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渠道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田间输配水问题 ,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基础上 ,研究开发的田间闸管灌溉系统已获成功 ,并投入生产 ,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该系统可与渠灌区、井灌区的管道输水配套使用 ,也可用作全移动管道输水 ,替代田间农、毛渠 ,完成从斗渠到田间畦沟配水 ,又可用作波涌阀的末级配水管道 ,圆满地解决了渠道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田间输配水问题。该系统由输水软管和开度可调节的配水口等部分组成。经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测试 ,管材拉伸强度大于等于 2 0MPa ,断裂伸长大于 5 0 0…  相似文献   

2.
田间闸管灌溉系统由移动软管道和管道上配置的多个供水闸门组成,闸门间距及规格可根据田间沟(畦)间距(宽度)及所需流量确定。该系统用于替代毛渠完成田间输配水过程,并通过调节闸门开度控制进入沟(畦)的流量。  相似文献   

3.
闸管灌溉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渠道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输配水问题,经水利部“948”项目办公室批准立项,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基础上研究开发的闸管灌溉系统已获成功,并投入生产,实现了闸管灌溉产品的国产化。闸管灌溉系统可与渠灌区、井灌区的管道输水配套...  相似文献   

4.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目前已成为世界农业节水灌溉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管道输水灌溉投资少,节水效益显著,近20年来我国管道输水灌溉发展较快,但还远不适应农田灌溉对节水的要求。我国北方灌区现有井灌面积1133万多公顷,管道灌溉面积还不到1/3,大面积的提水和自流灌区仍以明渠输水灌溉为主。但目前管道输水灌溉的标准较低,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水平。因此,我国的农田遭溉还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作为节水灌溉主要措施之一的管道输水边溉技术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1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作为完整的节水灌溉系统,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应该包…  相似文献   

5.
由于能源和水源日趋紧张,改进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推广压力管道输水灌溉,逐步实现粮食以及各种经济作物灌溉系统管道化,做到自动灌溉,施肥,喷药,是当代国际上一个总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压力管道灌溉系统中一种国外引进的水动施肥、喷药装置的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在实际管道灌溉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渠灌区半封闭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简况,提出了渠灌区半封闭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自水源、拦污栅、闸门、通气孔、管道、量水装置、安全与保护装置、分水减压池、浮子阀、田间给水栓等一整套工程解决方案,通过建设半封闭式管道输水灌溉示范工程和现场试验观测,验证了该种管道结构形式的适用性并取得了相关工程技术经验,为渠灌区开展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建议渠灌区宜采用中低压的自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主干管宜采用开敞式结构,支管宜采用半封闭式结构,并应适时制定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波涌灌溉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地面灌水新技术。该系统一般由水源、波涌阀、自控器和田间输配水管道等组成。根据我国丘陵山区机修梯田地的灌溉特点,运用水力学原理开发研制了波涌灌溉的核心设备—波涌阀。经过田间灌水试验,结果表明:波涌阀阀片的密闭止水效果、阀片的启闭定位等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波涌灌溉设备的性能要求,该设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滴灌系统的输配水管道设计影响整个滴灌工程质量。详细介绍膜下滴灌系统确定控制面积的方法以及管网的布置原则,采用公式计算各级管道的设计流量,为膜下滴灌输配水管道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微灌系统的规划布置微灌系统的规划布置主要包括首部控制系统、输配水管道系统及田间管道系统的布置。微灌系统的布置是灌区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方案选择得是否合理,不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投资,而且关系到灌溉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具有决策支持系统(DSS)功能的SEDAM模型模拟黄河下游簸箕李引黄灌区的灌溉需求与渠系输配水状况,利用节水多准则分析方法评价农田与输配水系统的改善方案。以田间实测的各类典型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随机方法生成与田间和各级渠道相关的数据,产生用于多准则分析的属性数据和性能指标。根据不同水平的与农田及输配水系统相关的决策变量,设计了8种用于改善农田与输配水系统的模拟方案,通过模拟的需水量与现状供水量之间的对比以及模拟的各类效用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善的农田与输配水系统运行方案可有效地减少渠系渗漏量,较好地控制农田渗漏损失,利用田间径流排水作为补灌水源,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渠灌区多以多泥沙河流为水源,管道淤堵问题是影响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而解决浑水管道泥沙淤堵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其临界不淤流速及与之配套的工程技术措施。结合国家“863”研究课题部分成果,根据北方浑水渠灌区特点和运行实际,分析研究了浑水管道淤堵机理,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道防淤堵技术措施,并结合工程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低压灌溉管道输浑水阻力损失试验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压管道输水阻力损失试验,分别研究了清水和浑水条件下的阻力损失变化规律.清水条件下,得到了清水阻力系数与清水雷诺数的定量关系式,可以用于后续清水阻力损失的计算;浑水条件下,重点分析了浑水阻力损失随流速和含沙量体积比的变化规律,其中浑水阻力损失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含沙量较小时,随含沙量体积比增大而增大,在含沙量较大时却随含沙量体积比增大而减小,并从泥沙的制紊和减阻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了浑水阻力损失系数变化规律,得到了阻力损失系数与无量纲综合因子之间定量关系式,试验结果与标准Durand和陈广文计算模型验证比较表明: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用于计算管道浑水阻力损失.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浑水阻力损失与水流弗劳德数和含沙量体积比乘积以及泥沙沉降弗劳德数之间定量关系式,该关系式相关系数R =0.90,拟合度较高,可以用于实际工程浑水阻力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水头压力条件和出水历时条件下,通过实验室内试验和温室内试验,测量节点渗灌管每单节管的出水量,利用均匀废公式,分别按照单节管和单位长度mm计算渗灌管的出水均匀废,同时考虑管接头部位的粘合与否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管总出水量与时间不成线性关系;水箱压力水头对渗灌管出水量影响显著,但对其出水均匀度影响不大;渗灌管按单位长度出水量计算各点源的出水均匀度明显高于按单节出水量计算各点源的出水均匀废;等等。  相似文献   

14.
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优化地面灌溉在我国农业节水中的重要性 ,结合在禹城地区进行的小畦灌研究工作 ,浅析了小畦灌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提出了小畦灌发展的思路、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小畦灌的应用历史已久 ,也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但理论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工作方兴未艾。农业节水主要靠优化地面灌溉 ;小畦灌应该是由低压管道输水管网、移动快捷控制简单的地面分水系统、机械化平地技术组成的精细地面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5.
Branched distribution systems are found in a large number of situations, including rural irrigation, reclaimed water distribution, and effluent disposal. Much research has been developed around optimizing pipeline design assuming a predetermined geographical layout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re has been less work done, however, on the problem of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network itself, which is a particularly crucial issue in lower-income areas where the need for cost-effective irrigation systems is greatest. Generally, engineers develop the basic layout through experience and sheer intuition.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al layout for a branched distribution system given onl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customers and their respective demands. The technique utilizes 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 algorithm to optimize an empirically derived objective function. The method is tailor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allows the decision maker to simultaneously solve for the optimal customer/user base and pipeline layout.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a simple example.  相似文献   

16.
可移动地下滴灌装置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不同滴灌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移动式地下滴灌装置。它采用定型化设计、标准化配套的全移动操作模式,使得其管材用量少、重量轻,部件间安装、拆卸方便,整体上具有移动简捷、灵活,实用性强,库存方便,维护检修费用较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平均亩投资2250元,较适用于干旱、山丘区烟草、蔬菜及其它类似非密植栽培作物的抗旱灌溉。此装置的发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道输水试验系统,对浑水管道输水系统水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并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泥沙运动力学和管道水力学原理,对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浑水管道阻力损失计算经验公式,为今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推广应用和有关水力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应用到设施农业中。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集合施肥与灌溉配套使用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是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农业中常采用地表上滴灌,存在管道老化、灌溉过程中存在沿程渗漏和蒸发等问题,本研究改变传统地表滴灌形式,采用地表下埋管,地表上肥料罐将水肥混合后通过滴灌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的灌溉方式。同时,采用传感器进行灌溉的自动控制与自动检测土壤水分信息和肥料信息,利用远程控制来实现数据传输,并通过模拟计算出灌溉计划,大大提高了灌溉施肥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喷灌条件下冬小麦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非充分灌溉是农业节水灌溉理论研究中的新课题,非充分灌溉的核心是节水高效。本文以喷灌条件下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田间水分转化规律出发,根据灌溉水量无效消耗最小原则,计算确定最优灌水定额,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墒情、苗情制定出高效的非充分灌溉制度。该灌溉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性、且定量化,经过5年9.33hm^2田间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360kg,总耗水生产率达2kg/m^3。为非充分灌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了解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运动过程,揭示气液在不透明管道中的分布规律及运动形态,提高管道自压输水在实际工程中的安全性.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水平管道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管径、流速下两相流流态,及压力、流速等各项水力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维CFD模拟可较好地展示管道气液两相分布规律;增大液相折算速度可以发生流型的转化,随着管径的增大,气泡流-塞状流的过渡表现为更高的液相折算速度,从80 mm管道中的小于4 m/s过渡到160 mm管道中的4 m/s;随着液相折算速度和管径的减小,由气团引起的压力波动随之减小,其中2.8 m位置处的最大压差由9 439.2,12 826.5 Pa减小到9 136.0 Pa;管道上壁面流速下降梯度高于下壁面,且气泡越大,差值越明显.工程上认为若无法避免输水过程中的气体存在,采用较小的液相折算速度和管径时,由气团引起的压力波动随之变小,认为此时管道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