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生态--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于2007年1月8日至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论坛宗旨为"传承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经济,构建共赢平台,实现和谐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儿女报刊社、绿色中国杂志社、中国城博会、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2.
7月2日,为了加强海南“增绿”“护蓝”生态建设,海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生态修复探索研讨会在海南举行,来自海南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内外生态保护机构专家代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现状阐述,进一步剖析了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以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提出如何运用政府和市场经济手段,科学构建海南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林业局承办的中国生态建设高层论坛于5月30日在广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杨继平、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据了解,本届论坛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04,(12):1-1
由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4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于8月18日至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会代表围绕“生态产业化、城市环保、退耕还林还草”三个主要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政策依据和解决方法,为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与生态大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高校作为承担国家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及社会服务的重要机构,有义务通过生态大学的构建来培养具备生态素养的人才,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建设生态大学必须深刻领会“生态”的内涵,通过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位一体、交融共赢、和谐共生,达到校园本体物质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动态平衡;同时必须清楚“生态大学”的评价指标,明晰它只是一种治理大学的手段和途径,不是学校的办学定位,相反而是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7.
12月22日,海南生态畜牧业领军企业——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中国绿色、生态、环保的顶级食材——“藻花香猪”,其“梅肉”(上肩肉)价格高达每斤268元。作为国内首家大规模用螺旋藻喂养的生态猪,“藻花香猪”不仅为海南农产品在食品安全与高端品质保障上,树立了新的典范,也为中国更多的消费者,吃上真正的“施心肉”迈出了脚踏实地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正12月11日,首届生态文化北京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报告厅举办。本届论坛经市委宣传部和中国贸促会北京分会批准,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主论坛之一。论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协办,论坛主题为"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美丽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生态文化协会名誉会长赵文芝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  相似文献   

9.
秦娇 《绿色科技》2014,(11):262-265
指出了在大力发展海南天然橡胶种植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海南天然橡胶种植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并没有相关的法规予以明确的规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种植者素质不高等问题。从修改《海南省天然橡胶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对天然橡胶进行绿色补贴,积极发展替代性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中的生态保护对策,最终建立海南天然橡胶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树一 《国土绿化》2007,(7):18-18,20
前不久,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全球生态保护论坛”,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林业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林业是全球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国林业发展对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代表中国国家林业局简要介绍了中国生态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恢复的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和重要性,以及生态建设的实施规则.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许多有损生态的现象,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文章通过对生态保护教育与生态旅游关系的论述,提出重视生态保护教育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婺源县依托资源开发旅游,以及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成效,说明婺源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从此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有林业用地42.42亿亩、森林26.24亿亩,其中集体所有的林业用地25.48亿亩、森林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信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现代化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和代表“生态现代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等)反思并应对传统现代化(也叫“一次现代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或环境政治学说,是直接针对早期环境社会学发展状况提出的。随后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政治实践新策略所采用,其经验研究逐渐拓展到芬兰、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结合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际,对于如何依托生态优势,谋划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新人     
<正>概括地说,生态新人就是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与目标愿景相契合的"绿色公民"、"生态新人"或"社会主义新人"。就像文明的根本性体现是人的素质一样,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体现也是人的素质。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素质的培育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和造就成千上万的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生态新人"(郇庆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