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省新乡市盐渍地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高产品种,进行了不同盐分含量沙培试验和大田试验,比较了各棉花品种的耐盐指标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sGK958、鲁棉研24号、sGKz27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当地盐渍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滨海盐碱地地膜覆盖对不同抗虫棉品种的产量和熟相的影响。[方法]以三个不同类型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33B、鲁棉研17号、鲁棉研15号为材料,于2004年在东营市滨海盐碱地比较研究了3个品种在露地直播(对照)和地膜覆盖条件下的产量、产量构成、早熟性和熟相表现。[结果]地膜覆盖栽培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33B、鲁棉研17和鲁棉研15覆膜栽培分别比露地栽培增产20.3%、9.0%和12.4%;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铃数和铃重,但对衣分的影响不大;品种间的熟相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露地和覆膜处理的熟相没有差异。与露地栽培相比,覆盖栽培的33B、鲁棉研17和鲁棉研15的霜前花率分别提高了4.3%、3.5%和2.8%。[结论]地膜覆盖没有促进早衰,却显著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早熟性,是实现抗虫棉早熟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徽 《农业科技通讯》2010,(12):189-190
本技术适合以鲁棉研28号、鲁棉研21号等为代表的常规抗虫棉品种和以鲁棉研15号为代表的杂交抗虫棉品种。皮棉产量目标:常规抗虫棉为125 kg/亩以上皮棉,霜前花率90%左右,适应鲁西及生态条件相近的棉区常规抗虫棉春直播或春套播。  相似文献   

4.
适应鲁西南蒜套栽培模式的优良抗虫棉品种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农科院棉花研究人员在金乡蒜套棉栽培地区,对鲁棉研15、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0、鲁棉研21、鲁棉研22、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鲁棉研28、鲁RH-1、瑞杂816,99B等14个棉花推广应用品种做了栽培比较实验,并对其生长发育规率、抗逆性、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发现鲁棉研15、鲁RH-1在杂交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20、鲁棉研23、鲁棉研24、鲁棉研25、瑞杂816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鲁棉研28、鲁棉研21在常规抗虫棉中表现最突出,产量较鲁棉研16、鲁棉研17、鲁棉研18、鲁棉研22、99B增产显著,而且抗虫性、抗病性、棉花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最优。以上4个优良抗虫棉品种是优中之优,鲁棉研15、鲁RH-1、鲁棉研28、鲁棉研21皮棉单产分别为1797.45kg/hm^2、1750.05kg/hm^2、1640.56kg/hm^2、1572.55kg/hm^2较99B分别增产+25.03%、+23.91%、+18.44%、+13.53%。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28号生育特点和对密度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曾在山东大面积种植的美国Bt抗虫棉33B为对照,于2005、2006年分别在山东临清和夏津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国审Bt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两年观察结果表明,鲁棉研28的生育期与对照33B相当,但平均收获期比33B短1.7天,铃重、衣分和棉柴比显著高于33B,皮棉单产也显著提高,2005、2006年分别比33B增产22.2%和18.4%。33B在5.25~6.75株/m2密度时的产量最高,而鲁棉研28在4.75~6.75株/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则没有变化。分析认为,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号彻底解决了早期抗虫棉品种存在的铃小、衣分低、产量潜力小等不足,表现出产量构成协调、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抗虫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抗虫棉品种有抗虫常规品种和抗虫杂交品种2种,选择具有抗虫性、抗逆性、抗病性品质好的品种,目前适合我国棉区推广的品种主要有中棉41、中棉49、红太阳2号、鲁棉研15、鲁棉研25等抗虫棉品种。  相似文献   

7.
李冬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51-6952
[目的]对鲁西种植的3个抗虫棉品种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研究,为该区域棉花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供试抗虫棉品种分别为鲁棉研28、K638和K836,以鲁棉研28为对照。设不整枝(除打顶外不整枝,叶枝顶和赘芽也要保留)、精细整枝(按常规精细管理,去叶枝、抹赘芽、打边心、去无效蕾等,去叶枝时保留主茎叶)、粗整枝(6月10日前后将果枝以下的枝叶全部捋去,即撸裤腿,以后除打顶外不再整枝)3个处理。[结果]鲁棉研28和K638粗整枝既能够保证较高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较好的纤维品质,又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在用工价格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下,棉农的纯收益最高;K836子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品质在精整枝、粗整枝、不整枝的整枝方式下差别较小,但不整枝较粗整枝的整枝方式田间治虫效果差,会增加一定棉田用工,建议也以粗整枝方式为主。[结论]在鲁西区域土壤肥力中等的种植条件下,鲁棉研28、K638进行粗整枝,K836进行粗整枝或不整枝,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获得最高纯收益。  相似文献   

8.
1转Bt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 转Bt基因抗虫棉具有高抗棉铃虫、丰产、优质等显著特点,种植抗虫棉可节约农药用量6昵左右,每667平方米节约农药投资50-60元,大量减少管理用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现已成为我省的主栽棉花品种类型。目前较适宜我省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除已经大面积种植的美棉33B和99B外,主要有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中棉所29号”;常规抗虫棉“鲁棉研16号”、“鲁棉研17号”、“鲁棉研18号”和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号(鲁890)等。  相似文献   

9.
东辛农场地处苏北沿海地区,是江苏垦区最大的植棉场,常年种植棉花0.5万~0.7万hm2。2000年引种33B、99B等国外常规抗虫棉品种,这些品种虽表现抗虫、结铃集中,但株小、铃小、衣分低,后期易早衰,单株生产力低,产量及品质一般。2002年东辛农场大面积引种中棉41、中棉45、鲁棉研21、鲁棉研22等国产常规抗虫棉品种,与33B、99B等相比,它们在本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棉株株型疏朗,生长势强,单株生长量大,铃大,衣分高,综合抗性强。本文以中棉41、鲁棉研21、鲁棉研22等品种在本场种植的高产田(籽棉4 500 kg/hm2左右)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研究又获新进展。继鲁棉研17号、18号、19号、20号、21号、22号、23号、25号于2005年3月5日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鲁棉研15号、16号、19号、20号、21号、24号、25号共7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于2005年4月30日在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审定。其中鲁棉研15号、20号、24号、25号为抗虫杂交棉品种,鲁棉研16号、21号为常规抗虫棉品种,鲁棉研19号为短季抗虫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抗虫棉品种间杂交组合F_1和F_2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杂交棉二代的生产利用价值,于2002~2003年在临清对6个抗虫棉杂交组合的F1 和F2代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6个组合的F1 代皮棉产量皆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其中H3和H4比对照鲁棉研15显著增产,说明利用现有常规抗虫棉品种(系)可以选配出产量超过鲁棉研15的组合。6个组合的F2 代也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其中H3和H4比对照鲁棉研21显著增产,说明有些抗虫杂交棉的F2 代仍有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5个棉花品种的耐盐鉴定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室内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在大田条件下对5个棉花品种在3个盐胁迫水平下的出苗率,3个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钠钾离子含量以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盐浓度对棉花种子发芽影响较小,高盐浓度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棉花苗期的耐盐性,耐盐品种的筛选需要进行全生育期生理数据和终产量的综合评价才更可靠。本试验中仁和39号和中棉44号较其它3个品种在苗期有较好的耐盐性,泗棉3号耐盐性最差;重度盐碱相对轻度盐碱条件下产量下降比例,仁和39号、鲁棉研28号、中棉49号、泗棉3号和中棉44号分别为25.2%、26.7%、31.9%、32.2%和26.4%,说明仁和39号受盐胁迫影响最小,中棉44号和鲁棉研28号次之,中棉49号和泗棉3号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4个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为材料,比较并进而研究了常规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与其它同类品种相比,鲁棉研21号叶绿素含量较高,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苗期、蕾期、初花期明显高于中棉所41和新棉99B,抗氧化酶(SOD、POD)活性较高,激素类物质代谢协调。这些特点为其高产、稳产、广适奠定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山东抗虫棉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介绍了近10多年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抗虫棉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常规抗虫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杂交抗虫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滨海盐碱地抗虫棉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植棉高产品种产量及形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胁迫环境中进行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江苏滨海盐土种植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产量及其形成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地植棉产量主要是单位面积总铃数决定的,盐碱地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点是结铃器官成铃效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尤其是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大)对提高果枝和果节的结铃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内干物质增长速率高是保证较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关键,具有明显的生育和结铃高峰是盐碱地高产棉花品种的显著特征。因此适宜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常规棉品种,二是出苗期成苗较好,三是具有突出的生长发育和成铃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土稻作改良是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概述了江苏省滨海盐土稻作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耐盐水稻鉴定方面,筛选出了‘盐稻10号’、‘盐稻12’、‘通粳981’、‘南粳5055’、‘南粳9108’、‘淮稻5号’等耐盐性较强的品种;在1.5 g/kg盐胁迫下,水稻产量为非胁迫的65%~85%,在3 g/kg的盐胁迫下产量为非胁迫的40%~45%;盐胁迫对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定位观测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滩涂稻田土壤盐分最高点出现在抽穗前后。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滩涂稻作改良研发工作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1)耐盐水稻种质筛选与品种改良;(2)滩涂稻田地力提升技术研发;(3)滩涂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7.
With increased cultivation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cotton in the saline alkaline soil of China, assessments of transgenic crop biosafety hav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soil salinity on rhizosphere microbes and Bt protein residues. In 2013 and 2014,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the rhizosphere microbial biomass,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Bt protein contents of the soil under transgenic Bt cotton(variety GK19) and its parental non-transgenic cotton(Simian 3) cultivated at various salinity levels(1.15, 6.00 and 11.46 dS m~(-1)). Under soil salinity stress, trace amounts of Bt proteins were observed in the Bt cotton GK19 rhizosphere soil, although th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with cotton growth and increased soil salinity levels. The populations of slight halophilic bacteria,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ammonifying bacteria, nitrifying bacteria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soil salinity in the Bt and non-Bt cotton rhizosphere soil, and th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icrobial respiration and soil catalase, ure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lso decreased.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Bt protein content in the Bt cotton rhizosphere soil may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slower decomposi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s, which suggests that salinity wa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relevant activities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indicates that Bt proteins had no clear adverse effects on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isk assessme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otton in saline alkaline soil.  相似文献   

18.
中亚滨藜的耐盐性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试验研究了中亚滨藜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发现中亚滨藜种子在NaC l浓度<0.9%的溶液中可正常发芽。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表明,中亚滨藜的耐盐能力在15g/kg左右,耐盐极限为20g/kg左右。中亚滨藜种植试验表明,种植中亚滨藜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研究证明中亚滨藜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本研究对滨海盐渍土的生物改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有大面积的滨海盐化土壤尚未得到开发利用。薏苡是一种多用途植物,为了综合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我们对薏苡的耐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明确薏苡在盐化土壤上种植的可能性。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薏苡种子萌发期、出苗期和中后期的耐盐性;并利用盐池微区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2个指标,鉴定和验证了薏苡在不同程度盐化土壤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薏苡种子正常萌发的盐溶液浓度为7个大气压以下;在以氯离子为主的滨海盐化潮土上,薏苡正常出苗的土壤盐渍度为0.20%以下;苗期以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盐渍度为0.30%以下。薏苡可以在滨海轻度盐渍土壤上栽培或在中度盐渍土壤上进行保护性栽培。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河灌区棉花耐盐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建立阿克苏河灌区棉花产量与其相应的土壤含盐量的响应关系,即棉花盐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段式线性函数模型和非线性-S型函数模型,确定该地区棉花的耐盐指标。【方法】根据3年4地大田定位观测的棉花产量和土壤盐分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0—20 cm和0—40 cm土层的2种模型,对比分析函数模型的适用性,依据适用性更强的土层模型计算棉花的耐盐指标。【结果】分别拟合出0—20 cm和0—40 cm土层的分段线性函数模型和非线性-S型函数模型,其中非线性-S型盐分生产函数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结论】阿克苏河灌区(0—20 cm土层)棉花的耐盐临界值、耐盐极限值、减产速率最大时的土壤盐分含量、减产50%时的土壤盐分含量分别为0.302%、1.119%、0.558%、0.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