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水稻生产上氮肥过量施用,氮肥当季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姜堰市为例,初步开发了基于PDA的县域水稻精确施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水稻因土精确施氮决策的要求及PDA的特性,在拓展PDA自身存储能力的基础上,基于Windows Mobile以及Embedded Visual Basic 3.0、ArcGIS 9.2与集成GPS模块而研制开发的一套农业应用软件PDA产品(V1.0)。该系统具有实时定位、按专题地图查询属性数据、因土精确施氮决策与学习辅导等功能。经试用,用户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生产上氮肥过量施用,氮肥当季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姜堰市为例,初步开发了基于PDA的县域水稻精确施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是根据水稻因土精确施氮决策的要求及PDA的特性,在拓展PDA自身存储能力的基础上,基于Windows Mobile以及Embedded Visual Basic 3.0、ArcGIS 9.2与集成GPS模块而研制开发的一套农业应用软件PDA产品(V1.0)。该系统具有实时定位、按专题地图查询属性数据、因土精确施氮决策与学习辅导等功能。经试用,用户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在对Web信息采集技术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用户个性化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功能部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个性化信息采集模型.从初步试验得出的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很好的采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本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豆信息服务系统,探讨了设计核心思想和实现思路等.通过利用本体的特性实现大豆知识内容的精确存储,同时通过本体工具的推理功能来提高大豆本体的构建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可以实现系统数据库的专业知识内容存储,进而实现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最终一个好的领域本体库可以为领域内的人工智能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扬州市水稻精确定量数字化栽培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当前农业区域气象环境监测的要求,设计了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GPRS技术相结合的农业区域气象环境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气象信息采集节点的规划部署、相关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凭借该系统,农业管理者可以实时、精确地获取同一地区不同农业区域内的气象环境信息,包括温湿度、浓度、光照度、风速风向等。系统可应用于温室、农田、农林等区域,有助于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预测农作物收成、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决策来年的农业布局。初步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夏玉米精确施肥,以遥感监测技术为智能决策支撑,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在Microsoft.NET平台上,将GIS和夏玉米生长监测模型耦合与集成,建立氮肥精确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土壤肥力查询、作物长势反演、氮肥播前和追肥决策、专家知识咨询、系统帮助等功能.对系统功能在河南省延津县的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区相比,变量施肥区植株氮积累量提高2.67%、平均产量提高67.53 kg/hm2,经济收入提高148.6元/hm2.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是集夏玉米生长监测和氮肥精确管理调控的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玉米数字信息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D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技术是实现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撑[1,2].通过探讨应用DGPS、GIS、ES、数据库技术以及本体论技术实现对吉林省玉米信息精确管理.详细阐述了采用MapObjects控件和相关技术研制玉米数字动态信息智能管理系统的过程、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同时把本体论引入到该系统来处理农业空间关系,实现了玉米地块空间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动态连接.  相似文献   

9.
夏季低温冷害是中国低温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尤其在东北地区发生比较频繁,造成影响相当严重,基于此,笔者旨在为玉米低温冷害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的远程诊断与管理的系统平台.通过对基于web的远程诊断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分析,在总结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领域专家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玉米低温冷害远程诊断与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J2EE技术规范和Java语言进行开发,并且与无线远程监测系统相结合,使之具有实时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该系统,实现玉米低温冷害主动和被动防御、低温冷害实时监控管理、专家知识浏览和系统维护等功能.该系统具有可靠性、易维护、易操作和普适性等性能,并可通过重建知识库和数据库,为更多种类作物气象灾害提供远程诊断及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有效进行兽药GMP的管理,有必要提出建立一套可行的GMP信息管理系统.本文阐述了该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与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以及系统实现的基本内容、业务功能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服务管理的实际发展出发,结合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研制并开发了基于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长宇CISM平台。采用B/S模式重新架构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传输方便、快捷,数据及时、准确,共享面广等特点,克服了传统信息管理系统相关企业信息孤立,数据不能共享利用,访问时间和地域受限等缺点;以零售商信息管理为核心,提供与其供应商相关的信息管理、分析和系统信息等服务功能,同时把顾客信息纳入一体化管理;采用了先进的图表化分析功能,提高了决策效率;引入3D动态交互商品展示功能,使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2.
对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谱学分析以及作为植生基材添加剂用于边坡困难立地植被建植的机理、方法、功能、特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后,用作植生基材添加剂功效多,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植生基材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适合水热条件特别恶劣,施工养护极为不便的高陡岩石边坡的植被建植,为解决植生基材易滑落、植被易退化等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技术,亦为造纸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专业教学质量与办学特色.需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以及就业工作岗位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需求,对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状况进行评价,以促进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依据校内实训...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文静  李巧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812-10813
生物化学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等特点。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个具有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与模型库,用于精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决策支持系统VRF-ISDSS。系统包括农业区的基础地理信息、作物生产知识、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教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系统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对决策方案进行调节和优化,实现了智能决策。系统是在Arc View GISA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能够处理与分析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信息,并能锌生成相应的分布图和变量施肥处方图。能够进行精细农业变量施肥的智能决策与空间决策,使得本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单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VRF-ISDSS还具有信息服务与科学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耕实践基地是青少年开展农业劳动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合理的空间分布和优质的活动内容是其发展的关键。以江苏省首批100个农耕实践基地为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计量统计等方法,探究基地的空间分布、实践活动类型特征及其相关制约因素。结果显示:(1)江苏省农耕实践基地整体呈轻度集聚分布,南北部空间分布密度不均衡。(2)基地的空间分布与邻近水系、海拔、道路和学校等地理要素关联紧密,是开展实践活动的良好前提条件。(3)基地的不同类型分布存在区域偏好性,类型组合丰富度仍有不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形成聚集优势,优化空间格局;(2)扩大基地数量,拓展融合渠道;(3)丰富实践类型,打造地域特色。为全国农耕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大铭  于才  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9026-19028
针对配料系统提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等要求,以PLC为主控制器,通过485总线实现PLC与力控组态软件的通信,设计了基于S7-200系列的PLC自动饲料配料系统。该系统具有配方设置、配料控制、物料混合、报表打印、远程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对配料系统的实时远程监视和控制。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配料精度高、配料周期短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江西省抚州市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具体实践经验,对数字测图中图根点位的精度、碎步采集方法、草图绘制、内业成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岩溶区坡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坡耕地上的100 m×100 m标准样地进行网格取样,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5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种土壤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样地中有机质、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速效磷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全氮和碱解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在试验样地的不同坡位上,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在坡顶、上坡和中坡位置含量较高;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在坡底含量较高,往坡顶逐步降低。对土壤养分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环境因子中地质、地貌、土层厚度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植被种植类型、耕作程度等随机性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统计学方法,对米东区农田土壤Hg含量进行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米东区土壤Hg含量范围为0.05~0.28 mg/kg,平均值为0.11 mg/kg,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二级标准限值,是乌鲁木齐市农田土壤背景值的2倍;土壤Hg具有较好的空间变异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