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忽视乡村自然环境建设保护的迫切性、植物景观乡土性和地域性缺失、乡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不够等问题,与外国尤其英国、德国存在明显差距。以粤东山区客家乡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以乡村山林田、公共建设区和村居房前屋后等植物景观建设为主,在保护乡村自然植物资源和生产性农田生态体系前提下,通过挖掘应用当地特色品种创新发展生产体系,依托当地植被营造乡土植物景观,优化村居植物环境特色,拓展乡村公园格局融入周围自然景观,以构建和重塑美丽乡村园林与自然植物生态体系,凸现地域性植物景观和文化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潘延宾 《绿色科技》2014,(9):153-155
指出了快速城市化和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要求我国必须从国土范围内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建设乡村景观。总结了欧美后工业国家的先进经验,对建设中国乡村景观的时机提出了建议,并结合中国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提出了乡村景观改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粤西南华农场3个时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生产性用地中,斑块类型、块块数目与面积变化较大。70年代,景观优势度较高,多样性和均匀性较低;80年代,随斑块类型和斑块数量的增加,景观多样性、均匀性显著增加,破碎化指数增大,景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90年代,一些斑块类型逐渐消失,景观优势、多样性和均匀性较80年代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当前乡村景观的多种定义和研究内容,总结目前国内对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学派以及研究方法。展望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形势,指出我国在乡村景观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应深入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石临风  杨婉艺 《绿色科技》2020,(3):24-25,29
指出了乡村聚落由社区或乡村居民点组合而成,而乡村景观则代表聚落居民生活的场所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溯人类发展史与自然环境演变史,结果发现、乡村聚落景观格局是自然环境与人为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景艺术美学与文化旅游产业则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作的具有价值的痕迹和产物。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作为游客放松身心、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景观场所,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但目前国内部分乡村景观存在景观感知度不足、景观生态化较为脆弱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基于生态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四个方面对乡村景观的优化策略性进行探索,以期提高乡村景观的景观质量,从更多方面凸显乡村景观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9.
2O世纪的工业文明,导致了景观资源单一化,地域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传统乡村景观也正在走向消亡,趋向“城市化”。在这种背景下,地域特色乡土景观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中心内容,而以乡土景观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乡村园林,在这方面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乡村园林从景观、生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对于整治农村环境,构建特色鲜明、整洁有序的乡村风貌,建设秀美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庆地区1978、1988、1992、1996、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获取20 a来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信息,以G 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选取面积比重、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等来分析大庆地区的景观结构变化特征;采用破碎化指数、形状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指数分析大庆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变化;引用特定转移过程贡献率计算研究区内各时段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组分转移贡献率,分析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和功能减退,沙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等生态过程,是大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恢复与建设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须对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