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豚是适于水栖的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鲸目。鲸目的现代种类被分成两个亚目,即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前者种类较少,但个体大,口内无齿而有须。后者种类较多,但除抹香鲸外,一般个体都较小,口内无须而一直保留着牙齿。人们习惯上常把须鲸和大型齿鲸(如抹香鲸等)称为鲸,而把小型齿鲸称作海豚。因此,海豚是小型齿鲸的统称。  相似文献   

2.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3,(1):46-47
国际捕鲸委员会公布全球现存鲸类资源量  目前 ,一项覆盖全球海域的鲸类资源普查已经结束。国际捕鲸委员会 (IWC)根据其 4 3个成员国所提供的普查资料 ,公布了全球现存大型鲸类的资源量 :抹香鲸 (SpemWhale) 10 0万~ 2 0 0万头 ;南方小鲸 (SouthenMinkeWhale) 76万头 ;北方小鲸(NorthenMinkeWhale) 10 .3~ 2 0 .4万头 ;长须鲸 (FinWhale) 5万~ 9万头 ;鲸 (SeiWhale) 5万头左右 ;鱼是鲸(Bryde’sWhale) 4万~ 8万头 ;灰鲸(GrayWhale) 2 .2~ …  相似文献   

3.
海豚是适于水栖的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鲸目。鲸目的现代种类被分成两个亚目,即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前者种类较少,但个体大,口内无齿而有须。后者种类较多,但除抹香鲸外,一般个体都较小,口内无须而一直保留着牙齿。人们习惯上常把须鲸和大型齿鲸(如抹香鲸等)称为鲸,而把小型齿鲸称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提取南海西沙海域水体样本的环境DNA,利用鲸类线粒体12S r RNA和16S r 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目视观测的结果探讨环境DNA技术在鲸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4种通用引物在鲸类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4种通用引物在西沙海域19个站点的样品中检测到5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长吻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 edeni)和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采样过程中观测到的3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瑞氏海豚(Grampus griseus)。两种方法检获的优势物种一致,利用环境DNA技术检测到了未被观测到的物种。结合引物Cet-12S和Marver3的检测结果可以涵盖所有站点(n=17)和所有鲸类物种(n=5),表明针对不同基因片段的引物结合使用有利于检测效果的提高。对于检出的鲸类序列和物种数,4种引物之间不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5.
日本三陆沿岸白胸拟鼠海豚体内铁的蓄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健 《水产学报》2003,27(5):420-424
根据22头日本三陆沿岸白胸拟鼠海豚的检测结果,研究了必需元素铁在13种组织和器官中的蓄积特征.肺、肝脏和脾脏中铁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脏器,铁在皮肤和鲸脂中的浓度却非常低.研究发现,鲸类肝脏中铁的平均浓度与其最大潜水持续时间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y=285.17x 0.5267;r2=0.92;ya肝脏中铁的平均浓度,单位为μg@g-1干重;x最大潜水持续时间,单位为min).利用该关系式,首次推测白胸拟鼠海豚的最大潜水持续时间为11.85min.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瓶鼻海豚、中华白海豚和糙齿海豚的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获得了大约600bp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去除引物序列后分别获得515、519和529bp的核苷酸片段。碱基组成平均为T25·8%,C20·7%,A32·1%,G21·4%,GC含量为42·1%。与35种鲸豚类的55条同源序列比对,去除部分端部序列后得到497个比对位点,包括14个插入/缺失位点和127个变异位点(104个简约信息位点,23个单突变子)。序列比较表明,我国水域的瓶鼻海豚和中华白海豚与国外种存在一定的差异。NJ聚类分析结果与目前的主流观点基本相同,即须鲸亚目形成单系群而齿鲸亚目则为多系群,后者包括海豚总科、抹香鲸总科、喙鲸总科和淡水豚总科。其中抹香鲸总科与须鲸亚目聚合在一起,然后与海豚总科聚合再与喙鲸总科相聚。淡水豚总科为一并系群并处于整个鲸豚类的基部,其中恒河豚科是最早分化的一支。但在海豚总科中,鼠海豚科的江豚则与一角鲸科的白鲸聚合一起,与形态分类不同。  相似文献   

7.
抹香鲸在中国近海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鲸目齿鲸亚目中最大的鲸种。对游来我国海区的抹香鲸未曾开发利用,更未引起过重视。1977年和1978年在山东省胶州湾和胶南县曾相继搁浅过抹香鲸。1985年12月22日在福建省福鼎县秦屿一次搁浅12头抹香鲸,尤属罕见。这些事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 国际扑鲸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于1978年11月27日至12月8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决定1979年6月在剑桥详细的研究南半球的抹香鲸资源状况。科学委员会根据太平洋北部抺香鲸资源状况讨论结果,向国际扑鲸委员会大会建议1979年雄抹香鲸扑捞定额为5105头,而雌抹香鲸扑捞定额为零。  相似文献   

9.
国际捕鲸委员会7月15日至19日在英国伯恩茅斯举行的第37届年会上,确定日本海—黄海—东海的小鳁鲸和东海的鳀鲸、北太平洋抹香鲸、东北大西洋和格陵兰岛西部小鳁鲸等为新增加的保护品种。今年,是执行国际捕鲸委员会1982年通过的“在1986年沿岸捕鲸季节和1985—1986年远洋捕鲸季节以后,实行暂时全面禁止商业性捕鲸”决议的第一年。在年会之前对“禁捕”决议提出异议的有日本、苏联和挪威三国。在这次年会上,挪威已正式宣布撤回异议;日本和苏联也声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将在两年后停止捕鲸。因此,年会没有讨论商业捕鲸配额问题,而主要是听取科学委员会和各国对资源评估的意见。大会根据资源状况,将鲸类分为初期管理、长期管理和保护三种类型,从种群分类限制捕鲸国滥捕鲸  相似文献   

10.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名印太驼海豚,属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海豚属,是生活于河口内湾的小型齿鲸类,我国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是其主要栖息地,中华白海豚是厦门的唯一一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厦门人称其为“妈祖鱼”、“镇港鱼”。80年代以前,厦门海域经常可以见到中华白海豚在海上欢腾嬉戏的场景,后来由于海域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中华白海豚的数量锐减。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关专家调查,目前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在60-100头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江豚     
1988年2月,我们在长江江阴江段搜集到一只体重23公斤,体长1.05米的江豚(见照片),并剥制成标本陈列于中国水产科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族实验室。江豚俗名江猪、海猪、海豚、海和尚。在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是世界上最小的温水性齿鲸类,被列为我国第二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17年近日关于"厦大专家‘主刀',国内首例抹香鲸母子标本"的报道,引发全国关注。巧合的是,17年前年的"厦门白城巨鲸"和此次"深圳迷途抹香鲸"都发生在3月第2个周末。更巧的是,这两例抹香鲸的解剖和标本制作都由同一人"主刀"——童慎汉。当年约18.6米长、48吨的"厦门白城巨鲸"被制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抹香鲸标本。  相似文献   

13.
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残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鲸类体内持久性有机氯(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s,POs)的研究进展和概况,包括鲸类体内POs残留水平的分析方法;POs进入鲸体内的方式及消除途径;鲸类体内POs的残留水平;POs对鲸的有害影响;鲸类体内POs污染的毒性评价。通过分析表明,POs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中国应进一步研究近岸海域哺乳动物POs的长期污染效应,进而更深入地研究其环境行为、归宿和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杀害幼崽的行为在一些哺乳动物中很常见,但在包括鲸和海豚在内的鲸目动物中却非常罕见。近日,一群雄土库海豚试图杀死一只新生同类幼崽的场面被公布了出来,这是土库海豚企图杀死幼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海豚的报道很多.世界各国的海洋生物学家都加强了对海豚的研究利用.海豚可以作很多高难动作,还很通人性,能帮助人们救援、深海探索、排雷等,人们还发现它具有许多奇妙的功能.海豚的生理构造有许多奥秘,比如它游泳的超高速度等令人赞美不已.海豚是一种什么动物呢? 海豚属鲸目,是大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祖先生活在大陆上,由于大陆的变迁而被迫进入水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型呈纺锤型,前肢退化为鳍肢,后肢仅在体内留下一点点痕迹.鲸目分须鲸和齿鲸两个亚目,须鲸亚目的特征是有两个喷气孔,口中有须无齿,体型较大,通常就称为“鲸”.齿鲸亚目只有一个喷气孔,口中有齿无须,体型较小,这就称为海豚.在海面上,可以根据呼吸喷出的水柱来判断是鲸是豚.海豚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和江河里.还有淡水海豚,我国独有的白  相似文献   

16.
在海洋世界里,丰满的女士是驼背鲸追捧的巨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雄性驼背鲸总是寻求体型肥大的雌性作为自己的伴侣。这一研究对于我们了解鲸的交配习惯以及开展鲸类保护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齐鲁渔业》2010,(3):56-56
在海洋世界里,"丰满的女士"是驼背鲸追捧的"巨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雄性驼背鲸总是寻求体型肥大的雌性作为自己的伴侣。这一研究对于我们了解鲸的交配习惯以及开展鲸类保护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93年3月25日上午辽宁省东构县前阳镇安康村渔民郑福安在鸭绿江口外第一个浮标鼓的西南作业时,发现远处水面漂浮一庞然大物,船驶近观察是一条死鲸,当即同对船一起将其拖回渔港,经鉴定为一头雄性抹香鲸。当时该船作业场所水深只有4m,估计该鲸可能是因搁浅而死亡的。抹香鲸在我国海域山东省青岛及胶南,浙江省定海,福建省福鼎,广东省海丰及陆丰,海南  相似文献   

19.
姚闻卿  胡菊英 《淡水渔业》1974,(7):F002-F002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是纯淡水栖居的小型鲸类,属鲸目(Cetacea)、齿鲸亚目(Odontoceti)、淡水鲸科(Pla tanistidae)。其分布仅限于长江中下游,为我国特产种类。又因其经济利用和学术研究价值颇高,而且稀少罕见,所以更是珍贵。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17日晨,在江苏省通州审海晏镇团结闸附近海滩上,一条巨鲸搁浅死亡。经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鲸类研究室专家现场鉴定,这条鲸为塞鲸,雌性,体长12.6米,体重约8吨,鲸体已有异味。造成塞鲸搁浅死亡的原因,有关鲸类专家正在分析研究。塞鲸在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都有分布记载,塞鲸鲸体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由于人为因素,塞鲸的数量在急剧下降,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7日上午,当地渔政、公安人员得知消息后迅速起到现场,冒着刺骨寒风,日夜值班维护秩序,防止群众去割剥鲸的皮肉。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