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2年生盆栽华红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嫁接GM256中间砧对华红苹果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华红苹果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华红苹果树嫁接GM256中间砧后提高了叶片、新梢、主干、侧根对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降低了主根对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同一矿质元素在各个器官的含量明显不同,各矿质元素中,除Fe元素主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外,其余各矿质元素叶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同一矿质元素在不同根径级的含量明显不同,多数矿质元素均在d≤0.5mm根径级的毛细根系内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茉莉香葡萄不同时期的2次单元素和配方施肥,测定其叶面积、叶干重、叶柄内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各次施肥对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方对茉莉香葡萄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单施氮肥对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单施磷、钾肥,而配方施肥对枝叶生长发育的影响要大于任意一种单元素施肥.只有配方施肥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新红星、黄矮生、红星苹果树叶片、果实、枝条、根系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年周期内各品种叶片、果实内N、P、K、Fe、Zn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一致;短枝型苹果树各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有差别,品种之间也不相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短枝型高于普通型;同一时期各品种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4.
野生欧李生长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马建军  张立彬 《园艺学报》2004,31(2):165-168
 研究野生欧李叶、花和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生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欧李开花期是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累积最关键的时期,从始花期至终花期,Fe、Ca、Mn元素呈极显著增加,其它元素无明显增减;果实进入生长发育阶段,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表现为前期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后期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并呈“下降—平缓(上升)—下降”的趋势,除K元素外,其它6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互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欧李叶、果间Ca和Mg元素达极显著负相关,zn元素达极显著正相关,其它元素相关性均不显著。果实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值)的大小顺序为:K>Ca>Mg>Fe>Zn>Mn>Cu。  相似文献   

5.
蘑菇无粪合成料国内外都有研究和应用。它是以稻、麦草加氮、磷为主,辅以复合矿质营养元素制成的蘑菇培养料。但是由于各地土壤中含的矿质营养元素不同,稻麦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就有差异,因此配方中的添加物应因地制宜。我们在分析了日本MS-8-5(菇原)、英国M.R.A(活化剂1号)和上海市郊县农村稻麦  相似文献   

6.
几种落叶果树叶内矿质元素含量标准值的研究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59  
果树叶内名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标准值,是应用叶分析进行营养诊断的基础。标准正常值的确定,应是大量生长结果正常树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统计结果。对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新疆等地苹果、梨、葡萄、桃的矿质营养状况的调查表明,在石灰性土壤或其它营养供应不平衡的条件下取材,难以得出作为叶分析诊断标准的正常值。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同一遗传型的成年果树叶内矿质元素含量具有生理上的相对稳定性的原理,搜集了50年来各国发表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并与我国叶分析数据相比较,提出苹果、梨、葡萄、桃的叶分析标准值。并结合树种、品种、采叶时期与方法、栽培管理措施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测定珍稀濒危植物贵州苏铁植株,构建不同组织和器官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矿质营养在体内分布特征及其相关特性,以及结合生长环境土壤特性分析贵州苏铁生长发育对营养需求以及土壤环境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珍稀濒危植物贵州苏铁植株矿质营养含量及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为贵州苏铁栽培和物种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植株体内N、P元素含量变化较大,4a生植株体内比1 a生积累更多Fe、Mn、Zn、Ga、Mg元素,小孢子叶Zn含量最高,大孢子叶Mn含量最高,雄性叶元素含量高于雌性叶.表明贵州苏铁生长发育过程中生殖生长需要大量种类和数量的矿质营养物质,同时也证明了营养生长物质服务于生殖生长.在栽培生产中除了选择栽培基质与原生地大致相同满足植株的营养生长外,还更应注重在生殖时期对矿质营养的补给,满足植物生殖生长对矿质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笃斯越桔叶片中矿质营养年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亚东  曲路平 《园艺学报》1990,17(3):185-190
作者采用叶分析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笃斯越桔矿质营养元素年周期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笃斯越桔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具有一定模式,大多数营养元素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处于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时期。此期为笃斯越枯叶分析的最适采样期。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与叶片中营养元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之间很少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短枝型苹果树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月娥  张绍铃 《果树科学》1994,11(3):166-168
测定了新红星,黄矮生,红星苹果树叶片,果实,枝条,根系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年周期内各品种叶片,果实内N,P,K,Fe,Zn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一致,短枝型苹果树各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有差别,品种之间也不相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短枝型高于普通型,同一时期各品种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0.
PP_(333)处理水仙对矿质营养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虽然大大提高了作物的生产能力,但是由它引起的水源污染和土地质量下降却使人们产生了严重的忧虑。通过改良作物品种和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已有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变作物的矿质营养吸收特性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已经发现,在多种作物中,PP_(333)会改变组织内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Swietlik和Miller(1984)报道,PP_(333)增加苹果幼苗叶片和枝干中钙的含量,减少钾的含量。Atkinson(1986)发现施用PP_(333)后,苹果叶片中钾和磷的含量减少,不过在田间条件下叶片中含氮量增加,而在盆栽时叶片含氮减少。相反,Wielanc和Wampel(1985)认为PP_(333)对苹果幼苗叶片和根组织内氮、磷、钾和镁水平无显著的影响。由于PP_(333)抑制了植株生长和改变了植株体内养分的分配。故组织内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不能反映植株对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实际情况。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PP_(333)处理对水仙植株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矿质营养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振贤  赵德婉 《园艺学报》1993,20(2):150-154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主要针对园林中应用的针叶树种红皮云杉进行DRIS法营养诊断,以确定最佳采叶时期。结果表明:红皮云杉1 a内N、P、K矿质元素的含量在10月5日左右较为稳定,即养分含量变化较小,N、P、K的含量较接近全年的平均水平,此期为进行营养诊断的最佳采叶时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铅处理下苋菜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较高浓度(0.4 mol/kg)铅胁迫下苋菜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中根受到的抑制程度最高.铅对苋菜第3和第4片成熟叶面积扩展的抑制作用比对叶干物质的积累大,导致单位叶面积干重增大.土壤中过量铅明显增加了苋菜各器官中铅的含量并主要积累在根部,降低了苋菜对铁、钾、钙、镁的吸收和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而导致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5~8年生米良1号猕猴桃雌株为试材,连续2年对其营养期根、茎、叶、果中主要矿质元素Ca、Mg、K、Zn、Mn、Na、Cu等的分配、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米良1号猕猴桃叶片中的钙含量处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虽然根中的钙含量较高,而果实中的钙含量却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果实对钾的吸收则刚好与钙相反,果实中的钾含量列根、茎、叶之首;镁和锰在各器官中的分布及变化相似,叶中含量最高且都处于适量范围,其他部位含量变化不大;锌和钠除根中的含量在个别月份稍高外,其他部位的锌、钠含量在营养期几乎没有变化;根、茎、叶、果中铜的含量在4~9月间呈S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周年吸收规律,以4年生‘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密闭式营养液循环供给系统栽培,避免了水分和矿质元素的流失,并设置低、中、高浓度(0.5、1.0和1.5倍标准配方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在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测定营养生长(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片面积)和生殖生长(果粒横径、果粒纵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指标,检测和计算了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植株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并测定葡萄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中浓度营养液栽培的‘无核白’葡萄长势中庸,果实品质最佳,作为吐鲁番地区葡萄水分和矿质营养吸收量的参考依据,其生理需水量为每年4 149.5m~3·hm~(-2),矿质元素每公顷的吸收量分别为N 227.9 kg,P 22.9 kg,K 325.9 kg,Ca 341.8 kg,Mg 117.8 kg,Fe 1.9 kg,Mn 460.6 g,Cu 182.3 g,Zn 198.1 g,B 728.3 g。花后47~75 d,‘无核白’葡萄植株的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速率最大。叶片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总体呈高浓度营养液处理中浓度营养液处理低浓度营养液处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嫁接在M7、M9、山定子砧木上的红星苹果的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矿质营养及耐旱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对嫁接品种的叶片厚度、栅状组织厚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净光合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除M9、山定子与M7的B元素外,各砧木嫁接品种的N、P、K、Ca、Mg、Fe、Zn、Mn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干旱条件下,山定子比M7、M9砧木耐旱,山定子与M7、M9对嫁接品种蒸腾强度无显著影响,但前者比后者叶片水势大,表现了耐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早熟砂梨矿质营养适宜值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翠冠、蜜雪梨2个早熟砂梨(Pyrus pyrifolia)主栽品种高产果园大样本群体叶片(翠冠n=115、蜜雪梨n=62)、土壤(n=277)矿质营养因子的统计分布,以及"产量等级"与元素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亚热带季风红壤地区,并以豆梨(Pyrus calleryana)为砧木条件下的2个品种的10项叶片矿质营养适宜指标,以及13项砂梨的土壤有效态营养适宜指标。并经叶片营养适宜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与高接比对验证,翠冠叶片N、K适宜范围显著高于蜜雪梨。另外,经高接比对试验逆向推理,若同砧高接的不同品种营养差异显著,则它们的营养适宜范围差异也显著,否则一致。据此,蜜雪梨叶片营养诊断标准可供黄花梨参考应用。此外,所建立的土壤诊断标准可供亚热带季风红壤地区,与砧木为豆梨等背景条件相似的砂梨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8.
山葵幼龄植株主要矿质元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下山葵幼龄植株及其不同部位对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 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 山葵为喜K 植物, 叶片以N、Ca、Mg 的含量和吸收量较高, 叶柄和根部则以K 含量和吸收量较高。随着营养供应水平的提高, 植株及各部位对矿质元素吸收量增加, 并在低营养水平下表现明显, 但营养水平对各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影响不大, 对N、P、K 吸收比例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黑穗醋栗营养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东  张志东 《园艺学报》1993,20(4):324-328
东北地区黑穗醋普遍存在着潜在缺K和元素间平衡关系失调的问题。叶片中K素含量偏低,而P和Mg含量偏高;叶片中N含量在一部分果园偏高,而另一部分果园偏低,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处于正常范围。施肥与否和不同产量条件对叶片中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改变玑行的重视N肥是改善黑穗栗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杏叶片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杏花败育造成结实率低是当前杏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矿质元素是果树生长结实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植物叶营养分析已成为了解植物体内营养状况,进行矿质营养研究的一种基本手段。研究杏叶片矿质营养对探索杏花败育原理、杏树营养育种等都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也为合理施肥以改善杏果实品质提供依据。我们根据近几年来杏叶片营养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杏树叶片矿质营养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动态变化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产量、果实品质等的关系,结合我国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杏矿质营养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