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模孔应力集中是影响环模秸秆压块机模孔寿命和压块成型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此,对锥面孔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凸曲面和凹曲面两种新型环模孔。同时,运用ANSYS软件对3种模孔成型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孔型对等效应力及摩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阶段锥面模孔、凹曲面模孔及凸曲面模孔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20.5、22.3、19.4MPa,最大摩擦应力分别为3.62、3.60、2.15MPa;整个成型过程中凸曲面模孔相比锥面和凹曲面模孔摩擦应力较小且随位移变化较为平稳,成型腔与保型腔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基本不存在。试验验证表明:凸曲面模孔出模后的秸秆压块耐久性和成型品质都较优,成型密度为1.029kg/m3,松弛比为1.099,为合理设计模孔从而提高压块品质和模孔寿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单层环模秸秆压块机存在生产率低、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成型温度可控的立式双层环模双层压辊结构的秸秆压块机,双层压辊直径为320 mm,厚度为115 mm,双层环模块方形进料口边长为32 mm,圆形出料孔直径为28 mm,主轴受扭段最小直径为100 mm,整机动力为100 kW。以水稻秸秆为原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压块机生产率为2 208 kg/h,吨燃料能耗为25.21 kW·h/t,成型率为96%以上,机械耐久性为97%以上,成型密度大于1.0 g/cm~3,开机预热时间为9.6 min,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与同型号单层立式环模压块机相比,生产率和环模孔寿命有所提高,吨燃料能耗和预热时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方面。为此,针对秸秆资源的利用问题,简单介绍了生物质秸秆固化成型的一些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秸秆压块的意义;以秸秆压块机的设计为主,确定了秸秆压块机的整体设计方案;对压缩系统中的主轴、环模和压辊进行受力分析,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设计。秸秆压块设备的设计成功可以大大地减少秸秆在资源利用中的浪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燃料是将农作物秸杆、木屑、锯末、花生壳、玉米芯、稻壳、树枝、树叶、干草通过压缩成型直接利用的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生物质成型燃烧成本较低,经过致密成型后生物质燃料密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便于运输和燃烧。它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根据生物质压块环模成型机的成型过程和机理分析,研究了环模的受力状况,分析了物料变化对攫入角β选取的影响;建立了环模挤压力学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环模孔进行了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模锥形孔对生物质原料的成型影响较大,且在锥点处y向应力最大,减小应力的最佳开孔角度为9°~1 4°。该研究能够为改善生物质压块成型机环模的受力状况、降低环模的磨损、延长环模的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某锅炉燃烧热效率与燃烧生物质压块质量的关系,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温升与生物质压块质量的函数曲线,并且利用数据分析验证得出最优拟合曲线。同时,利用热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各燃烧生物质压块质量对应的热效率,最终得出热效率随生物质燃料质量变化规律,为锅炉使用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机具之友》2008,(12):42-42
由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研制开发的9JGC-400型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机试验成功,具备小批量生产条件。该机具主要用于玉米、小麦、水稻、豆类、花生、山芋、棉花(牧草)等农作物秸秆压块成型为棒状的固体颗粒生物质燃料(或牧畜饲料)。压块成型后的颗粒密度0.8~1.4g/cm^3,直径25~35mm,长度大于10mm,成型率大于92%,便于贮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8.
模辊式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性能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模辊式成型机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成型机模辊间隙、主轴转速和模孔直径等参数对生产率、吨燃料能耗、颗粒燃料的成型率、机械耐久性和颗粒密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模辊间隙仅对成型率有影响,间隙为0.2mm最优。吨燃料能耗和颗粒密度随主轴转速增大而减小;模孔直径大,生产率高,吨燃料能耗低,颗粒密度小;为保证生产率,主轴转速应大于等于160r/min。不同因素试验,颗粒燃料的成型率大于95%,机械耐久性大于96%,均符合生物质颗粒燃料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立式环模秸秆压块机技术参数对吨燃料能耗的影响规律,可为优化立式环模秸秆压块机效能提供依据。在对压块机成型过程和机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吨燃料能耗数学模型,利用Design-expert8.0.6绘制不同参数下的吨燃料能耗响应面图。分析表明:摩擦因数和辊模径比对压块机吨燃料能耗的影响较大,主轴转速影响不明显是由于压块机产量计算方式造成的;辊模径比越大,吨燃料能耗越低,但过大的辊模径比易出现"闷机",过大的摩擦因数会降低压块机核心部件使用寿命;当主轴转速、辊模径比、摩擦因数分别为165r/min、0.4 0、0.4时,吨燃料能耗达到较优为3 0.7 2 k W·h/t。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生物质秸秆固化成型的一些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秸秆压块饲料的意义,以秸秆压块机的设计为主,确定了秸秆压块机的整体设计方案.根据整体方案和设计制造的样机,对不同物料以及同种物料的不同颗粒度状态进行对比压块试验.以稻壳压块和玉米秸秆压块燃料为研究着眼点,对稻壳玉米秸秆的结构特性、压缩特性、流动规律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成型玉米秸秆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分别对稻壳和玉米秸秆机械压扎成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村机电》2010,(4):47-47
该机由江苏南通天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将长度为10-60mm的农作物秸秆制成截面尺寸为直径30mm、长度30-80mm的压块燃料或饲料,是加工各类农作物秸秆压块燃料、饲料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2.
秸秆固体燃料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生物质粉碎成松散细碎料,在一定条件下,挤压成质地致密、形状规则的成型燃料。按加工工艺,秸秆成型加工技术分热成型、冷成型和炭化成型3种。目前,陕西省凤翔县雍城秸秆合作社秸秆固体燃料成型加工采用的是冷成型技术。将秸秆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常温下,通过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压缩,利用物料自身挤压摩擦产生的热量来软化木质素,并把粉碎的生物质材料压缩成棒状,即接近原煤  相似文献   

13.
《湖北农机化》2011,(4):52-52
该机由江苏南通天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将长度为10-60mm的农作物秸秆制成截面尺寸为直径30mm、长度30-80mm的压块燃料或饲料,是加工各类农作物秸秆压块燃料、饲料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14.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作物秸杆利用主要是为农户提供燃料、人工沤制绿肥等。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秸杆的增多和农民作为燃料的减少,出现了大量剩余秸杆。全国每年产生的6亿多吨农作物秸秆中,目前约有1/3尚未很好地利用,夏秋两季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局部地区还很严重,甚至影响到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行。如何变废为宝,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就成为一个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9月19日,农业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通过参观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秸秆综合利用具…  相似文献   

15.
秸秆资源利用及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兴博  何堤  宋炜 《农机化研究》2007,(12):218-220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工成饲料应用于畜牧业;二是作为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料等.为此,综合归纳了秸秆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详细地介绍了秸秆饲料加工技术,包括微贮饲料、化学处理饲料、粉碎及混合饲料、制粒成型饲料和挤压膨化饲料等技术,旨在提高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型工艺进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工艺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产业现状,提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工艺分类方法,比较研究颗粒和压块成型工艺,分析了生物质固体成型设备和工艺配套设备现状,指出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的设备与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生物质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为生产中设备和工艺优化指以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克服生物质热值低、容积密度小和物理形状不规则等缺点,成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其设备,对不同类型的制粒机和压块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其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生物质成型设备的开发和研制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立式环模生物质成型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我国生物质压块机存在的生产率低、能耗高及成型燃料质量低等问题,采用立式环模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生物质压块机,设计了带有加热电阻和降温水道的环模,并以粉碎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为2.1t/h,吨功耗35.6kW·h/t,整机噪声82dB(A),成型率为95.4%,成型密度为1.1g/cm 3 ,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及标准要求,启动时采用加热电阻,能够缩短预运行时间50~65min,正常生产时,燃料的温度能够降低20~30℃,生产率比未采用加热降温环模时增加5%。  相似文献   

19.
凸模及凹模形状对挤压件成形影响较大。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结构凸模与凹模挤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模拟优化的结果,确定凸、凹模合理的结构及尺寸参数.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颗粒燃料(以下简称颗粒)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废弃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废弃木料等)的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与常规煤、石油燃料相比具有环保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目前,安徽省采用传统方法生产颗粒,即粉未状原料进入环(平)模和压辊形成的压缩室,经压辊物理碾压,挤出模盘而成粒状,多为圆柱,长度不小于2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