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渗透腔迫和脱落酸对冬小麦叶片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波  李云荫 《作物学报》1996,22(3):288-294
叶片蛋白质双相电泳研究表明,100mg/LABA或渗透胁迫能诱导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太原633产生17.5-20kD、pI4.8-5.5的一些新蛋白,抗旱性弱的C609在100mg/LABA处理时可诱导产生15-17.5kD、pI5.2-5.7的几个新蛋白和一个26kD、pI5.8的新蛋白,而在渗透胁迫下仅产生26kD新蛋白。当100mg/LABA和渗透胁迫共同作用时,原来两者诱导的新蛋白数目和强度者  相似文献   

2.
水稻灿粳杂种人工种子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小黑  沈毓渭 《作物学报》1995,21(1):45-48,T001
从二个水稻籼粳杂种幼穗业源的愈伤组织上,分化出大量不定芽,在2,4-D0.2mg/L,BAP2mg/L的MS培养基上,亚优2号不定芽增殖率可达3.5,无菌条件下,以不定芽作材料制备的人工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60.0%,最低也可达15.0%,使用麦芽糖代替蔗糖,以及用较大的不定芽都可提高人工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药用作物掌叶半夏组织培养及药物成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宝成  梁玉玲 《作物学报》1995,21(4):475-478
药用作物掌叶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的种子在附加2,4-D0.5-6.0mg/L+BA0.5mg/L的MS或B5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但2,4-D的浓度变化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无明显影响,且无分化现象。愈伤组织生长快,分散性好,适于悬浮培养。种子在附加NAA0.1-4.0mg/L+BA0.5mg/L的MS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根和芽,随NAA  相似文献   

4.
大蒜茎尖脱毒技术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山西栽培的5个地方名蒜茎尖离体培养,获得了无病毒蒜种。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为0.2 ̄0.5mm,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B5或MS4,附加1 ̄2mg/L细胞分裂素和0.01 ̄0.1mg/LNAA,效果最佳。根系诱导在原培养基中加入0.2mg/L NAA,出根率可达90%以上。成苗后于12月份移栽到节能日光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经对脱毒苗形态观察和染色体检测,没有发生异常变化。植株生长健壮,遗传性稳  相似文献   

5.
芝麻人工构建雄性不育基因的转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基因枪将人工构建的植物雄性不育基因TA29-Barnase及其标记基因bar导入芝麻豫芝4号的离体子叶,在MS+5mg·L-16-BA+1mg·L-1IAA+1mg·L-1ABA+5mg·L-1AgNO3的培养基上交培养12天,转入光、暗光替培养,诱导出不定芽。经添加2mg·L-1除草剂(BASTA)的上述培养基筛选,获得了11个BASTA抗性株系,对其中3个株系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证实其中2个为转基因株系,转化率为1.46%  相似文献   

6.
培养基成分对红树莓不定芽分化会产生直接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A与IBA配合使用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效果优于KT与IBA的配合使用和BA与IAA和NAA的配合使用。在1/2MS大量元素+BA1.5mg/L+IBA0.1mg/L分化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率大于80%;当BA增加到2.0mg/L时,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95.6%);30-50g/L的蔗糖以及NH4NO3与KNO3的适当比例有助于红树莓不定芽的  相似文献   

7.
苎麻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喜文  陈德富 《作物学报》1996,22(1):112-116
苎麻品种浏阳大叶绿的子叶在含有2,4-D0.5mg/L、KT0.5mg/L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3 ̄4次继代培养后作液体振荡培养,产生悬浮细胞系。从悬浮系分离的原生质体,只有以海藻酸钠包埋方式培养在KM8P培养基中,50天左右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附加2,4-D0.2mg/L、6-BA0.1mg/L的MSB生长培养基上增殖,然后转入附加6-BA2.0mg  相似文献   

8.
大蒜发芽叶培养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大蒜发芽叶培养于MS(1/2NH4NO3_+2,4-D2mg/L+KT0.5mg/L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后,转移到MS(KNO32525mg/L+(NH4)2SO41650mg/L,无NH4NO3)+KT2mg/L+6-BA4mg/L+Adenine2mg/L+IAA0.01mg/L培养基上,25天后,形成体细胞胚并能再生植株。其中,胚状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NO3/NH^+4>1,KT/  相似文献   

9.
掌叶半夏悬浮培养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掌叶半夏种子在附加2,4-D2.0,BA0.5mg/L的MS培养基上形成浅黄色或白色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2,4-D1.0,BA0.5,CH300mg/L的MS液体培养其中振荡培养,可产生大量的体细胞胚。2,4-D对体胚诱导效果显著并促进其早期发育,但抑制其进一步发育成熟。NAA对体胚诱导效果不如2,4-D,但可使体胚正常发育。水解酷蛋白明显提高体胚诱导频率。显微观察表明:体胚起源  相似文献   

10.
掌叶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及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宝成  吴爱民 《作物学报》1996,22(2):197-201
掌叶半夏成熟胚在含2,4-D2.0mg/L,BA0.5mg/L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用附加2,4-D 2.0mg/L,BA0.1 mg/L,CH300mg/L的MS液体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振荡培养,经3 ̄4次继代培养即可得到悬浮的单细胞,其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经测定,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20天时细胞数量和鲜重达到最大值;随着  相似文献   

11.
青花菜在脱分化及分化过程中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脱分化培养的第12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愈伤组织的明显发生相对应;分化培养的第21天该酶活性的大幅度增加与真正的芽发生相关.脱分化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c带、e带发生在愈伤组织产生以前,可能是脱分化的原团;分化时c带在芽点出现以前的重新出现可能与分化的启动有关.在脱分化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略有升高;在分化过程中该酶活性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香椿幼苗蛋白质含量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以抗寒性强弱不同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和福建霞浦3个种源1a生香椿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以引起香椿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种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不一致,同一种源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动态变化也不一致。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抗寒性较强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种源变化规律相似,在-5℃低温胁迫1~4d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即胁迫1d后蛋白质即大量表达,谱带颜色变深,随后在第2、3天含量逐 渐下降,谱带变浅,第4天含量又开始增加。两种源分别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7.6 KD、22.5 KD的特异蛋白。抗寒性较弱的福建霞浦种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没有诱导出新的蛋白质谱带。各种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的蛋白质谱带颜色的深浅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渝苏303”甘薯离体形态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一富  高峰  杨贤松 《作物学报》2005,31(6):749-754
甘薯茎段、叶片和叶柄在附加有1.0 mg/L 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5天可产生大量的不定根,培养20 d茎段和叶片分化出不定芽。本文以甘薯品种“渝苏303”为材料,研究了甘薯外植体在不定根和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酶(SOD)活性的变化,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S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对3个感病程度不同的花生品种的研究表明,接种后各品种花生植株叶片内POD活性明显提高,随着症状的出现,POD表现出显著的活性高峰,并出现了4条新的同工酶带,而原有的1条迁移率为0.38的谱带消失。接种初期,花生叶片内SOD活性有所提高,但高感品种接种8d后SOD活性低于健康对照,而耐病品种接种后12d才略低于对照。各处理之间SOD同工酶谱带数相同,发病株的迁移率为0.41的谱带较弱。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制备E.wenyoni特异性诊断抗原及研制高效附红细胞体疫苗提供基础进行试验;【方法】从自然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牛血液中纯化附红细胞体后,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wenyoni抗原蛋白组分;【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E.wenyoni全蛋白分子量范围为24 kD~150 kD,主要的9种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41.34 kD,107.27 kD,86.03 kD,68.05 kD,56.21 kD,44.30 kD,32.99 kD,28.89 kD,24.59kD;免疫印迹筛选出3特异性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47.31 kD,49.03 kD,35.72 kD;【结论】E.wenyoni主要由九种类抗原蛋白组成,3种特异性蛋白质,可作为E.wenyoni特异性诊断抗原及附红细胞体疫苗的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羊踯躅规模化无性繁殖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羊踯躅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基本培养基类型、叶片切割方式、叶位、暗培养时间及不同激素组合等因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WPM培养基为最适基本培养基。垂直于主脉切割一刀并去除叶柄和叶稍的叶片再生不定芽的频率最高。羊踯躅试管苗中、上部叶片的再生能力较强,其中第5和第6位叶的不定芽诱导效果最佳。初始暗培养有利于叶片再生,暗培养10~15天的效果最佳。诱导羊踯躅试管苗叶片再生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IAA 1.0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和平均分化芽数分别达到82.3%和7.2个。  相似文献   

17.
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彩色马蹄莲球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途径建立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消毒法”能够明显降低初代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率;由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彩色马蹄莲快繁体系切实可行,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1mg/L+NAA0.1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1mg/L+NAA0.5mg/L+AC0.5 mg/L;炼苗3d后移栽到土壤:河沙:草炭土=1:1:1的土壤中,并进行遮阳处理,成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观赏羽衣甘蓝的离体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蕾为外植体,离体繁殖羽衣甘蓝8个杂各一代材料。培养基为(mg/L):MS+BA1-2+NAA0.1-0.2+IAA0.5+(或不加)GA30.3+3%蔗糖。平均18%-67%的接咎花蕾产生不定芽;药有30%的不定芽发育成完整植物。培养物的严重褐化和再生植物的普遍玻璃质化是影响植株成活的主要因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和青霉素,并给以强光照射,可提高植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本研究分别以‘夏坡蒂’、‘费乌瑞它’以及‘克新1号’的试管薯和大田薯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进行筛选,以获得其培养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并对不同来源马铃薯块茎不定芽分化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夏坡蒂’、‘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1 mg/L ZT、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和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夏坡蒂’与‘费乌瑞它’的不定芽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克新1号’的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试管薯的块茎不定芽分化率显著高于大田薯。  相似文献   

20.
皇家夏天葡萄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再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目的基因转化的成功率,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皇家夏天为试材,取试管苗顶端1 ̄3叶位幼嫩叶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碳源等因素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WPM、1/2MS、B5和NN694种基本培养基,均可诱导其叶片再生不定芽,差异不显著;碳源以添加10 ̄20g/L的葡萄糖或食用白砂糖较好;培养基中附加3.0mg/L的6-BA与0.05mg/L的IAA配比利于出芽和成苗,应用TDZ虽出芽较多,但芽丛多畸形、出苗困难,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