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春小麦灌浆期功能叶^14C同化物源—库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4CO2示踪研究春小麦灌浆期旗叶同化物在源训间运转与分配。结果表明,上午同化产物在同化4h的输出占24h输出的70%;下午同化的只有31%。基本上是同化后10h输出。不过两者同化后24h总输出基本一致,均在67%左右。同化的产物输出有“排队现象”,即先同化先输出。叶片中^1C可溶性糖^14C同化物的始终较高,同化后10h平均为64.3%(^14C蔗糖为45.7%)和66.9%(^14C蔗糖  相似文献   

2.
在低温和弱光下对5个不同来源的黄瓜品种苗期^14C-同化物运输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低温20℃/10℃(昼/夜)和15℃持续低温均明显地抑制了喂叶同化物的运输率,与对照均呈极显著差异,显著的抑制部位是向其它叶的运输,而生长点,茎和根系部分均未受一抑制,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低温下不同品种间的不同部位的同化物的运输分配未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秋季以^14C喂饲红星苹果幼树,矮砧树地上部^14C同化物质相对量高于根系,也高于乔砧树。^14C同化物质主要积累,贮存在多年生枝和一年生枝内,根内较少。矮砧树^14C同化物质的输送有明显的滞阻作用,从而影响地上部和根系的生育,花芽分化,产量和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戴玉玲  张蜀秋 《作物学报》1998,24(5):613-617
用微注射法将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激动素,KT)引入开花后30天的大豆种子胚与种皮间的质外体空间,同时给叶片饲喂^14CO2,以种皮和子叶中放射强度占总放射强度的百分比来进行比较分析KT对同化物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0^-4、10^-5mol/L的KT促进种皮中同化物的卸出和向子叶中的分配。同时测定了种皮和胚中的酸性转化酶和ATP酶的活性,KT使种皮中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而ATP酶活性降低,由此  相似文献   

5.
采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对冬小麦14C同化物的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那氏778诱导剂浸种可显著提高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器官及整株的相对光合速率和同化量,生育前期主要以提高小麦展开叶片和小麦冠层上部的光合速率和同化量为主,生育后期其冠层下部同化量的提高更为明显;那氏778诱导剂浸种提高了冬小麦各营养器官向穗部和根系输入的比例,有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为小麦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贺明荣  曹鸿鸣 《作物学报》1998,24(3):380-384
运用^15N和^14C示踪技术,研究了雹灾后施氮配合中耕对棉株吸氮动态,吸氮量,^14C同化物生产及运转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蕾期遭受雹灾后及对施氮并配合中耕,可使棉株开始吸收肥料氮的时间提前,棉株吸氮量、含氮量和肥料利用率也显著提高。棉株花铃期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以放射性比强表示)和^14CO2同化量均显著高于单纯施氮处理和对照。而且,棉株的同化产物以较大的比例转运至生殖器官特别是成铃中,并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前种子处理(拌种,闷种或浸种),对小麦苗期生长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降低麦苗生长速度,控制苗高;二是促进麦苗分蘖,增加年前分蘖数,此外,还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率,降低地上部呼吸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麦苗素与抗寒性,收到增穗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豆籽粒形成期14C同化物的分配和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傅金民  张庚灵 《作物学报》1999,25(2):169-173
在籽粒形成期,大豆不同叶位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具有明显的“局部供应性”,供应中心是本叶腋内荚粒。然而,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14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又具一定麦异,倒13叶分配到茎和英粒的14C-同化物高于倒1、4、7叶。叶片14C-同化物向其他各节位不同器官分配的量较少,并存在明显的“同侧运输性”,主要分配到同侧  相似文献   

9.
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及农艺因子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个年度的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化杀(CHA)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早,着生次生根多,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快,蘖质系数高,分蘖与主茎的差距小,成穗相对较整齐,穗粒重高,为降低密度,利用分蘖成穗奠定了基础,播期,密度,供水等影响分蘖的生长,但主要是高级位分蘖的差异,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加,杂种优势降低,但稀播(90万苗/hm^2以下)和早播(9月25日)时主茎或I蘖成穗率受到影响,在适期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扬麦158叶片生长习性、功能叶特点以及栽培因子对主茎叶片影响的观察,认为小麦叶片多少主要决定于前期,它与营养条件、气温关系密切,前期(1-2叶)供肥、稀播、早播有利叶片数增加,反之减少,但就同一措施田块,主茎叶片数具有相对稳定性,掌握叶片与各器官相关性,叶龄进程可作为科学管理的主要指标;小麦倒4片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有利于小穗与小花分化,因此,栽培措施必须围绕主攻大穗增粒夺高产;齐穗后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灌水模式对运城盆地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播期灌2水为对照(CK),在晚播增密条件下,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返青起身期1水、拔节期1水、返青起身期+开花期2水、拔节期+开花期2水共5个灌水处理,分别记为W1、W2、W3、W4和W5。结果表明,与CK相比,W1、W2和W3处理产量降低;干旱年W4和W5处理冬小麦产量显著高于CK,平水年冬小麦产量则以CK最高。晚播增密灌2水条件下,2个试验年度均以W5处理产量最高,W4处理次之,但2个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W4处理冬小麦的成穗数、成穗率、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高于W5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以W2和W3处理最高;W4和W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当。综合产量、抗寒性和水分利用等方面表现,晋南冬小麦适度晚播增密未浇冬水条件下,返青起身期+开花期2水能够维持产量稳定,同时延缓冬小麦穗分化进程,提高春季抗霜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因型和供水对小麦维管系统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发育有明显促进 ,春季返青后供水对其促进作用很小 ,但对叶片大小促进作用明显。水分和养分输导组织在茎秆结构中体现出基因型差异。完全控水条件下水分及养分输导组织发育均受到抑制 ,不同供水对叶片形态及维管束结构的发育均有明显效应 ,供水对前者效应大于后者。拔节水对茎秆维管系统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使小麦植株的基部节间缩短,株高显著降低;旗叶和倒2叶叶面积变小,而倒5叶叶面积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理想株型;株型构成指数改善,有利于优化叶片的空间分布;冠层绿叶干重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光合速率对施氮量与光照强度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施氮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基于小区施氮控制试验,设置4个施氮量水平和5个光照强度,分析施氮量对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的响应规律,研究光照强度和叶片氮素对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提高,叶片含氮量逐渐上升,过量施氮会抑制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的增加;从拔节期-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总体降低,冬小麦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光合速率在低施氮量下先上升后下降,而在不施氮和中、高施氮量下随生育时期推进呈下降趋势;在人工控制的固定光照强度下,冬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含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叶片含氮量的增加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故适量增施氮肥有助于冬小麦光合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超级稻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时间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穗肥施用条件下,机插水稻在适龄移栽时其产量、各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等均优于超秧龄移栽水稻。适龄移栽并于叶龄余数4、3 (D4-3)等量施用穗肥时,其产量、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茎蘖成穗率、抽穗后的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及其比率、高效叶面积及其比率、上三叶的叶片披垂度均高于叶龄余数5、3 (D5-3)和叶龄余数5、4 (D5-4)时等量施用穗肥的处理。而超秧龄移栽时,D5-4处理的产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拔节后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动态、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后的群体光合势、抽穗期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基部3节间长度及3节间总长占秆长比例均优于D5-3和D4-3处理。说明机插水稻适龄移栽对水稻高产的获得尤为重要。适龄移栽时,穗肥于叶龄余数4、3等量施用可以形成良好的群体获得高产,而在超秧龄移栽时,将穗肥施用时间适当提前到叶龄余数5、4,可以促进部分动摇分蘖转化为有效分蘖并最终成穗,适当弥补秧苗因超秧龄移栽而造成的生长量不足,但穗肥的提前施用也使得基部节间过度伸长,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甬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的超高产群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11、甬优12、甬优13、甬优15、甬优17为试材, 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 形成超高产(产量≥12.0 t hm-2)和高产(10.5 t hm-2 ≤产量<12.0 t hm-2)群体。比较研究其特征表明, 与高产群体比,超高产群体的总颖花量极显著提高, 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降低;平均每穗粒数极显著提高, 并且一、二次枝粳数以及粒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拔节期的干物重略低, 但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的生长平稳, 无效分蘖发生少, 高峰苗低, 拔节期以后茎蘖数下降平缓, 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等均较高;基部第1、第2、第3节间的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及基部第1、第2、第3节间的弯曲力矩、抗折力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且倒伏指数减小。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叶片氮含量时空分布及其与植株氮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晓东  戴廷波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作物学报》2006,32(11):1717-1722
以低蛋白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高蛋白小麦品种淮麦20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冠层叶片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植株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在不同叶位间的分布因生育时期而异,拔节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叶片氮含量都呈现顶1>顶2>顶3>顶4的趋势,而在药隔期及孕穗期,两品种顶2叶氮含量均大于顶1叶。  相似文献   

18.
限量灌水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自然大田和人工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限量灌水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土壤耗水强度以拔节于挑旗期间为最大,此期间限量灌水较显著地减缓了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面积的衰减,使叶片的气阻阻力降低,蒸腾强度升高,群体和叶片的光合速率均升高,改善了光合性能,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4个抗白粉病、23个感白粉病的冬小麦品种、品系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由于对白粉病反应不同,在拔节至抽穗期,抗、感品种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对田间大量育种材料进行早期预测,以防使用感病材料接种花药和进行杂交。用叶片同工酶鉴定抗病性,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可与育种试验同时进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