘤菌接种对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元素含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
河北坝上草原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河北坝上寒冷、干旱和半干旱特殊环境下的紫花苜蓿-根瘤菌菌株高效共生体。[方法]采用5株分离自河北坝上地区紫花苜蓿的根瘤菌菌株对敖汉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品种分别进行田间接种试验,测定2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平均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和结瘤数等性状。[结果]菌株HBU75002和HBU03701在各方面表现较为优良,菌株HBU75002与其他菌株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26.6%。接种根瘤菌对2种苜蓿品种生物量也产生了不同影响,敖汉苜蓿产量较阿尔冈金增产幅度略大,最高达36.8%,而阿尔冈金则为35.6%;2株根瘤菌菌株对苜蓿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增产效果,菌株HBU03701对阿尔冈金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菌株HBU75002对敖汉苜蓿的增产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苜蓿牧草生产提供高效优良的根瘤菌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中高海拔天然林采集外生茵根真菌,经鉴定、组织分离、菌株纯化、扩大培养等制成菌剂,接种到青杆(Picea.wilsoniiMast)幼苗上,筛选出红汁乳菇(Lactarushatsudake)、微甜乳菇(L.subdulcis)、黄丝盖伞([nocy—befastigiata)等5个优良菌株。人工接种菌根真菌能有效促进林木菌根的形成,且促生长效应显著,能有效提高苗木干物质积累和对磷元素的吸收,尤其能提高苗木抗逆性,提高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并在林木成活后长期发挥茵根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盐碱土高效固氮蚕豆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玉溪澄江大白豆(宿主植物)的根瘤采集及根瘤菌的分离纯化,获得了36株蚕豆(Vicid faba Linn)根瘤菌。为进一步探讨所得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 ,将这些根瘤菌回接到蚕豆小青皮上。植物生长70 d以后,观察生长状况,综合株高、地上部分干重、结瘤数等生长指标,筛选出2株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Hbu610041和Hbu610055,为蚕豆的实际生产准备了根瘤菌接种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扶余县三井子镇沙壤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对花生根瘤菌的采集、菌株的分离、纯化和原寄主品种的回接等盆栽试验,筛选出适合吉林省不同花生品种的优良菌株(2644、2656、2697)及其组合(2644 2656、2644 2697),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表明,2644为快生型根瘤菌,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固氮酶活性,2656、2697为慢生型根瘤菌,也具有较强的固氮活性。修正了花生根瘤菌无快生型或快生型固氮活性低的传统说法。同时这3种优良菌株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接种效果更佳,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选菌株,这为引进优良菌种和组合接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菌后的马占相思苗木生物量与营养元素的相关关系,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苗木的结瘤率、结瘤量、生物量、叶片以及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苗木的生物量与结瘤率、结瘤量以及叶片的含氨量呈显的正相关关系.与叶片的钾、镁含量呈显的负相关关系;生物量与土壤中的氨、磷、钾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但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苗木生长的营养元素循环有明显的影响.即在显的增加土壤氮素含量的同时,土壤的含磷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将组合的促生菌接种到桉树苗木,通过苗期及造林试验,筛选出一批促生效果较优的组合菌株。结果分析表明:桉树接种组合促生菌,其促生效果达显著性水平。林龄7月龄及21月龄时,各接种处理组相对于对照处理组树高增长分别达16.35%~40.55%和4.47%~11.07%;地径增长分别达13.05%~24.99%和5.03%~18.50%。组合促生菌株相对于单一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接种促生效果,且采自桉树林地的菌株接种促生效果要优于采自非桉树(罗汉松)林地的菌株。  相似文献   

10.
高效固氮花生根瘤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的花生根瘤为原材料,进行花生根瘤的采集、菌株分离纯化和回接试验,通过研究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天府3号花生生长的影响,成功筛选出可与该种花生高效固氮的优良菌株。研究结果表明:接种Hbu074005菌株效果最佳,花生植株干质量较对照组提高52.29%,其结瘤数、果穗数、植株株高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235.56%、112.00%、31.31%;菌株Hbu074012、Hbu074004的表现仅次于Hbu074005,干质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3.13%、35.88%。由结果可以看出,菌株Hbu074005可显著提高天府3号花生的生产性状,是较为优良的花生高效共生固氮菌株。研究结果为高效固氮根瘤菌在花生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广西喀斯特生境台湾相思采集根瘤并分离纯化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和生长适应性。[方法]分离纯化从台湾相思树根瘤中获得的菌株,分别对获得的45株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耐盐、耐钙、酸碱试验及温度试验。[结果]所有供试菌株在B.T.B反应中均产酸,都能利用KNO3和(NH4)2HPO4这2种氮源,绝大部菌株均能利用7种碳源,但在以不同糖类作为唯一碳源时生长速度差别很大;有17株菌呈革兰氏阳性,其余为阴性;有8株菌能利用3-酮基乳糖,19株菌能水解淀粉,19株菌水解明胶,绝大部分菌株都能利用柠檬酸盐;80%供试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很差;耐低温(9℃)的菌株有19株,占总数的42.2%,耐高温(39℃)较强的菌株有28株;13株菌的耐酸性较强,22株菌在pH 9.0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供试的45株菌都能耐受0.5%的NaCl,在1.0%~2.0%盐浓度范围内能良好生长的菌株有10株;所有供试菌株在3%~15%的钙浓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在30%的钙浓度下仍生长良好的菌株有15株。[结论]在喀斯特环境下,根瘤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抗逆性表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厚荚相思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的生长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造林的通直率比实生苗造林高;从树高年生长量、材积的年平均生长量和经济效益来看,无性系造林明显优于实生苗,但其年平均胸径生长没有树高生长明显。最后论述了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厚荚相思无性系造林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瘤菌菌株和接种根瘤菌植株的耐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平  刘文杰  马焕成  伍建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78-11980,11983
干热地区适生豆科树种及其特有的固氮根瘤菌为该地区生态植被恢复和农业生产能力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发展思路。在干热地区能筛选出耐干热的根瘤菌菌株和接种根瘤菌植株,接种耐干热的根瘤菌能提高寄主豆科植物的耐干热能力,但其机理国内外鲜有研究。  相似文献   

14.
Some Rhizobium strains synthesize a unidirectional hydrogenase system in legume nodule bacteroids; this system participates in the recycling of hydrogen that otherwise would be lost as a by-product of the nitrogen fixation process. Soybeans inoculated with Rhizobium japonicum strains that synthesized the hydrogenase system fixed significantly more nitrogen and produced greater yields than plants inoculated with strains lacking hydrogen-uptake capacity. Rhizobium strains used as inocula for legumes should have the capability to synthesize the hydrogenase system as one of their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5.
以2种污染区和对照区的不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样本的化学特性和微生物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污染物引起附近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下降,台湾相思林在污染环境下改良土壤化学性质极为明显。污染区的3种微生物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细菌数量总体上呈现荔枝林地>台湾相思林地>马尾松林地>尾叶桉林地>裸地。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越高越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综合各林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的分析可看出,台湾相思和荔枝在大气污染的地区是较为理想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活性保水剂对苗木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情况,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秸秆粉以及两者的混合物配成不同含量的保水剂,并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的地径、苗高、高生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苗木成活率,得出活性保水剂能明显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结论。同时提出采用蘸根的方法处理苗木对成活率的影响好于浇苗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并找出促进苗木生长的最优保水剂型,为土地改良和植树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施用根瘤菌及石灰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后,紫花苜蓿在盛花期的根瘤数显著提高,分枝数、鲜重、干重皆高于对照;施用石灰后,紫花苜蓿的根鲜重、根瘤数、株高、鲜重、干重、分枝数都高于对照。以产量为指标分析根瘤菌及石灰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根瘤菌使用水平以10~20g/hm2为宜,石灰使用量宜为3000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利用我国人工林豆科树种根瘤菌的种质资源,该研究对华南地区两个人工林豆科树种厚荚相思和卷荚相思的根瘤菌两个代表菌株HJ06和JJ06进行了16S rDNA全序列测定,将此全序列与根瘤菌各已知种及相关种的16S rDNA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系统发育树状图中,HJ06位于Rhizobium分支中并与根瘤菌属各个种的相似性达95%以上;JJ06位于Mesorhizobium分支中并与中慢生根瘤菌属各个种的相似性达97% 以上.表明它们分别为不同的根瘤菌种,证明了从国外引种于中国华南的相思树种其根瘤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提高我国造林质量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造林质量的概念与范畴;简述了我国造林质量的现状,指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在“适地适树”、良种化、造林密度、树种组成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